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执行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和方式,行政行为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社会良好的秩序及运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主体做出各种行政不作为行为。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公民逐步认识到行政不作为行为给自身权益造成的侵害,从而要求保护自己的权益。因此,需要确立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时行政主体的不作为行为进行有效的司法监督,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执行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和方式,行政行为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社会良好的秩序及运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主体做出各种行政不作为。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公民逐步认识到行政不作为行为给自身权益造成的侵害,从而要求保护自己的权益。因此,需要确立行政不行为的国家赔偿责任,对行政主体的不作为行为进行有效的司法监督,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行政不作为分为具体行政不作为和抽象行政不作为。具体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定、约定或合理期限内负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且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的行为。抽象行政不作为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基木概念,它是指依法享有行政立法权或者行政规范制定权的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间内不依法制定、修改或废除某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或者迟延履行该项职责,致使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对行政不作为行为的问责和救济实际是对不作为行为最好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4.
苏丽 《乡镇企业科技》2014,(22):167-168
行政不作为形式的违法在我国目前社会中已经以相当明显的态势凸显出来。但是另一方面,从民众的权利意识到目前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受行政不作为侵害的权利的保护或特殊保护问题。理论界对行政不作为的界定更是仁智各现。因此对行政不作为概念的界定及救济,是我国行政法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为切入点,列举行政不作为的危害及其救济方式,提出完善行政不作为救济之对策。  相似文献   

5.
人民把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委托给国家机关行使,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受到侵害时,公民的个体权益也同时受到了损害,公民应当有权依法行使诉讼请求权,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实现对自身权益的合法维护.行政公益诉讼就是基于此为构建的理论基础,可以使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利得以实现,行政公益诉讼就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当公共利益收到行政机关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侵害时,与其有法律上利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诉讼它运用司法手段保护公共利益,规范行政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本文从公益诉讼的概述、特征及其必要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审理程序的建构等五个方面来简要的阐述行政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6.
由于执法实际中行政不作为类案件毕竟属少数,在行政复议中该类案件出现频率少而导致对其规范少,也未进入理论界深入研究的视野,以至于在复议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受理、审理中存在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在此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复议实例,把复议行政不作为案件的相关问题进行一番梳理,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一,行政不作为的构成在行政法理论上,具体行政行为从某种角度可分为行政作为和行  相似文献   

7.
李晓峰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3):103-105,245
行政不作为是造成相对人损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对行政不作为的法律救济应当实行改革。实行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构建人大监察专员制度,建立中立性质的行政复议机构,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并实行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是减少行政不作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公益诉讼主要是为制约行政性权力而设的。近年来,公益诉讼已成为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各类公益诉讼不时见诸媒体报道。诸如诉请行政机关查处损害公益的行为,诉请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全国各地重拳出击,打击传销成绩斐然.有效遏制了传销蔓延之势。然而,传销活动仍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工商部门在打击传销中的行政不作为现象也时有发生。本文拟就行政不作为在工商部门打击传销中的表现、成因及其防范对策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反腐行动的展开,反腐卓有成效,但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即行政人员消极怠政、不作为等问题逐渐凸显.基层公务员是中央政策的执行者,人民权力的委托者,其行政行为直接影响到中央政策的落实,影响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以及人民对政府和党的认同与信任.如何治理公务人员懒政、不作为的现象应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环境、制度、心理、行政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及行政伦理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以期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