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实现国际趋同的重要性及我国对此问题的关注情况,对比分析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与趋同目标的差距,进而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国际趋同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程的战略选择,我国应制定合理的制度安排,确定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优路径,谋求共同建设全球统一的高质量财务报告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3.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程的战略选择,我国应制定合理的制度安排,确定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优路径,谋求共同建设全球统一的高质量财务报告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会计准则正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与等效方面努力。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除了制定层面的趋同努力,笔者认为,应更多地从执行层面推动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1.会计准则制定应多听听来自执行  相似文献   

5.
自经济全球化以来,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发展已经成为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不同的国情意味着对于会计准则的不同要求,所以我国应当随着国情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循序渐进的实施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6.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通常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大势所趋。我国基本上在制度内容上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但是我国目前所处的会计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 《会计之友》2007,(6):85-86
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及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颁布“两则”、“两制”开始.会计准则制定界经历了这样一个角色转换:从借鉴国际会计惯例中的部分做法到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并影响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但是,会计准则趋同不等于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统天下.趋同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是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相互融合的过程.是我国构建和谐会计的一种体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发展的趋势,如何利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机遇,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化形势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而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国华  苏光万  何延彬 《物流科技》2007,30(11):135-137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把双刃剑,国家会计准则在与国际财务报告的趋同过程中,会计准则的改变会引发相应的变迁成本和变迁收益。论文探讨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可能发生的成本与收益,并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期望趋同度的确定模型及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  张霞  张承良 《企业经济》2008,(5):190-192
2006年2月由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向着国际趋同迈出了一大步。因此,关于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本文对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正面和负面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由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向着国际趋同迈出了一大步.因此,关于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本文对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正面和负面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希望G20成员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快趋同步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实现初步国际趋同后,亟需明确接下来应如何继续实现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文章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设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指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持续趋同之路。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 《会计之友》2007,(2X):85-86
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帚厦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虹 《会计之友》2012,(19):28-29
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明了我国对采纳国际会计准则采取积极的态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描述,阐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指出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遇到的障碍;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就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会计标准向着国际趋同迈出了一大步。同时,我国在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时,必须遵循的前提是会计标准应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会计环境相适应,因此,中国会计国际趋同中,必然会存在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惯例差异的地方。本文对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现存差异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预想。  相似文献   

17.
徐岩  何丽梅 《会计之友》2006,(22):35-36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会计标准向着国际趋同迈出了一大步.同时,我国在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时,必须遵循的前提是会计标准应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会计环境相适应,因此,中国会计国际趋同中,必然会存在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惯例差异的地方.本文对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现存差异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预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现状表明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本文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和重要性出发,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国际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会计准则以来,我国会计准则始终沿着国际化的路径发展,先是提出了与国际准则"接轨"、"协调",近年来提出了"趋同"、"等效",从2009年开始起草并发布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路线图",向全球高质量的统一会计准则迈进.在国际化的发展路途上,需要处理好的一对矛盾是"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问题.我国在经历了过分强调"中国特色"、"国情需要"的阶段以后,提出了更为积极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和"互动趋同"等提法,目前正在响应G20高峰会议的号召,全面参与全球会计准则的制定,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文章对"会计趋同"、"等效"等提出了独立的见解,并认为一旦条件成熟,我国有能力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共同承担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道义时,离直接采用全球会计准则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趋同"最终将向"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财务报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稳定全球的资本市场,会计准则趋同步伐进一步加速,各国对会计准则趋同策略极为关注。当前国际金融秩序需重新构建,国际格局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正在新形势推动下会计结构改革,我国需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