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用于承包经营的耕地越来越少,加之种植农产品效益低下,农民正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处境,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农民增收得不到保证,甚至会涉及到农村的稳定。中央及各级政府对此十分关注,正抓紧制定相应的土地置换保障政策。现结合我地实际,借鉴他人经验,提出推行土地四级预警制。所谓土地四级预警制,即以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8亩、0.5亩和0.3亩为三个临界点,实行土地四级(四色)预警。一、绿色预警(四级预警)1.土地征用后,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在0.8亩(含0.8亩)以上,土地管理实行绿色预警。2.集体可以拿出…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关键是土地问题,制定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享社会保障,促进解决"3个1亿人"农转城并推动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用地需求持续增长,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矛盾凸显,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颇为关注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其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强调,征收农民集体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离不开、绕不过土地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忽视农民的土地权益,这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较深的负面影响。因而,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从多方面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让农民真正分享城镇变革所带来的土地财产收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越是山多地少的地方越要有节地意识和耕地保护意识●优化建设用地布局、规模和结构●土地的二次开发有助于缓解人地矛盾浮梁县地处赣东北,属山区丘陵县,县域国土面积2850平方公里。浮梁生态环境良好,山林多耕地少,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还有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全县现有耕地面积30.9万亩,人均约1.1亩,耕地保护任务重、压力大,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浮梁城镇建设呈现低密度、分散化态势,工业用地比重过大,产业用地低效利用现象普遍。受城镇化、工业化影响,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6.
韩兴江  郑红 《农业经济》1995,(8):24-25,41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广大农民以地为本的传统观念和效益意识不断更新,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农民已开始出让和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最近,我们对大石桥市水源镇新光、新建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形式 新光、新建村既是鲜族村,又是水田村。两村共有2238人,830名劳动力,522户,6130亩耕地。1984年两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人均到户。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1989年出现了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趋势,打破了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局面。到目前,两村有60%的户部分或全部转包和转让出承包土地使用权,转包和转让耕地面积2580亩,占耕地面积的42%。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及其分配机制,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机制。研究方法:部门调研、案例分析与归纳推理。研究结果: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通过对农民住宅拆迁补偿与宅基地置换安置,使农民获得了区位条件更好的两套以上的公寓住宅,为农民通过"房东经济"长期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与现有的土地征收一次性补偿相比有所改进。研究结论:(1)"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完全是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流转,其中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配置主要通过土地征收实现,本质上并没有突破"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制约,仍然没有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的权利;(2)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和机会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政府在项目中的价值取向和决策,而非基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结果;(3)保障农民长期稳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仍需要打破国家对集体建设用地的垄断,让集体土地所有者在规划控制下自愿平等地、直接地参与土地市场交易,主导土地要素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政策含义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35年来,农村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农民物质利益,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章深入分析研究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赋予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利;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权能;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这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荥土地抛荒触目惊心茳传统的中国农民是靠土地生存的,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手段,更是农民财富和社会身份的象征。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小,人多地少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但目前农村耕地抛荒现象严重。安徽省六安市土地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该市现有土地666.4万亩,去年非季节性的抛荒26.7万亩,抛荒率达4%之多;而前不久的调查发现在舒城县柏林、百神庙、桃溪乡镇地区抛荒面积分别为537亩、478亩、402亩,抛荒率分别达8.58%、11.24%和10.31%。据了解,当地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抛荒面积狂增。该省的池州市土地抛荒面积3.1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10.
本溪市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配合,到2000年底全部完成了延包工作。全市共有136493户农民承包耕地653613亩,预留机动地1087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33320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32866本。其中,承包期限为30年的承包合同有133320份,占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份数99%。本溪市第二轮土地承包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土地经营权证未及时发放到户。涉及农户3351户,耕地面积15394亩。二是个别村组未执行土地延包30年政策。涉及农户1379户,耕地面积4352亩。三是个别村组存在超标准留机动地现象。涉及面积为937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我国人均耕地已减少到1.4亩,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然而,土地宏观调控的“闸门”作用在一些地方未能充分发挥,特别是农村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的现象层出不穷。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农村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也  相似文献   

12.
论农户承包土地流动的条件和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必然要向比较效益高的方向流动,流动是土地的常态。这是土地内在的经济规律决定的。但是我国有许多人认为,土地是农民就业和生存的保障,流动的条件还不成熟,其理由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人均耕地仅1.4亩,根本没有流转的条件,只有生存的可能。二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非农产业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存在。不可否认,现在承包土地的确是农民生存就业的基本保障。但是笔者认为,承包土地并非要等到大部分农民都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人均耕地较多以后才允许…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资源紧缺和耕地流失过快是长江三角洲最为突出的资源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不同地区20多年来(1978~2002)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均GDP增长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耕地面积随人均GDP 的增长呈显著的指数型减少, 未来5~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仍有较大的压力.保证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首要任务应是有效地控制耕地流失.对此,作者从土地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机制、土地利用空间重组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该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养老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解决的必然任务。失地农民是在大规模土地征收中出现的被城市化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既缺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也不享有农村的土地保障,体现了新增城市居民市民化中养老困境。在中国当前社会养老保险金供需严重失衡的背景下,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要求完善土地市场和金融制度,完善土地增值收益长期分享机制,让失地农民利用土地和房产收入扭转养老困局,并通过强化教育以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恢复农村居民退出城市化和退出城市的自由以降低农民养老风险。失地农民养老制度创新有助于完善新型城镇化下新增城市居民养老体系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创新与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莲琳  董昕 《农业经济》2006,(10):41-43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0.777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有6个省(自治区)人均耕地远低于联合国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界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却在不断地减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经济》2003,(11):47-47
人,关注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也关注提高土地生产率。但是,很少有人想到中国今后究竟“应当”有多少农民,也就是说,我国在可预期的未来,能养活多少农民?在1999年的统计中,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当时世界人均耕地为0.23公顷,地区上看,超过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省区仅有内蒙古和黑龙江。超过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也只有12个省。耕地面积不足,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需要多少农民,也与耕地面积多少成正比。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1年全国主要地类面积为:耕地12761.58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0.10公顷,不…  相似文献   

17.
刘萍 《中国改革》2004,(1):20-21
各地之所以敢于对抗中央禁令继续滥占耕地,在于其作用已经不再仅仅是“以地生财”,而是“以地补亏”。如果地方政府与资本之间在利益关系上不能剥离开,任何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措施都难以治本。如果不在土地的变性过程中给农民建立基本的保障,社会冲突还会进一步加剧,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战略转型目标的实现也会变得愈发艰难。 要解决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就必须让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而不是让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土地经营——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征地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测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分析征地过程中土地增值及其来源,为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农民权益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在征地过程中,武汉市各区域的土地增值及分配差异明显,主城区的土地增值额、自然增值额和人工增值额均高于近郊区;除江夏区,其他区域的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了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而江夏区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仅得到原农业用途的补偿。研究结论:规范的土地市场与完善的政府职能有利于消除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导致的扭曲土地价值增值;明确土地增值来源,有利于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级政府和开发商中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切实保护好耕地,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中央非常重视的“三农”问题的重点,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用地,农民外出务工撂荒土地,造成目前垫江县耕地剧减,复种指数大大下降。全县2001年耕地为61.5万亩,2002年末为59.4万亩,减少了2.1万亩,减幅为3%。2001年粮食播种面积为98.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9.4%,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89.9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1.3%,下降了8%。耕地资源保护方面的问题令人非常关切,目前主要表现在:一、土地市场监管不力。其中存在不少政治…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省阳泉市拥有72.8万农村人口,耕地面积只有81.4万亩,农村人均耕地1.12亩。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内部土地占有不均衡,人地矛盾比较突出。近几年随着城镇迅速扩张、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基本农田缩减、土地质量下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凸显。全市农村占用耕地问题的基本情况阳泉市耕地面积一直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