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围绕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这一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并创造性地研究了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刺激企业创新活动具有明显作用,并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更愿意进行R&D活动,也提供了更多创新产出,但政府补助并没有对企业经营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企业所有权性质对企业创新和经营效率均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全球投资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当前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面临深刻调整背景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蕴涵.基于2012-2018年23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经营绩效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企业绩效,提升效应在倡议实施后呈逐年上升趋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对改善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绩效均有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非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对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政府应根据企业类型特征实施精准政策,一方面,鼓励我国新兴优势产业企业发挥潜能,提升新兴优势产业企业绩效;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5—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政府补助与市场竞争对创新产出的协同作用,研究不同产业类别、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不同区域下政府补助的异质性效果。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和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产出均有显著激励作用,市场竞争正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政府补助对智能制造四大行业的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其中对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高市场竞争环境下,政府补助对高质量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区域看,东、中部地区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东部地区政府补助与市场竞争的协同促进作用更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结论对政府制定智能制造业补助政策、完善创新市场环境、促进政府与市场发挥协同创新作用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政府补助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补助这一调节效应在不同区域环境、不同产业环境和不同内部控制环境下的差异性表现。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不仅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而且有助于促进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突破式创新产出;政府补助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及突破式创新产出间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非先进制造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政府补助在中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产出及突破式创新产出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政府补助政策,提升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增加企业创新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量”与“质”的视角分析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数量和企业创新质量均呈U型关系,当政府补助规模超过U型转折点后,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增量提质;政府补助与创新数量的U型关系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衰退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中成立,政府补助与创新质量的U型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衰退期和成熟期企业中成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质量的U型曲线更加陡峭,U型转折点左移。这对于提高政府补助规模、优化政府补助结构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文章选取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补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与创新可持续性四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弱化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和高市场化区域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上证A股的信息技术类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且考察了政府补助意愿是否影响企业研发支出.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及科技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政府的补助意愿越强,企业的研发支出越多.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与不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子公司的企业相比,在"一带一路"国家设有子公司的企业绩效更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子公司的速度越快、设有的子公司的数量越多,企业绩效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阶段比制度化实施阶段更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以及进行多个稳健性测试后,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上述结论揭示了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后果,不仅有助于拓展企业政治战略的相关研究,而且对企业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以及政府更有效地实施国家大政方针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的数据,运用PSM方法进行样本配对,实证检验员工持股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不同产权性质公司的影响差异.研究显示:双重差分回归结果发现员工持股与中小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结果发现员工持股激励强度与中小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员工持股对中小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徐野  陈梁  刘满凤 《经济地理》2023,(5):150-159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传统行业和瓶颈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新兴行业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内向型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外向型节点城市内企业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以2010-2017年中国129家民营科技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动态分析和评价政府创新补贴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价值实现两个阶段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短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从长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创新价值实现的方差贡献更大;第二,企业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产出对后续政府补贴配置均有积极正向反馈作用,但政府更关注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第三,前期技术创新对后期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价值实现对新一轮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以2010-2017年中国129家民营科技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动态分析和评价政府创新补贴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价值实现两个阶段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从短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从长期激励效应看,政府补贴对创新价值实现的方差贡献更大;第二,企业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产出对后续政府补贴配置均有积极正向反馈作用,但政府更关注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第三,前期技术创新对后期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价值实现对新一轮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军民融合企业发展对制度环境具有高度依赖性,政府支持和引导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政策目标是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评判基准,并且导致政策工具发挥不同作用。利用国泰安数据库213家军民融合板块上市公司2008—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产业扶持和技术创新型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扶持型补贴对于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型补贴政策对国有及非国有军工企业研发活动均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且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活动的激励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政府补贴和产权性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挂牌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科学评估政府补贴、产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激励作用;②由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完善政府补贴监管制度,营造合理透明发展环境,优化政府补贴政策,确保补贴方案因地制宜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0—2017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究样本和手动匹配的企业集团信息,对政府补贴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企业集团在该影响路径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新总产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依据研发及技术难度,将创新产出划分为高质量创新产出和策略性创新产出,发现相同情况下政府补贴仅能促进企业策略性创新产出增加,无法对高质量创新产出发挥显著作用。将企业集团纳入分析框架后发现,企业集团通过内部市场优势使得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总产出激励作用更显著,还使得政府补贴在企业高质量创新产出方面发挥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Existing research provides contradictory insights about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By explaining this mechanism wi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efficiency and risk control channels, we systematically suggest three effects, leading to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subsidies and four indicator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dataset of Chinese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firms that subsidies can promot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but it will inhibit innovation when there are too much or excessive amount of subsidies. Meanwhile, the impact of subsidies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an state-owned ones. Furthermore,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rates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The government can take advantage of diverse subsidy policies to drive sustainab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9.
政府补贴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一直存在争议。与以往从资源视角探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不同,基于信号理论视角,以2012—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剔除非研发补贴的噪音并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实证检验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微观政策效应,以及企业层面制度因素(产权性质)和区域层面制度因素(制度环境)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释放的积极信号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相比于国有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强;制度环境越好,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越强。研究理论丰富了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和信号理论相关研究。同时,研究发现,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补贴额度,不断深化所有制改革,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另外,企业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研发补贴信号的杠杆效应,拓宽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