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据报道,北京一家公司奖励一抹灰工出身的“工头”一套房,这在全国应属首例。中国历来讲“学而优则仕”,打老祖宗那里就没有把“干活的”放在眼里。给一个抹灰工奖一套房,真让人有受宠若惊之感,算是破天荒的大喜事。 能工巧匠是企业的财富。过去,我们可没有这样认为。在一些领导看来,工人技术好表现好,就应当让他们当干部。比如,许多劳动模范被提拔到领导干部,结果是第一线又  相似文献   

2.
《煤炭经济研究》1992年第1期登载了李爱军、白黎明同志撰写的“煤矿工人井下津贴不宜参加内部分配”一文(以下简称李文),笔者有不同看法。1.实行井下津贴参加内部分配是否有利于调动工人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李文开篇谈到“当前,一些煤炭企业为了调动工人积极性,把工人的井下津贴(除班中餐、岗位津贴外)与吨煤工资单价捆在一起使  相似文献   

3.
煤矿企业经过初步理顺工资关系以后,固定工资部分有所增加,但活动工资部分却没有多大变动。在煤矿企业实支工资总额中活动工资部分仅占30%左右。那么,在煤矿企业中究竟固定工资多些好?还是活动工资多些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个实例:一个采掘工人,在一个月内下井出勤26个班,即使他没干什么活,计件工资一点没有得到,但他还可以拿到80多元的固定性津贴,如:下井津贴41.6元(1.6元/班),班中餐费15.6元(0.6元/班),夜班津贴(按贵州规定,深夜班10个,每班0.8元,中夜  相似文献   

4.
文章 《现代班组》2009,(6):35-35
广州市决定将今年市级劳模的一次性奖励标准大幅提高3000元,每人达到18000元。据悉,这是全国最高的市级劳模奖励标准。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级劳模的荣誉津贴也经历了从按月发放到一次性奖励的变化,一次性奖励的“含金量”也是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李潮 《中国电业》2009,(7):46-47
在今年举办的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唯一的一次大型专业技术竞赛——配电专业竞赛中,齐齐哈尔电业局勇夺团体冠军,并取得个人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赛后,该局对参加团体竞赛的选手每人奖励5000元;荣获个人第一、第二名的员工刘立中、张晓东被晋升为局级“专业技术带头人”,全年各享受津贴10800元和7200元。  相似文献   

6.
技术工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但在施工企业,因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安全事故多,技术工人流失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当前工程任务比较饱满,队伍发展比较快、技术工人需求量增大的情况下,在我们国有煤炭施工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技术工人流失严重,有一技之长的往往被效益好的  相似文献   

7.
近闻,某化工厂从工入中筛选出5名技术尖子,授予“技星”称号,给予千元之奖。此举实属明智。不过,该厂对广大工人提出的数百条兴企利业的合理化建议却束之高阁,不闻不问。这就有矢偏颇7。有位厂长介绍治厂之道时说:“技术尖子是企业之‘星’,广大职工就是企业之‘神’。”此言颇有见地。讳言,在特定的情下“技星”确实能起到关键作用。但是,“技星”毕竟星少数。据资料,我国有1.7亿工人,高级工入技师才2000多人。他们的手再大,也捂不过天。“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广大职工中蕴藏着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我们工作…  相似文献   

8.
最近,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王安江等10名技术拔尖人才受到公司隆重嘉奖,每人月享受100元的奖励津贴。 华源莱动评选技术拔尖人才,旨在通过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的表彰宣传,在全公司范围内树立立足本职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推动公司技术进步。 华源莱动十分注重挖掘人才潜力,近几年来公司多次开展质量功臣、拔尖人才的评选活动,通过这些“头雁”的引领,公司岗位成才蔚然成风,在技术、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涌现出一大批成绩显著的员工。宋遵法…  相似文献   

9.
政策信息     
山东临沂重金奖人才突出贡献技师享津贴为加快临沂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激励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临沂市近日出台《临沂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2011年起,临沂市将评选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和技术能手。有突出贡献的技师每月享受政府津贴150元,技术能手可获一次性奖励1500元。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常听到“工人助理”一说。乍一听,还以为是一种新的职称,到企业采访,才知是对下岗就业职工的戏称。再就业职工何以被叫作“工人助理’肝是因为一些企业对他们的不平等待遇。据一些下岗再就业职工反映,有的企业总是以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有着同等的学历,同样的技术,再就业职工平的是别人不愿干的脏、苦、累、险活;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做出了同等的贡献,工资、奖金要比其他职工少一半。劳保、福利也要次人一等,尤其是评先。选模、进修、提干更不见份。甚至有少数企业竟然规定再就业职工五年内不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培养,把…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决定将今年市级劳模的一次性奖励标准大幅提高3000元,每人达到18000元。据悉,这是全国最高的市级劳模奖励标准。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级劳模的荣誉津贴也经历了从按月发放到一次性奖励的变化,一次性奖励的"含金量"也是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产权没有理顺,产权管理薄弱,加之金融、财经秩序混乱,使国有资产流失、损失十分严重。据《经济日报》文载:近13年来,我国的国有资产每天大约流失1亿元:到目前为止,国家至少有5000亿元“家当”通过各种渠道流失,进入了个人或小团体腰包。国有资产是怎样流失的呢?1993年下半年,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牵头,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共同参加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国有资产情况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相似文献   

13.
云南沾化针对技术工人严重紧缺和不太重视的状况,从今年开始尝试推行“首席工人制”,从荣誉和待遇上向有技术专长的一线工人倾斜。笔者为此举叫好。我们经常听说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首席小提琴师,但“首席工人”、“首席农民”的称谓从未出现过。工人是企业生产的主体,有技术专长的工人更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即使在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的条件下,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仍然是生产优质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证。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单位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形成激励工人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机制和氛围,以致一线技术工人数量减少,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一、引起社会关注的“技工现象”高素质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人才问题是困扰我国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首要问题。但长期以来,人们理解的“人才”,往往是指科学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而将技术工人排除在外。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技工现象”,即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它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企业“人才”的含义,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企业对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前,全国进城谋生的农民有3500万之众,年收入近2000亿元。城里的一些下岗职工抱怨说:‘“都是农民抢了我们的饭碗,要不,我们找_11作哪会这么难。”究竟是农民“抢”了工人的饭碗,还是工人自己把饭碗拱手相让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一些事实:镜头一:某机械厂有职工一千多人,其中有200多名农民临时工从事清砂、抬铁水、打铁、搬运等苦脏累工种。去年,该厂在减员增效中清退了这200多名临时工,决定由下岗工人顶岗。结果这些转岗工人没干几天就撂挑子,厂里不得不重新请回那些农民工。镜头二:某机床厂决定把食堂、…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 (一)国有资产在企业经营方式变革中流失 1.企业因经营方式改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80年代搞企业承包或租赁时,一些地方和部门为完成任务,“萝卜拔快了不洗泥”,对企业账目是否真实、承包合同是否能约束经营者搞活企业,往往不予重视。其结果导致企业家底不清、资产负债不实,承包基数偏低,利润向承包者、小集体倾斜。少数企业经营者为了完成承包指标,得到物质和政治奖励,出现  相似文献   

17.
张艾丽 《化工管理》2003,(12):53-53
“......奖励轮胎总公司子午胎厂成型车间维修工王志宝奖金5万元;奖励橡机公司车工班班长高进绪2万元;奖励双星鞋厂车间主任潘进婷2万元......”在“双星创新汇报交流大会”上,双星集团总裁汪海为创新项目最多、获得“创新大王”称号的王志宝颁发了5万元奖金,另有100多名“创新  相似文献   

18.
据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所占比例为5%、35%、60%,而发达国家的上述三项数字则为35%、50%、15%。这组数据表明,在我国许多企业里,初级技工过多且成长缓慢导致了严重的“技工断层”现象。是什么导致了我国许多企业里严重的“技工断层”现象呢?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前一个时期,出现了国有企业资产严重流失的问题。据报道每年有数千亿元的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数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程度。这是关系到改革的成败、社会主义主体经济兴衰的大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 下面就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一次粗略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表现 1.借“公鸡”下“私蛋”  相似文献   

20.
张楠 《化工管理》2009,(8):30-31
没有刺鼻的化工品气味.没有任何油污的干净地面,零星看到一些巡检的工人.大片的绿化带,处理后的“污水”中锦鲤畅游……只有巨大的化学处理和反应装置告诉我们,这里是全国生产能力最大的炼化企业茂名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