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以移动数字电视为研究对象,结合移动电视发展的背景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对移动电视广告的研究,对数字移动电视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有实践价值的建议,提高移动电视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碎片化"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以及适应消费者"碎片化"和广告媒体"分众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互联网+"教育生态标准化体系下日益凸显的学生学习资源海量化,学习模式多元化,学习知识碎片化等问题,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梳理了"互联网+"教育生态标准化体系下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发现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但仍存在学习专注度不高、信息处理能力不强、碎片化学习能力欠缺、自我效能感不强等问题。由此提出"互联网+"教育生态标准化体系下提升学习能力的建议:强化学习动机、提升信息化能力、提高碎片化学习能力、加强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云计算、手机应用、大数据、web2.0和HTML5等新技术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们正在逐步影响甚至颠覆人们的行为习惯,企业培训和员工学习也不例外,在推送式学习、移动学习、云学习流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内容作为主要的资源主体,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学习时代的"内容为王"又将如何规划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模式对学习内容体系搭建的影响和方法表达笔者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4.
未来对人才的培养,是要构建一个落地式的学习型组织平台,打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机制每一个企业,几乎都是一所社会大学。但是,今天对于人才的培养,如果还停留在打鸡血式的培训阶段,显然早已失灵。特别是在知识型企业里,知识就是最高雅的"原材料"。知识的来源是通过学习来获取的,而不单单靠培训。尽管培训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形态,但除了培训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心智模式的学习,才能真正促进人才的成长。所以,培养不是简单的培训行为,学习行为才是决定一个组织保持活力的最佳源泉。现在,有很多企业  相似文献   

5.
胡勇 《中外企业家》2012,(10):65-66
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企业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成功企业的实践反复证明:提高企业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是获取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首先,提出了提高企业的学习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企业竞争已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更是学习力、创新力的竞争。其次,思考了提高企业学习力、创新力的途径。要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再次,阐明了需纠正的几种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一创新职工技能培训和比赛的主要背景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广大职工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技能比赛是提高职工学习积极性,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的有效载体,是很多企业普遍采用的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模式,多年来为企业选拔和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但是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职工技能培训模式已经逐渐显露出它的不足,比如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时间不灵活;传统的技能比赛形式也逐渐显得单调,而且成绩的偶然性明显。我公司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员工"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进"分站式"职工技能比赛和"职工网上练兵"活动,为职工打造技能提升的"快车道",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虚拟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存环境和竞争方式的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创建学习型企业成为提高企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思路。虚拟培训组织作为新兴的企业培训模式无疑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国内现有研究,对虚拟培训组织的形式、策略选择和如何有效实施虚拟培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周琪 《人力资源》2023,(7):12-13
<正>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汽车,那么培训就是润滑油,它让汽车里的各个齿轮、零件可以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它也许不是最核心的部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的发展带动着企业管理环境的变化,个体学习、团队学习与组织学习融合在一起。面对这种局面,原有的发现需求、设计课程、实施培训等培训模式,显然满足不了组织和员工对知识的诉求。为了应对这个局面,HR开始进行课程迭代开发、碎片化学习,但仍不足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范琦  张强 《现代企业》2004,(6):23-24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在知识经济层面上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经济,它以智力资本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是一种创造、传递和运用知识的组织,所以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创新知识,是否拥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而培训是知识的开发与传播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智力资本优势的重要手段,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模式的发展趋势1、培训模式的高科技化。利用高科技来丰富培训的手段和提高培训的水平,这是近几年国际上兴起的企业培训潮流,多媒体…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培训理念和培训体系的竞争。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企业上下从主管到员工,若不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和学习,一味的走老路,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相似文献   

11.
给百货业带来曙光的是移动互联网O2O模式的推行。近年来,传统百货业的销售增幅下降、毛利缩水,而成本却居高不下,百货店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在电商的冲击下,传统百货节节败退。有人甚至提出:百货业还有没有未来?一些购物中心和商业综合体都开始重新考虑:要不要"去百货化"。百货业处在变革和创新的关键时期。O2O模式是百货业曙光2014年,由于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化,传统零售商的转型、变革成为必然。购物空间主题化、线上线下全渠道、购物时间碎片化、信息传播社交化……这些顾客求需、商业模式的变化,迫使百货业必须谋求转型。如何转型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移动学习内容的合理设计和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对于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非常关键。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针对移动终端以及移动学习的特点,依托大学城空间等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库:遵循微内容、实用性、针对性和兴趣性等原则设计碎片化的移动学习内容,为顺利开展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1):240-241
各类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使新生代学生的学习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对以MOODLE平台为代表的教学平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MOODLE平台已有的优势以及平台在碎片化学习背景下的发展瓶颈和解决措施这三个方面入手并结合碎片化学习的特点,研究MOODLE平台对碎片化学习的适用性,以期实现MOODLE课程平台应用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和激烈的人才竞争,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培训的投资力度,市场上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企业需求,培训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往往是企业花了巨额培训经费却收效甚微,课程内容过于空泛,课程理论性太强,不能贴近企业实际操作要求等问题困扰着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顾问式培训"模式逐渐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保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培训的意义,分析了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发展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培训模式和开展企业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郑天东 《价值工程》2011,30(31):74-76
餐饮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是各项生产要素中最核心的主要因素,员工的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培训与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餐饮企业是否有一支其素质、能力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团队。本文根据对肯德基员工培训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新员工培训做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与分析,概括了肯德基培养人才的方法与模式以及相关具体操作流程。分析了我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如何增强我国餐饮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企业的竞争力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保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培训的意义,分析了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发展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培训模式和开展企业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企业的培训对象中,企业高级专门人才被认为是企业业务骨干而与强能力和无须培训联系起来。但随着现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独占鳌头的关键,因此他们不仅需要培训而且要大力培训力度。所以,积极探索企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训体系和运做模式成为当前企业培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是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营难以回避的问题。文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特征,剖析了移动互联网便捷化所引起的信息产生与获取的外部化现象,发现管理会计信息来源外部化与决策内容确定的边界特征,结合我国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大数据的企业经营新环境,提出构建数据共享中心以应对移动互联网下大数据与信息碎片化和利用共享数据研发适应"新常态"的决策模型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服务于营利的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20.
心理拓展训练打破传统培训模式,促使员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积极关注。本文梳理了企业培训缺乏科学认知、模块设计不合理、员工迁移主动性不够等瓶颈问题,结合企业培训目标、内容、形式分析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可行性,从倡导科学理念、科学设计模块、巩固迁移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员工核心竞争力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