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在进入知识时代后,电信业作为现代经济,已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先导性产业。如果电信业不能做强,我们国家就很难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做强电信业是摆在电信行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课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电信业从当初垄断经营到现在形成竞争格局,搭起了现代企业的框架,移动通信技术进入2.5G,3G也有所准备,应该说改革取得的成就是非常大的。但从整个产业的效率、效益、未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速度制胜的时代,谁在市场上拥有比对手更快的速度,谁就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我国电信业发展进入3G时代,电信运营商要在3G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关注速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业的做大做强与电信产业内部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12年来的中国电信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实现电信产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20世纪末,中国电信业开始了以打破垄断为目的的改革之路,并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但是近来随着中国电信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似乎竞争又回到了原点。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局面令几大运营商之间由于市场结构失衡而无法展开有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4.
王国平 《当代通信》2005,(16):30-32
目前,中国电信业的重组已经成为了国资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它不仅影响到我国电信业的前景、海外资本市场的形象,八十万电信业员工的发展,同时也是国资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一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经表示,电信业肯定要重组,不过不是简单的四合二或者几合二,或者说拆分联通。李荣融说,我国电信企业目前有6家,存在重复投资等问题,不利于电信业发展,同时对接下来的3G发展不利。这说明,我国电信业改革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的问题,即通过什么方式,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电信业正在进入成熟期。快速增长突然停滞以后,网络泡沫纷纷破裂,电信业似乎一下子跌入了低谷。然而电信业的创新却没有停止,3G、宽带、IP等等,这些技术和业务的创新必将引领电信业跃上新的台阶,再次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从全球市场和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来看,我们已经能够深切地感受3G的脚步声,能够清晰地描述3G的灿烂未来。  相似文献   

6.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国电信业在这一年中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从容前进、平稳发展,虽然没有前几年电信业大刀阔斧改革时的那份热闹,但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在这一年中信息产业部提出的电信强国战略深入人心,而电信法草案提交国务院标志着我国电信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网通的成功上市使得我国四大电信运营商都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国内电信制造商在国际化道路上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刘红 《当代通信》2004,(1):72-73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电信市场已分阶段地逐步开放,外资将逐渐涉足中国电信市场,中国电信业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由于国内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国外低很多,外资进入中国以后,将大力推进人才的本地化战略,那些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信重组和3G牌照发放,中国电信业进入了全业务时代。广大电信员工正充满信心地迎接这一景况,积极准备大干,以满足客户需求,开创电信业发展的新局面。不过也有少数员工忧虑:现在开办了电信全业务,还要上3G,广大客户能有这么样的需求吗?电信市场新的增长点在哪儿?再追求较大规模发展,市场会不会饱和?  相似文献   

9.
熊卫 《当代通信》2005,(19):82-83
当前,中国电信业已经告别了绝对垄断,正逐步进入垄断竞争格局。随着3G时代的来临,电信企业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如何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业务,已成为各大电信企业关注的焦点,而这一切,都需要人才作为首要支撑。随着中国电信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电信企业已面临潜在的人才危机,为了避免重蹈中国保险业人才流失的覆辙,必须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电信业,资本市场的新贵电信业在传统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美国率先进入新经济时代后,电信业借助现代电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以超常规的增长速度,成长为新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从而在资本市场上尽领风骚。全球信息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突破2万亿美元,其增长速度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56倍,其中电信服务业占信息产业的45%,电信制造业约占15%,电信设备与业务共占信息产业的60%以上。电信业的超常规增长使电信业迅  相似文献   

11.
魏艳 《当代通信》2006,13(9):86-87
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该意见的出台解决了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的市场准入问题,这对于我国电信业和民营资本都是意义重大的。但是基于电信行业特殊性,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不是民营资本是否愿意进入电信业以及如何进入的问题,而是民营资本是否能够进的来的问题。因此,本将对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进入壁垒进行分析,并基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蔡翔 《当代通信》2004,(1):29-32
2003年10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终于超越了固定电话。从全球电信发展来看,移动超越固定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属于电信业的发展规律使然,原本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尤其在欧美电信业发展全面萧条的今天,由于它们的移动通信发展均经历了“终端高额补贴”、“3G许可证竞购”等。在2002年  相似文献   

13.
《邮电经济》2008,(1):11-14
2007年的电信业,充满变化与活力:移动、宽带用户继续增长,新应用层出不穷,通信技术不断演进与成熟。当我们把镜头拉远,纵观整个电信行业,就会发现全球电信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当前,全球电信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期,电信业正在大变革中逐步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国际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区域性经济形成及欧美电信主导企业处于低潮、竞争力减弱,中国电信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以及前所未有的“走出去”的发展机会。中国电信运营商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迅速形成区域性领先电信运营商的实力,从而参与、推动并领导世界电信业发展,已成为新的挑战性课题顺应这一潮流,中国网通集团国际通信有限公司(简称网通国际)于11月6日在北京亦庄挂牌成立。网通国际的挂牌标志着中国网通集团在加快内部融合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也是中国网通集团实现国家“走出去”战略和电信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专程出席网通国际挂牌仪式的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评价说:“网通国际的正式挂牌表明中国网通集团的内部融合取得了新的进展,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这是中国网通集团着眼全球竞争采取的战略举措,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中国网通集团国际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之际,田溯宁总裁全面阐述了网通国际的“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电信强国”战略全面启动实施、通信业“十五”规划全面实现、电信业改革与发展继续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江西通信管理局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要求,坚持“引导、规范、监管、服务”的工作方式,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做强江西通信业为目标,坚持发展与改革两手抓,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巩固通信业在国民经济和信息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2010年中国电信工作会议上,王晓初总经理指出:巩固硬实力,提升软实力,打造巧实力,构建和谐的产业生态环境。在我国电信业界首次提出打造巧实力,为电信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当前,我国电信业全面进入全业务经营时代,3G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各大运营商为抢占3G先机,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从目前3G市场发展来看,同质化竞争趋势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电信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着重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正在逐渐由暴利时代走向微利时代。尽管我国近几年来电信业发展很快,但跟随这一趋势也是在所难免。微利将是今后电信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它将深刻地影响整个电信产业和电信公司的生存方式。电信业进入微利时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电信强国的问题提出后,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研究论证。笔者认为,“向电信强国迈进”,是21世纪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战略取向,这是毫无疑义的。当前的关键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进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实施,需要把握哪些原则来指导有关的研究论证,使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沿着务实的轨道开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中国电信业发展突发猛进,在全球电信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到2002年底.我国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容量和用户数均跃居世界首位,互联网用户数也跃居世界第二位,诸多指标部表明中国电信业规模已然跨人世界前列。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信息大国决不等同于信息强国,目前中国电信业整体运营水平与产业规模发展并不同步,与之相比要相对滞后,而且与国际的运营管理水平也相差很多。我国电信业今后的发展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信运营及管理,具体说就是国内众多电信运营商的运营管理水平。因而,如何提升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运营管理水平,使其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电信业适当地引入外资可以提升电信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培养我国世界级运营商的步伐,也可以利用外资避免3G投资过大引起的资金链断裂,加入WTO为我国电信企业创造了更便捷的利用外资窗口。目前入世已经五年多,但我国电信业在引进外资上还不足以值得兴奋,外资在中国电信市场上还是星星之火,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好,最合理地利用外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