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九岭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建立小净距隧道的平面计算模型,对小净距隧道进行开挖支护数值模拟计算,并着重对其位移场、应力场、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锚杆轴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围岩较好,开挖后整体稳定性较好,变形主要集中在拱顶与仰拱底部,应力主要集中在隧道的拱脚处,喷射混凝土的最大弯矩值以及支护锚杆的最大轴力值都出现在隧道拱脚处,塑性区较少,主要分布在中间围岩部位,因此要重点加固此部位。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托某浅埋小净距隧道的工程实践,在复杂地质条件和建设环境下,针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大型地下构造物严重影响的困难地段工程特殊、技术复杂等特点,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通过浅埋暗挖法施工方案,提出相应工程措施,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分析隧道开挖、支护过程,研究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塑性区分布等,指导施工及设计方案,确保做到方案可行、结构安全、措施可靠、风险可控,保证了施工快速、安全、优质,可为类似隧道项目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红伟 《价值工程》2021,40(20):168-170
结合某高速公路分岔隧道工程,基于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根据隧道硐周塑性区分布和锚杆轴向应力分布分析支护前后的围岩受力特征.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可知,支护参数和结构满足安全性要求,能够有效地指导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4.
蔡白洁 《价值工程》2016,(16):153-155
当前岩质深基坑模拟开挖分析中多将地层假定为水平分布,这与实际的岩质边坡岩层分布相悖。为此本文基于某岩质深基坑现场地质勘察资料,建立了符合实际岩层分布,考虑邻近双线隧道的深基坑开挖模型,分析了倾斜岩质地层的初始状态、深基坑开挖变形,以及深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倾斜岩质地层下主应力与地层分布保持一致;倾斜地层下邻近隧道开挖产生扭转偏压效应;岩质深基坑支护变形规律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现有抗滑桩+锚索支护下,既有隧道变形微小。分析结果对岩质倾斜地层下的类似工程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MIDAS-NX软件对双线隧道在不同净距条件下的施工变形进行数值模拟,探讨隧道净距对地表变形及地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隧道净距对地表沉降槽的深度、宽度和分布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隧道净距的增大,地表沉降槽逐渐变宽、变浅。当隧道净距小于2D时,地表沉降槽呈正态分布,最大沉降值位于双线隧道的中间位置;而当隧道净距大于2D时,地表沉降槽呈“W”状,最大沉降值出现在先行线的地表中间位置。实际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地表最大沉降值满足地表位移控制标准,必须保证双线隧道有足够的间距。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27):79-82
针对雁口山典型的浅埋大断面隧道,在高原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考虑增大混凝土的厚度控制洞室变形,达到稳定隧道的目的。基于FLAC3D模拟隧道三台阶核心土施工法,分析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喷层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稳定性的作用,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通过建模对初期支护不同喷层厚度的数值模拟、围岩的塑性区及喷混凝土弯矩图的分析,表明:混凝土喷层厚度的改变可减少隧道变形,对于隧道结构受力改变甚微;建议初支混凝土喷层厚度选取25~30cm。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14):141-143
为保证隧道开挖施工期间的人员安全,提高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在介绍隧道围岩变形时空效应、变形破坏类型以及围岩变形与支护时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全断面开挖的双线公路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总结归纳了隧道围岩拱顶沉降、洞身收敛以及掌子面挤出值随开挖步进行的变化规律,并对支护结构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支护结构对控制围岩变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春雷 《价值工程》2013,(35):120-122
以西山小净距隧道为例,介绍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支护、洞身开挖、中夹岩柱注浆加固、锚喷支护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7,(10):10-15
文章依托新建成都——兰州铁路杨家坪隧道工程,采用理论分析与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陡倾状千枚岩地层隧道大变形机理及其整治措施,取得了如下结论:高构造应力和陡倾节理化千枚岩,是隧道发生挤压性大变形的根本内因;隧道支护受力应力应变特征:拱部锚杆受力增长缓慢,边墙锚杆受力大,工程措施应适当加长边墙系统锚杆;在轻微大变形段,隧道采取I18钢架调整至I20b钢架,6 m长边墙锚杆对增加边墙平行陡倾岩层的整体性、防止岩层发生侧向弯折变形有很好的作用;中等大变形试验段,隧道采用系统锚杆先打后打结合、长短结合对中等大变形有非常好的控制作用。文章研究成果对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与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8,(16):139-141
隧道软弱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开挖后隧道周边产生较大的松动圈,常因工程措施和施工方法不当引发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和隧道坍方等工程问题。尚岗一号隧道软岩地层主要有泥岩、砂岩等,有微膨胀性。软岩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变形大、易坍塌、进度慢,软岩变形侵限、塌方处理时间长、安全隐患大。因此软岩隧道施工首先是控制变形和预防坍塌,其次是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1.
膨胀岩抗压强度低,是我国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不良地质地段,可能造成工程的工期延长、质量下降、工程造价剧增,还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文章介绍了膨胀岩地段的施工开挖方法、支护措施、工序衔接、循环进尺、施工质量控制,以及膨胀岩施工中出现的初期支护变形问题的处理方法,以确保隧道结构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处于软弱砂砾地层或软岩、岩堆、破碎地带层的隧道,在施工时,为了防止周围岩层坍塌,以保证掘进与后续支护工艺安全运作,需采用长管棚施工方法,先行加固松散围岩体,对隧道进洞开挖起到有效的超前支护。文章结合乌阿隧道对长管棚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处于软弱砂砾地层或软岩、岩堆、破碎地带层的隧道,在施工时,为了防止周围岩层坍塌,以保证掘进与后续支护工艺安全运作,需采用长管棚施工方法,先行加固松散围岩体,对隧道进洞开挖起到有效的超前支护。文章结合乌阿隧道对长管棚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尚不够成熟完善,各工程采用的支护参数等关键性指标差异也比较大。文章以在建的砂子坡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强风化砂质页岩段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支护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特征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得出了一些支护参数,探讨了隧道开挖期间支护结构的适用性,为实际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尚不够成熟完善,各工程采用的支护参数等关键性指标差异也比较大。文章以在建的砂子坡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强风化砂质页岩段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支护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特征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得出了一些支护参数,探讨了隧道开挖期间支护结构的适用性,为实际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广珠铁路江门隧道富地表水浅埋段典型断面围岩周边水平收敛、拱顶沉降和初期支护内力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引起的洞内外变形,对隧道开挖过程及开挖完成后洞内支护结构的稳定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进而提出洞内变形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姜艳 《价值工程》2023,(19):121-123
为探究不同支护参数下大跨隧道变形特征,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不同支护参数对浅埋大跨隧道变形控制机制。通过分析不同预应力、不同支护密度下围岩塑性区分布、围岩变形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预应力数值是补偿支护的关键参数,隧道围岩塑性区基本消失,极大地改善了隧道整体的围岩应力状态。(2)预应力锚杆随支护密度增加,其围岩变形控制能力也逐渐增强,在一定范围内的增长趋势是近似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隧道开挖后为使围岩形成应力拱,及早形成自稳能力,减少隧道复合结构受力,为此预应力锚杆在铁路隧道施工中运量而生,通过锚杆围岩端锚固定于松动圈外,隧道开挖面端施加预应力,使围岩形成应力拱参与支护受力,降低材料用量成本。目前锚杆支护类型理论发展相对完善,但受到施工条件和环境诸多因素影响,在软弱围岩是否适用预应力锚杆尚有不明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开发》2016,(26):8-13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如火如荼,铁路隧道已经不再受地域和地质条件的过多限制,进而在实际施工中也遇到了各类问题。如,成兰铁路"四极三高"的特殊地质,致使隧道施工中遇到了普遍的支护大变形、开裂,杨家坪隧道3#横洞工区的支护变形率竟高达70.5%。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对该隧道支护变形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措施,成功地处治了支护大变形段落和顺利地渡过了活动断裂、软岩大变形段。并对此隧道活动断裂、软岩大变形进行了系统总结,此隧道大变形的处治设计施工经验,对类似隧道项目有着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站台层设计为三洞分离小间距隧道,间距2.23~5.98 m。通过采用FLAC3D软件对不同开挖顺序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得出采用先边后中的施工顺序,围岩受力和位移均较小,对施工安全有利。为减小对先行施工的左右隧道结构的振动影响,中洞爆破开挖时,采用电子雷管逐孔起爆、加大相邻段别电子雷管时差等减震措施。经现场爆破监测,爆破产生的振速控制在安全标准以内,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可以为类似工程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