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存量资产结构的现状和各地区优化资产结构的初步实践,认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规模过小、过散、生产集中度低,必须在未来几年内通过资产集中和重组,构建几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才能使我国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  相似文献   

2.
吴中伦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0):102-108
本文采用DEA-SBM方法对我国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各省市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普遍较低。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呈现规模收益递减趋势,产品创新投入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的区域差异并不明显,纯技术效率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显著。研究结论为我国区域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燕 《冶金财会》2007,(8):51-52
<正>唐钢是年产钢材1000多万吨的国家特大型重点钢铁企业集团,是我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由于规模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为了实现企业信息化战略,凸现财务管理职能,唐钢在建立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指导思想下,对财务组织结构、财务软件、人才机制、企业文化等作了多次变革。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又是一个新的纪元向我们走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中,武钢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中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来这里视察。投产40多年来,武钢由一期工程的钢铁150万吨生产能力,发展到今天的钢铁双700万吨生产能力。一米七轧机的投产,改变了我国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了我国钢材自给能力。武钢是全国冶金系统第一家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奖的特大型工业企业;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和讨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不高,且规模效率较低是抑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政府R&D资助、企业利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本文将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划分为4种模式,各地区可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今后的十多年中,将呈现地方骨干企业向大型发展的趋势,这是地方钢铁企业发展史上一个转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其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工业的要求,将是地方钢铁企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安阳钢铁公司(以下简称安钢)是河南唯一的钢铁联合企业,始建于1958年。现有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象鞍钢这样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首先必须解决好公司的领导体制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大型联合企业领导体制的经验,结合我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在目前形势下,象鞍钢、武钢、首钢这样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应尽快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75亿元,同比下降4.51%。受成本和市场变化剧烈的影响,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波动较大。2011年上半年,重点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563.7亿元,月均实现利润93.95亿元,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盈利水平。但2011年下半年,钢铁企业利润水平开始下滑,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311.6亿元,月均实现利润51.93亿元,比上半年平均盈利水平下降44.7%。特别是从10月份开始,利润水平大幅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遇到了能源不足,原料辅料紧缺、运输紧张和资金缺乏等严重困难,钢铁产量出现下降趋势。面对钢铁工业严竣的形势,国务院要求各部门从煤炭、电力、运输、资金等方面采取紧急措施,确保钢铁生产的外部条件,尤其是支持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面对着我国钢铁工业连续五年递增300万吨后出现滑坡的局面,回顾历史,展望未  相似文献   

10.
由于价格体制的不同和外汇汇率变化的影响,要确切地比较我国钢铁产品成本和发达国家钢铁产品成本是极为困难的.但是,作一个基本的比较,分析一些主要因素,找出一些使我国钢铁工业成本合理化趋势,则是可能做到的.为此,根据冶全部情报标准研究总所关于美国、日本、西德、英国1988年碳钢材生产典型成本资料和冶金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编《武汉钢铁公司1988年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汇编》中的有关资料,对中外钢铁工业产品成本进行了基本的对比分析.武钢是我国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88年武钢的产品产量、质量和消耗指标以及企业盈  相似文献   

11.
共享制造是优化制造资源配置的新业态新模式,是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共享共赢的中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指标体系,利用2018~2020年我国39家共享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并通过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动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0年我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897、0.919、0.883,纯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979、0.975、0.983,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16、0.942、0.898;2018~2020年我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上升0.4%,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1.3%,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上升1.8%,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上升0.2%,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下降1.5%。2018~2019年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有所下降,规模效率对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制约明显。基于此,从技术创新和规模调整两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融资视角来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其自身特点受制于较强的融资约束。因其引发的资金不足问题导致新能源企业的投资效率低下。为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政府补贴成为缓解融资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2014年新能源产业微观数据,在全样本和按企业异质性分组的子样本下,利用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定量估计融资约束和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投资效率的双边效应和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而言,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产业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效应能够平滑融资约束的负效应,但却未能完全正负抵消,新能源产业上市企业仍存在投资不足现象。但也有1/4的企业存在过度投资现象。从新能源上市企业的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SBM模型的改进DEA模型以及DEA-Tobit法对中国2006~2015年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对企业效率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值最高;西北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环境效率值相对较差。政府支持力度、企业规模与环境约束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聚集度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而企业技术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新能源汽车特点,论文有针对性 地选取评价指标,以11个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城市创新数据为基础,在城市视角下应用主成 分分析与DEA的组合方法,定量评价了其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 行对比分析,发现这11个城市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 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新产品开发投入冗余、研发支出投入过多、企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 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资金成本、风险因素及企业治理因素等影响钢铁企业融资效率的指标出发,建立了河北钢铁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物元评价模型。为克服指标各评价类取值区间的长度不相等给关联度计算带来的不利影响,改进了传统物元模型关联度函数;同时结合指标信息熵构建了AHP-Entropy评价指标组合权重。运用改进后的物元评价模型对河北钢铁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模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玩具世界》2008,(2):33-39
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中,中国玩具走到了一个分水岭。马太效应对中国玩具行业的作用已经多次显现,在这个分水岭上,好的将会更好,坏的或许只能选择离开。  相似文献   

17.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低碳产业特点,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长株潭低碳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在城市与区域视角下,应用DEA方法定量评价了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能源消耗投入冗余、低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产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work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on the survival of firms in the Greek food sector.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 scores are computed within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framework and are used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 a parametric (Weibull) survival model. High technical efficiency increase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and lowers the hazard rate of exit. As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a firm operating either at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pproaches one (1), its theoretically maximum value, the expected median survival time, is maximized for all types of exits. 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the evolution of alternative food supply networks, innovations in the food sector and competition policy are likely to affect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food manufacturing firms. Results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 on the survival of firms in the food sector are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food policy makers.  相似文献   

19.
以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各工业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测度。根据DEA评价结果得出,山东省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各工业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而且总体产出水平也不高,科技投入的力度和结构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