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皖江城市空间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皖江开发成效显著,沿江城市逐渐成为安徽省发展极核地带,各城市均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区域分工体系初步形成。但与长三角地区差距拉大,边缘化特征明显,沿江城市偏居长江南岸,城市发展空间受限。融入长三角是皖江沿江城市空间整合的前提,整合区域城镇空间关系是皖江开发融入长三角的关键,构建“芜马铜”城市群是皖江沿江城市空间整合首要任务。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建设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构建与长三角接轨的基础平台、打造“马芜铜”核心增长极,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皖江城市空间整合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袁华萍  邓巾 《江南论坛》2023,(10):22-26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制度保障,是政府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长三角三省一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举措。本文以长三角政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建设现状,总结其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范制度环境,增强长三角府际合作;建立“一网通办”统筹管理体系,加强网站安全保障;提高区域协同治理能力,统一业务办理标准等方面探索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长三角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的民营经济已占到整个区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的“主引擎”之一,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目前,江、浙、沪民营企业户数约占全国的30%,产出规模占全国4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徽文化融入“新江南文化”,一方面为“新江南文化”贡献新动能,另一方面带动了安徽文化的整体发展。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齐心打造“新江南文化”生态、坚持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加强区域学术文化研讨、深化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融合等途径,实现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文化“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共建长三角区域人们的精神家园,共谱新时代长三角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陈丹宇 《经济地理》2007,27(3):370-374
在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基础上,着重探索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非同质化实质和三个创新群的外溢效率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基于效率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内在机理的理论研究框架。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效率不仅限于“点”与“点”之间的外溢效应,而主要体现于更高层次“群”与“群”之间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6.
江南 《江南论坛》2009,(8):62-62
位于长三角北翼的江苏沿海地区纷纷将其战略发展方向选定为东向大海,南接上海,承东启西。近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在上海密集举行合作推介活动,借势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集体接轨长三角龙头——上海。长三角“黄金海岸”因之强势“登台”。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RIE)视角,以长三角中心区27城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长三角区域创新一体化协同发展趋势、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RIE生态位适宜度的中高值区域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发散的空间集聚特征,以及围绕G60科创走廊中心区的“西北—东南”空间分布特征,形成“雁阵”空间形态;长三角RIE存在创新空间关联性,且空间正相关性逐年增强,协同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其中,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双碳约束的影响力较大,且规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为进一步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政府应加大中心区27城规上研发经费投入,充分发挥中心区对其它地区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向东,向东!位于长三角北翼的江苏沿海地区纷纷将其战略发展方向选定为东向大海,南接上海,承东启西。近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在上海密集举行合作推介活动,借势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集体接轨长三角龙头——上海。长三角“黄金海岸”因之强势“登台”。  相似文献   

9.
国内资讯     
《大陆桥视野》2006,(12):46-47
中国构建“三海三陆”新格局近日,商务部制定出台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在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上,我国将构建“三海三陆”开放新格局。“三海”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及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等三个沿海开放带。“三海”借助的是其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和信息优势,开放的通道是海路。“三陆”指的是东北、西南和西北等三个地区的沿边、沿陆开放。“三陆”更多依靠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和沿边区位优势,开放的通道是陆路。  相似文献   

10.
程雁雷  郭胜 《江南论坛》2023,(11):25-29
长三角商事仲裁协同机制自成立以来在跨区域庭审、仲裁制度改革、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当下仲裁协同机制面临脱逸于实质而停留于形式的危险,表现为“三省一市”仲裁协同具体措施缺乏,使协同停留于框架层面;商事仲裁程序协同缺乏上位法依据等方面,进而制约长三角商事仲裁协同的有效推进。本文基于长三角商事仲裁协同面临的困境,试从互联网仲裁上位法完善、推进商事仲裁协同制度具体化建设以及强化合肥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以促进长三角区域在商事仲裁领域的紧密协同。  相似文献   

11.
牛征 《经济论坛》2005,(22):13-14
1957年,法国学者戈特曼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基本条件,这个理论对20世纪下半叶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给予了经典概括。按照戈特曼的理论,中国目前只有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区域具备形成“大都市带”的初步条件。这三个“大都市带”分布在中国沿海的北部、中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12.
茹建良 《经济师》2006,(8):265-266,268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的民营经济已占到整个区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的“主引擎”之一,成为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目前,江、浙、沪民营企业户数约占全国的30%,产出规模占全国4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以上海为龙头的都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就民营经济与长三角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昆山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是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商城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昆山自费开发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下了中国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14+1”格局,闯出了一条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率先发展的“昆山之路”;以外向型经济为龙头的昆山,逐步形成了外资与民资竞相发展、强市与富民良性互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良好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不断完善,重大国家战略联南接北、承东启西,东西南 北纵横联动,推动形成了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 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部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宏伟蓝图与实现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集中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文章从阐述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的体现展现切入,重点从提升产业创造财富和就业能力、“城”“市”并举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理性”“经济理性”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角度,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新要求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议题,以期丰富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国内区域一体化研究,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闰际研讨会(乌鲁木齐)倡导沿桥城市旅游合作,到2005年9月“创建新亚欧大陆桥同际旅游带《连云港宣言》”,再到“新丝绸之路沿桥城市旅游合作(徐州)备忘录”,构筑的沿桥旅游合作的“激情燃烧岁月”已经快两年了,无疑,对于加快发展沿桥旅游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可是,如何先易后难使沿桥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使沿桥城市的旅游合作由低层次快速向高层次发展,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把《连云港宣言》、《徐州备忘录》和市场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的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搞好发展沿桥旅游经济的基础性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急待破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从原先的“点状拉动”向各大城市圈“组网式发展”转变,特别是向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这三大城市群进行集聚。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迅速崛起,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促进,使城市经济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之一,东莞一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CEPA的启动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程的推进,为东莞在区域合作框架下,加强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竞合发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舞台。在新的形势下,东莞提出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目标,实现从国际性加工基地向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必将对珠三角乃至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现有研究在战略融合方面的不足,从与既有国家区域战略融合和省际间融合两个视角,探讨“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发展的意义。结合江苏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情况,提出江苏“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发展路径:一是由连云港节点城市向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区域融合;二是将江苏“一带一路”战略与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江苏“长江经济带”建设、江苏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总体规划以及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进行融合。最后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五通有机协调均衡发展,“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向节点区域融合与“一带一路”战略跟既有国家地方战略规划融合,加强省际间“一带一路”战略协同以及成立两个联席会议机制等4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8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长三角进入了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协同发展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是长三角区域畅通“区域小循环”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长三角区域产业协作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也形成若干条巨型的产业链。“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可继续深化,对标全球先进产业和技术前沿来谋化布局产业发展,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领域引领全国,为争在重大战略产业上有新的突破;同时,也要以规划为引领带动产业协同发展和产业分工格局优化,加快推进区域间产业链、价值链间专业化分工,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整合产业一体化发展资源,将长三角打造成世界级产业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江浙沪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长三角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上海以0.866的总指数位居第一。 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课题由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江苏省信息产业厅、浙江省信息产业厅联合组织,并委托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实施,旨在科学评价“长三角”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长三角”区域信息化综合竞争力、促进“长三角”区域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即分类指数)以及16个二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