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和综合性举措。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抢抓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机遇,深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平台支撑,对加快我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产业集聚区,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实现产城互动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集聚区发展紧密结合,强化人力资源保障,以高素质产业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为重点,增创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优势、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科研优势及市场优势等。促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科学规划;优化产业转移的引资环境;加强园区载体建设、重点实施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反梯度理论的赣州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8月13日,赣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将赣州打造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赣州应如何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产业承接中有所作为,走出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从反梯度推移理论着手,分析了赣州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战略构想,构建了"强弓固根"的承接模式,探讨了承接对策。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5,(32):258-25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成为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也是实现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四川交通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构建适应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的物流对策,这对转移企业和四川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加快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同时建设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承接劳动力密集产业的转移,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提升工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保定市发展不可错过的机遇,其有利于我们承接首都的功能疏解,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有利于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接受首都的要素外溢,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一、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历史从2002年以来,一些不符合北京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环境要求的产业,陆续搬迁到河北具有较强产业基础的地区,有如下特点:1.转移的产业以传统制造业最多。主要是钢铁、机械冶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应方力发展循环经济,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加快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同时建设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承接劳动力密集产业的转移,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提升工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规模增长快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且表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式发展特征。京津冀装备制造业R&D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河北省处于科技创新链条的最低端。与产业梯度转移与承接相匹配的协同创新模式包括产业链整合模式、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和产业联盟合作模式开展协同创新活动。河北省应该从交易成本、公共服务、市场建设和协作体制4个方面提升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世界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外资对上海制造业投资的速度和规模都大大加快,由此必然给上海的制造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也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上海制造业应以更加开放的视界,加快与国际产业接轨,与世界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外资的根植性,推动上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外资对上海制造业发展的积极影响1.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的升级上海在交通、邮电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吸收和利用外资,对推动国民经济和制造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在道路交通方面,地铁、中环线、隧道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成,使市中心形成了“平面立体并举、浦东浦西贯通”的交通新格局。依托重大枢纽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外资项目向金桥、外高桥、张江、漕河泾、临港新城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集中,推动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城镇功能改造。充分运用国际空港和深水港优势,提高物流专业服务水平,将产业升级与服务优势相结合,逐步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装备类产业,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制造业在较长时期内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SWOT战略分析工具对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认为甘肃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具有劳动要素低成本、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同时也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承接的产业层次低下、集聚效应不显著、本土企业创新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劣势,面临生态环境、竞争加剧和发达地区企业迁出阻力大等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胡心舟 《企业研究》2012,(6):123-124
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在不断加快。湘南三市作为湖南承接广东等地产业内进的桥头堡,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地理交通、自然资源、政策制度、人力资源以及产业基础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列举和分析这些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12.
河南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河南要抓住历史新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科学发展。一是审时度势,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和策略;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三是扩大开放领域,提升产业转移的层次;四是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五是加强开发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发挥增长极的辐射带动力;六是加强组织协调与政策引导,切实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一轮经济增长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第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和家庭财产规模经过较长时间积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购买力提高、住房制度改革、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居民消费结构开始新的升级,住、行等消费领域迅速扩大.第二,食品、轻纺、家电等传统产业经过1998年以后痛苦的调整改造以后,更多的转向国际市场.第三,传统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有力地带动了钢铁、水泥、有色、石化、机械装备等重化工业,并进一步拉动了能源、交通等产业发展.第四,以住、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重化工业产品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升级活动,由于对基础设施、市场条件要求比较高,因而与城市经济建立了紧密联系,也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快,并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第五,经济体制加快市场化,进一步增强了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广西北流市是一个拥有137万人口的县级市,与广东省相邻,靠近沿海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交通和地理位置的优势。近年来,北流市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现有绩效的基本评价北流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成效,一是优化了产业结构。北流市多年来以能耗高、污染大的水泥、陶瓷为支柱产业。承接东部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全球化浪潮下,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更新、升级的需求大幅提升。在政府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下,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进军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成效显著。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移升级",目的是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想观念落后,行政办事效率不高,人才难进,进来了却留不住.对此,提出如下对策:中西部要转变思想观念、政府部门要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要惜才留人,从而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条件已经具备,一些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也已经发生,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转出地区产业对本地相关产业链的依赖、承接转移地区在创业环境、配套设施上的滞后等问题,阻碍了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实现。加快产业转移,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重要支撑。目前,京津冀产业转移已取得较大进展,顶层规划设计趋于完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转移模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京津冀产业转移还存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承接错位、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不明显、区际产业分工水平不够高、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不紧密、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建议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重点产业承接平台集聚优势、打造跨区域新兴产业链集群、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构建有利于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大承接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以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面临新形势和产业转移新特征,河南在推动工业走上创新驱动道路的同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坚持引进龙头企业与吸引配套中小企业并重、承接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以及承接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并重。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河南要通过主动承接、高水平承接、集群式承接、基地示范承接等方式,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和推进工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皖江城市带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在产业承接中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持续动力;否则,仍将难以摆脱单纯地依赖资源及低廉劳动力成本拉动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并固化。一、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