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航油","三鹿事件","中储棉"等事件相继发生,暴露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引起人们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思考,同时也认识到了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企业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来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度引发热议的獐子岛"扇贝事件"最终被定性为"内部控制问题",为此,獐子岛从内部控制的各要素出发,实施了一系列整改措施.然而,逐步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否保证其有效性?本文分析了"扇贝事件"之后獐子岛针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而实行的相关措施,并对獐子岛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思考,以期能为獐子岛及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鹿事件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其它要素的前提,是企业健康运行的保证,"三鹿事件"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失控的典型案例。本文基于三鹿事件,从管理因素、组织因素和人本因素三个角度透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认为企业应从各个方面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为企业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上市公司因为内部控制失灵导致丑闻事件的发生屡见不鲜.比如美国2002年的"安然事件";我国也出现了,银广厦、 等案件,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秩序,所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的一些相关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相关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表以及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出现的问题,然后从公司管理者、 政府监管者、 注册会计师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型企业因内部控制失效而造成的巨额亏损及欺诈案屡见不鲜,如安然和世通的破产、中航油巨亏、中行亿元舞弊案等。2011年5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问题油"事件的发生,也爆发了内部控制的问题,使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外产品召回事件的日益增多,在引发人们深刻反思和争论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究竟是产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还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文章通过介绍产品召回的概念及相关条件,以"瘦肉精"事件为例分析了双汇企业产品召回的内部控制要素,指出内部控制缺陷极易导致企业产品召回。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有序运行、有效发展均依赖于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行为主体的"本能"及"习性"等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企业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影响判断、决策与选择;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时更偏好防范"风险"、"损失".基于此,需应用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二重性理论克服企业内部控制中包括...  相似文献   

8.
“齐鲁银行事件”对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 《财会月刊》2011,(12):43-45
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控制建设未能及时跟上,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是防止城市商业银行发生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基于"齐鲁银行事件"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并对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得出了有关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规范、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执行不严等原因,致使高校在诸多领域存在贪污舞弊的风险。为了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防止资产流失,防范贪污舞弊事件的发生,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加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只有实施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高校才能减少贪污舞弊事件的发生,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琳 《会计之友》2012,(9):33-34
战略导向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文章基于雷曼事件中体现出的内部控制问题:1.未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2.未能动态完善风险评估;3.未能有效平衡激励约束机制等探讨战略导向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思路,以期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三鹿事件"在全国乃至全球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公众应对危机、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该事件已经成为内控失效的经典案例。如何引以为鉴,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三鹿事件"在全国乃至全球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公众应对危机、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该事件已经成为内控失效的经典案例.如何引以为鉴,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高管腐败、财务舞弊以及信息违规披露等内部控制缺陷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禁要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作为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途径,企业是否如实对外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呢?然而,基于薪酬契约理论,管理层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动机主义"行为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存在倒置现象。因此,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并分析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进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体系,提升企业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航油、中储棉、国储铜等事件的相继上演,让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为此,监管部门于2006年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法规。此外,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也在北京正式成立。但制度法规的出台并不代表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以国储铜事件为例,剖析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航油事件"--这一令全球投资人和公众都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力深感忧虑的事件不能因为重组成功恢复了经营而忘记."中航油事件"根源在于内部控制的缺陷,但却有深刻的背景及发生的必然性."中航油事件"不过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类似还有千千万万的国有企业.我们反思中航油事件时绝不能简单地实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方,而更应该关注其形成的环境和背景,开出一剂能治疗众多如中航油公司类国有企业的药方,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舞弊案频发,如安然事件、美国世通公司以及后来的施乐、强生、德国的默克和我国的德隆事件等,这些事件促使社会关注的焦点逐步从外部控制转向企业的内部审计。期望内部审计能够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价值增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内部审计在实践中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取决于内部审计的质量,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业务范围的迅速拓展,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内部审计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所以对内部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频繁出现财务丑闻,如安然事件、世通事件,社会各界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关注度日渐上升.国外学术界比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对内部控制研究,因此本文对国外近20多年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献进行了归类综述,主要从内部控制的需求、质量及重大缺陷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最后,本文进行了文献评述,希望本研究能给国内的内部控制研究以启示,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朱志刚 《企业导报》2013,(4):132-132
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主辅分离"政策的逐步实施,电网公司面临电力资产投资、资产评估、公司重组、资产剥离等一系列涉及资产、工程和管理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保证投资资金安全高效、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避免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继德 《会计之友》2012,(20):109-111
在A股市场,大股东侵占小股东、管理层侵占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合理维护小股东的利益对于保障投资者利益,保障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良性发展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2011年5月12日,现代投资(000900)的小股东向股东大会排出代表,表达了三项主要诉求:一、公司内控机制屡出问题,建议罢免其董事长职务;二、修改公司章程,对公司议案及重大投、融资计划的表决必须增加网络投票;三、在本次股东大会上与大股东一起协商,提高回报。在当时的资本市场引起轩然大波。本文通过事件回放,回顾了小股东导演的精彩戏码的事件回放;对现代投资(000900)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履行、聘任"问题独董"以及高管肆意侵吞上市公司财产等内部控制问题,对外拆借资金、向民企湖南高信置业"输血"、承担公路建设费交警费、总经理和董秘被调查以及巨额摊销费用和咨询费用等信息披露问题,现代投资(000900)2005—2010各年度股东分配方案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最后,得出了上市公司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披露、监管部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小股东要提高权益保护意识等几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践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发生的"光大乌龙指"事件,使得如何科学、合理地测度和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修正熵权TOPSIS算法,对2013—2015年沪深300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实证研究表明,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方面,深交所上市公司整体水平高于上交所,金融等垄断性较强的行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高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不仅显示了修正熵权TOPSIS算法的适用性和稳健性,也对监管部门有效识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