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研发投入越多;相比于国有产权、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民营产权、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金融化更加有助于其研发投入;金融化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研究阶段支出有促进作用,而对开发阶段支出有挤占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8-2014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RD融资约束、促进企业RD投入,并进一步考察这种作用在规模、区域、所有权、行业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RD融资约束,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对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明显;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则未能有效刺激企业RD支出;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利更多,其RD投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8-2014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R&D融资约束、促进企业R&D投入,并进一步考察这种作用在规模、区域、所有权、行业等4种因素影响下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面临的R&D融资约束,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对小规模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加明显;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则未能有效刺激企业R&D支出;与高科技行业相比,非高科技行业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利更多,其R&D投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2007-201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家政治关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研发费用投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家政治关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作用,人力资本投入在企业家政治关联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这种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加显著,而研发费用投入没有显著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技术经济》2018,(1):18-25
利用2012—2016年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政府补贴相关性分类计量的视角,探索了打开融资约束下政府补贴激励中小企业研发投资的"黑箱"。结果表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虽然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对其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具有激励效应;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贴同时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正U形"拐点效应,这在东部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产业金融化趋势不断深化,金融资产占比持续升高,导致了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文章选取2014—2021年长三角地区664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此外,分别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探讨内部代理成本和外部市场竞争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抑制创新投入,企业代理成本会强化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而市场竞争则会弱化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普惠化财政科技支出能否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深入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优化区域财政科技支出资源配置模式并提升创新水平。基于2009—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级层面数据研究发现,普惠化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U”型特征,中部地区受益明显,而东部地区所受影响甚微,西部地区反受其害。企业加强合作研发可正向调节普惠化财政科技支出在创新链前端和后端环节的驱动作用,加强内部研发有利于普惠化财政科技支出在创新链前端环节发挥驱动作用。但企业合作研发强度并非越高越好,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不利于普惠化财政科技支出发挥创新驱动效应,而内部研发要素包括基础设施、人员及开发经费,其投入强度必须高于一定门槛,才能促进普惠化财政科技支出发挥作用。由此,在当前各地创新实践中,随着区域研发强度提升,应适时提升普惠化财政科技支出水平,尤其是中部地区。同时,为有效激发普惠化财政科技支出的创新驱动效应,各地应引导企业提升研发强度并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研发投入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作用形式可能是非线性的。以中国2007—2015年30个省际(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研发投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金融发展水平门槛效应。研究表明:研发劳动投入、研发资金投入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着基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研发投入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显著存在的;研发劳动投入能推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而研发资金投入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促进因素有研发劳动、城市化水平、政府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直接投资;当金融发展水平处在不同区间时,研发劳动投入、研发资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41家至少连续三年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研发强度的深市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2006年修订后的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企业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我国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本文进一步建议政府应该扩大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范围,提高中小企业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创业板市场2010-2014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调研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投资者调研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且这一影响在不确定性较高的研究阶段更为明显;②投资者调研对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在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地区或高科技行业中更为明显;③相对于“常规式创新”企业,“探索式创新”企业的研发支出更容易受到投资者调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2011-2015年我国内地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为样本,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具有普遍扎堆3%、且围绕3%动态调整的独特现象,即阈值效应。分析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政府认定政策的门槛值。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普遍集中于3%的实际研发支出水平,与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绩效的最优研发支出水平相差甚远,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绩效损失。以兆驰股份为案例,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案例公司产生阈值效应的根本原因及具体形式,并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应调整优惠政策力度,监管机构应健全认定政策,国家应改善外部研发环境等建议,以有效遏制研发支出的阈值效应,切实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以2011-2015年我国内地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为样本,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具有普遍扎堆3%、且围绕3%动态调整的独特现象,即阈值效应。分析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政府认定政策的门槛值。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普遍集中于3%的实际研发支出水平,与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绩效的最优研发支出水平相差甚远,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绩效损失。以兆驰股份为案例,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案例公司产生阈值效应的根本原因及具体形式,并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应调整优惠政策力度,监管机构应健全认定政策,国家应改善外部研发环境等建议,以有效遏制研发支出的阈值效应,切实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R&D活动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以技术带动发展的重点产业,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情况直接影响到它的发展速度。由河北省研发投入规模、投入主体、支出领域、企业性质、研发人员情况、科技产出情况六方面的考察可知,河北省研发活动存在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缺乏问题,应提高研发效率,引进科技人才、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拓宽高新技术产业融次渠道。  相似文献   

14.
以2007-2013年中小企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环境、政府补贴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良好的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R&D投入和专利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金融环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因企业所处地区和规模不同而有差异,其对东部地区及规模较小企业的R&D投入影响显著,而对非东部地区和规模较大企业的专利产出作用显著;政府补贴对专利产出有显著影响,且对规模较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3年中小企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环境、政府补贴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良好的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RD投入和专利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金融环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因企业所处地区和规模不同而有差异,其对东部地区及规模较小企业的RD投入影响显著,而对非东部地区和规模较大企业的专利产出作用显著;政府补贴对专利产出有显著影响,且对规模较小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萌  王京京 《财富时代》2023,(3):101-103
<正>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文章在研读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利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及激励效果。其结论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进而研发投入发挥中介作用刺激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其中,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力度,如企业规模、财务杠杆、资本密集度等。  相似文献   

17.
在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007-2012年进行研发投入的43家(共258个观测点)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投入水平上处于中等水平,且投入强度正在逐年提高;总体上,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和企业获利能力具有同向增长关系;在企业成长能力方面,其与研发投入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研究政府减税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使用2008—201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是否存在门限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存在一个大小约为6500的“规模阈值”,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会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规模超过“规模阈值”,导致企业创新水平内卷化;第二,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低研发强度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高研发强度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对员工物质激励水平和技术改造能力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减税规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加突出;第三,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大。政府应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规模设置一个上限,且所得税优惠税率应结合企业研发强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浮动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构建金融发展指数及其结构指数(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开展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研发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效率的提高;但金融中介发展的作用显著高于股票市场发展,且金融发展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和研发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改善我国金融约束政策环境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金融功能视角在对区域金融产业集聚与企业研发投入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98 ~2008年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总体及分组数据实证检验了区域金融产业集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金融产业集聚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增长;高研发强度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比低研发强度企业更易受到区域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区域金融产业集聚对低资助强度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作用比高资助强度企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