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正确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金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也是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弊病的基础上,依据货币的时间价值理论建立了新的折旧模型。一、现行固定资产折旧的弊病在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常用的模式是把购置固定资产时的原始价值减去预计残值并加上预计清理费用,然后再用使用年限来平均分配,做为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用公式表示即:  相似文献   

2.
<正> 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有许多种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在折旧年限内,每年提取相同数量的折旧费。固定资产价值随时间直线降低。如:直线法(Straight—line method) 第二类:在折旧年限内,前期提取的折旧费较后期高,一般是前一半时间提取的折旧费  相似文献   

3.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并可以在多个会计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及配比原则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进行分配,以便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等四个方面。下面就固定资产折旧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是固定资产原值对折旧的影响;二是不同的折旧方法对折旧以及纳税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批准,可以自行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税收政策规定,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都明确了计提折旧最低年限。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根据会计制度规定的折旧年限低于上述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要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我国机械行业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折旧方法是使用年限法,此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来平均计算每年应提的折旧额的。这种方法计算简便、易于掌握;但最大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使用强度。这种不问固定资产在各使用期的工作量大小和加工对象的难易如何,笼统平均计算的方法,是无法正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程度的为此,我们根据机械行业  相似文献   

6.
固定资产支出是企业的一项资本性支出,支出的收益涉及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期限内。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这一支出费用必须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合理地系统地分摊,而每期的分摊额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支出是以折旧的形式进行分期分摊费用的。其中,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不仅要考虑原值、折旧年限、净残值,而且还要考虑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值。  相似文献   

7.
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计算问题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尤其是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年限是以“实际经历年限”为准,而不是企业“会计年度”的年限,且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考虑在内。即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是在当年3月份,固定资产折旧第一年的时间不是4月至12月,而是4月至次年3月。  相似文献   

8.
李红  史晓江 《经济论坛》2003,(15):89-89
一、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有关折旧的具体核算方法(一)对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采用按“单项”计提折旧的方法在实务中,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采用按“分类”计提折旧的方法。但新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资产计提。”很显然,在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应采用“单项”计提折旧的方法,并按该项资产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二…  相似文献   

9.
国秀芹  宋艳敏 《经济论坛》2005,(10):108-109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我国经济学界进行了长期的讨论。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太少,影响了企业的更新改造,妨碍了技术进步,所以主张提高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率。但是,在论证我国固定资产折旧为什么太少时,不少同志把原因都归咎于我国折旧年限定得过长,而对固定资产的原值问题却重视不够,这是片面的。我认为,对固定资产原值的理解、计算等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研究。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般决定于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折旧率。折旧率实际就是折旧年限的倒数。因此,只要折旧年限确定合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价值一定能得到补偿,其使用价值也能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就能顺利进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可能出现这样两种现象:有些企业折旧基金不够,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更新,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持下去;有些企业折旧基金却有剩余,固定资产不仅能得到  相似文献   

11.
贵刊1983年第二期刊登邵以智同志的《也谈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以下简称《邵文》)一文,读后颇受启迪,对文中提出的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应该考虑无形损耗以及用固定资产经济耐用年限代替通常所用的“使用年限”的主张,均表赞同。但有些问题似乎还值得进一步商榷,本人不揣浅陋,特此提出,以就教于邵以智同志。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过程。采用什么方式计提折旧,不仅制约着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而且涉及到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本文试图说明,在我国对中外合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有其客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中外合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对国家税收的影响加速折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另一种则是运用递减形式的折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经济论坛》2004,(18):132-132
一、计提折旧的方法 1.年限平均法。这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所以又称直线法。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优点是比较简便,易于操作。但它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会计年度提供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前期工作效率相对较高,提供的经济效益也较多;在  相似文献   

14.
加速折旧法,是一种使用前期提取折旧较多,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年限内尽早得到价值补偿的折旧方法。从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看,固定资产在其使用早期修理的次数很少,实际使用时间长,操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可为企业提供较多的效益。而在其作用后期,随着修理次数的增加,操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会逐渐降低,不断上升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收益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折旧基数、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的选择。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选择恰当的折旧方法,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直线法、缩短折旧年限法或者加速折旧法是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对于某一特定固定资产而言,无论采用那种折旧方法,企业所提取的折旧总额是相同的,所抵扣的应税所得额并由此所抵挡的所得额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每年所抵挡的所得额,及由此导致每年所抵扣的所得额。因此,我们探讨企业在具备采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条件下,选择采用哪种折旧方法可以为企业提供税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劳动资料,由于其单位价值大,使用年限长,多次地服务于多个生产周期且基本上不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所以要采用折旧的办法将其价值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等费用中,通过企业取得的收人进行价值补偿。根据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目前我国企业可以采用的折旧方法有: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快速折旧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的选择,涉及折旧年限、净残值估计率、直线或加速折旧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以上任何一种因素的确定,均难以有“唯一正确”之说。因此,企业各期折旧额的预…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会计准则,可供企业选择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也称为直线法)、工作量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不管选择何种方法,折旧额均会受到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的影响。文章就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按相关财务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物理磨损和逐步减少的经济价值通过折旧形式得到了补偿,达到对固定资产的保值。但实际上固定资产的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大大超过财务角度估计的折旧年限,特别是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或是转让等行为时更能显现出其真实价值,这种客观上的真实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形成了事实上的增值。  相似文献   

20.
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律来看,我们可以考虑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逐渐转移,采用平均年限法,也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效用和服务潜力逐渐消减的规律,考虑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常见的折旧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