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随着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或升值,但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或升值则往往相反,这种变化使得我们对人民币币值的变化难以把握.本文研究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汇率变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变化;根据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构建人民币核心汇率指数并分析其变动及意义.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目标主要侧重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波动有更大的弹性,因此,如果央行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则能够确定每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真正建立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2.
4月14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报6.2191,和去年底605的水平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为2.8%,接近2013年全年的升值水平。这一阶段的贬值,让一些使用高杠杆压注人民币升值的外汇投资者遭遇了滑铁卢,也打破了长时间以来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与此同时。原本少人问津的美元理财热度悄然攀升。不少投资者想知道:人民币贬值之后,手中的人民币资产可能面临价值“缩水”,是否应该买入一些美元资产以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3.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探讨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规律,本文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特点,把它分解为美元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之积形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新考察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对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修正。从我们研究中可以看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马歇尔-勒纳条件修正的重要作用,这包括美元有效汇率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和人民币在美元有效汇率中的权重的两种影响。另一方面,即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存在“J”曲线效应,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J”曲线是否存在还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口(或进口)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外国收入(或国内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也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从弹性的变化来看,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会恶化中国贸易收支。而对“J”曲线效应的实证研究显示无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还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我国“J”曲线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然而,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实际运行态势上看,经过制度改革初期的大幅贬值后,人民币汇率在近10年的时间跨度里始终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始终维持在8.3:1左右,而且其波动幅度不足±1%.因此,人民币汇率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在实际上已变成为一种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危机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此起彼伏,从未停息.2002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美元基本保持稳定,但对欧元和日元则分别贬值了14.4%和4.7%,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对三大货币的实际汇率分别下降2.8%、16.5%和5.2%.据IMF估算,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下降了6%.与此同时,中国GDP、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都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受美日欧等国舆论和美元贬值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上升.在中国在2005年7月上调了人民币汇率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已经成为了当前世界经济中的热点问题,人民币汇率在这场巨大的国际风波中将何去何从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6.
徐霜北 《英才》2012,(4):36
长期为零或负的利率政策,一旦处于本币快速升值的环境中,将使国民经济迅速滑入严重通货紧缩的泥潭。已经习惯了"步步高升"的人民币汇率,近期再度成为新闻热点,原因却是贬值。自2011年11月30日起,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出现跌停现象,扭转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看法,远期市场表现增加了人民币贬值预期。  相似文献   

7.
休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换美元值吗新年伊始,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又出现了新的一轮大幅下跌,国内一些人对人民币汇率能否继续保持稳定产生了怀疑,开始以保值或投资为目的,通过各种渠道兑换美元。用人民币换美元值吗?我们不妨把人民币与美元的投资收益率加以比较:1、假定人民币汇率一年之内不变若按现国家外汇市场的外汇牌价:100美元=828元人民币,一年期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为567%;美元存款利率为525%。828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可获利息469476元,而100美元存入银行,可获利息525美元,折合人民币4347元。或按黑市外汇价格,人民币汇…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汇率周期、汇率水平、汇率波动及汇率预期角度,研究汇率相关变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处于升值周期时,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处于贬值周期时,则抑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当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时,抑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无论汇率处于何种阶段,汇率水平与汇率波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均没有显著影响。另外,东道国市场规模、相对劳动力成本及贸易开放度也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影响。在采用动态面板GMM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说明只有汇率处于升值或是贬值周期时才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影响,暂时性的汇率变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汇率升贬对贸易收支作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的升值或贬值,能否扭转贸易的顺差或逆差,是个长期以来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在80年代,进行了几次大的汇率调整,从1980年的1.50元人民币/1美元,贬到1990年的5.20元人民币/1美元,旨在改善我国的贸易逆差.目前对汇率贬值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一.事实证明,定性分析不能产生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作者试图通过定量的计算,以探讨汇率升贬对贸易收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国内中资大行为了国际市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可以通过持续大额结汇的方式来调控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所以透过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价格的走势来判断央行对于市场的指导性意见。国内大行还是在维持人民币汇率,根据3月16日外汇谷报道,目前人民币贬值压力主要来自国际美元强势与在离岸价差较阔引发的套利盘在境内大额购汇,一股份行交易员称,"今天还是没什么动静,中间价开得也比较平稳,相比较国际美元和离岸人民币的状况,没有出现大的贬值。这两天都有固定的几家大行在不断地结汇。"中资大行持续结汇令人民币即期汇率持稳。来自外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银行自身  相似文献   

11.
<正>货币贬值与货币升值相对称,是指单位货币价格的下降。从国内角度看,货币贬值意味着纸币价值下降;从国际角度看,货币贬值意味着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即对外汇价(汇率)的下降。人民币汇率一直牵动着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神经。自2015年元月末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再急跌。直至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下调2%左右,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因而,有市场人士担心这项调整会引发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加剧人民币贬值风险。  相似文献   

12.
郭永清 《经济界》2005,(3):54-58
一、导言从2002年中期开始,美元对日元和欧元等持续走软,由于我国人民币事实是钉住美元,日、美两国便有了人民币升值的论调,2003年人民币升值成了日美两国官方的声音。一时间人民币的升贬值论成了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内学者更是形成了升值论、贬值论和稳定论者三派。升值论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主动对汇率调整升值,是我国政府主权运用的体现,有利于中国政府,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利用汇率政策区别对待不同的国家。第二,汇率升值,使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水平;第三,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贬值论…  相似文献   

13.
《上海企业》2011,(8):91-91
国际清算银行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6.31,环比下降1.63%: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2.07,环比贬值1.51%。自去年6月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累计升值超过5%,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2.29%。  相似文献   

14.
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外汇储备基本情况分析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实现了汇率的并轨,实行结售汇制。在实际运行中我国实行严格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直到2005年7月21日这种严格盯住才有所趋缓,人民币走上稳中有升之路。但是这种稳中有升的汇率安排只是相对美元而言,人民币与其他货币并不能自由浮动,且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导致人民币也追随美元而不断贬值。在这样的汇率体制下,人民币汇率被动确定,且严重低估,结果外贸顺差,资本流入,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美国财长斯诺访问中国,与中国当局讨论人民币是否升值问题,备受各界关切。人民币升值议题受到高度关注,主要外部压力来源有二:一是中国拥有大量国际收支顺差。二是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中国自1994年起便采取盯住美元的实质固定汇率政策,维持1美元对8.28人民币的汇率。根据美国经济学者的计量分析,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20%。人民币升值面对国际压力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美元的贬值,将造成采用单一盯住美元固定汇率的人民币也出现贬值,这“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  相似文献   

16.
薛燕 《集团经济研究》2007,(36):463-464
一、中日两国货币升值背景分析 1、人民币升值情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如图1所示,汇改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2007年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举升破7.6:1关口,为7.5951元人民币对1美元:2007年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两年累计升值10%,如图2所示,2005年7月6日,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00:7.5040,截至2007年8月21日,日元兑人民币为100:6.4262.  相似文献   

17.
美元大幅贬值以来,全球流动性过剩而且大量资本涌入新兴市场,推高资产价格,但是由于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可能会造成美元有一个升值的过程,使得资产价格回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人民币可能会由于美元的升值而贬值,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也将有一个重估的过程,中国股市和楼市将会出现调整。  相似文献   

18.
陈世波 《科技与企业》2014,(4):230-230,233
次债危机以来,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持续贬值,我国巨额的美元储备资产遭受了重大的购买力损失。作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完全可以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交易的商品和资产中用人民币来计价,一劳永逸的消除绝大部分汇率波动的风险,规避外汇资产的“美元危机”。但我国仍存在资本项目管制,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将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因此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也就是港币对人民币贬值。从经验上看。港币快速贬值的时候,往往就是港股涨得最快的时候。国际投资者会沽出美元、买入港币后在港股市场买入中国资产。所以单纯从股市来说,这个时候往往会有大量资本进入港股,反而是比较好的买入机会。  相似文献   

20.
2015年811汇改后, 为了缓解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速度, 央行不断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 在811汇改后的一段时间里,规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等于前一日收盘价; 2015年12月, 央行推出 "中间价+篮子货币" 的中间价定价机制; 2017年年初, 央行宣布对这一中间价定价机制作出两项改动: 第一, CFETS货币篮子中的货币新增11种, 即数量由13种增加至24种; 第二, 把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时间, 由过去的24小时缩短为15小时. 但是, 2017年年初至今, 美元指数不断下跌,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有限, 人民币兑篮子汇率显著贬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