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政策导航     
周小川:用渐进办法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世界央行行长论坛上表示,用渐进的办法改革汇率机制是我们的选择,尽管仍然没有明确时间表,但这并不意味着“汇改将被长期拖延下去”。我们现在面对的不仅仅是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应加快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使之能够为未来的汇率改革空间打下基础第二,不要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太高,因为中国的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是很小。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成为国内外焦点的事实提醒我们,问题的根本不是汇率水平的高低,而是汇率制度本身。汇率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则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从对外贸易、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等三个方面来看,自由浮动汇率应该成为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了一大步。三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供求机制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外汇市场取得长足进步;银行业从匆忙上阵到积极应对;企业从不得已被动承担汇率风险到深刻认识汇率波动的两面性,在避免损失的基础上争取收益……汇率改革把我们带到了市场经济的海洋,在游泳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这是我们已经走过并将继续前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汇率改革不屈从外界压力我们注意到最近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在此,我想阐明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第一,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一贯的方针,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改革。第二,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宏观经济环境,考虑企业承受能力,考虑金融改革的进度,考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三,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每个国家完全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涉汇企业汇率风险加大。运用银行汇率避险产品是涉汇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首要途径.为了解辖内银行汇率避险业务开展情况,我们选择了辖内外汇结算量较大的两家银行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管理》2005,(10):32-33
“7.2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施后.为了解重庆市日元政府主权外债防范和规避汇率风险的情况,我们通过相关企业、银行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跟踪调查。情况表明.随着汇率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外债项目有关各方汇率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利用货币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规避汇率风险的意愿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7.
试析人民币汇率改革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已成为国内外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热”词。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外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也存在着许多疑问或不理解,甚至也存在着一些误解。例如,中国究竟应当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如何确定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如何操作等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汇率改革的推进,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汇率改革究竟对我省外汇理财产生哪些影响,银行业应该采取怎样应对措施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典言论     
(中国经济当前的健康态势)“为加快金融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金融体系已能接受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改革。”  相似文献   

10.
浅议在市场取向改革中汇率作用的变化和改革设想庄绍锟,杨晓影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已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与此相适应,我国外汇汇率的作用亦将从单纯的记帐工具改变为有力的经济杠杆。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考察一下\汇率在我国市场取向改革中作用的变化,并...  相似文献   

11.
吴国培  黄涛 《中国金融》2005,(19):36-37
在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出台后,我们对厦门市21家银行和上千家进出口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由过去盯住单一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将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更富弹性.波动更为频繁,故对此表示谨慎和忧虑;另一方面,企业汇率避险意识薄弱.避险工具相对匮乏,不适应改革形势发展,潜伏着较大的汇率风险隐患。根据此次调查,结合最近人民银行出台的有关发展远期外汇市场的多项政策举措,我们认为应抓住改革契机,从增强市场避险意识、加快研发金融避险工具、营造涉外经济良好汇率避险环境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增强市场汇率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信用卡》2012,(1):11-11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好事情,这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吴晓灵  相似文献   

13.
现在不应该讨论人民币升值与否的问题,而是应该研究如何加快金融改革,早日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让汇率真正反映市场价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逐步向市场化迈进,人民币汇率波动已成常态,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企业影响加深。最近,我们对南充市涉汇企业汇改一年多来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正面对着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出现通货膨胀因素的不确定性,中国货币当局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并就汇率制度进行怎样的改革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近一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对人民币汇率的观点各异,但从国际分工、贸易结构等方面分析来看,保持汇率稳定是中国现实国情的正确选择,我们应打破僵化的汇率制度,逐步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6.
黄术生 《中国外汇》2006,(12):57-57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汇率风险成为我国银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新汇率机制运行以来,江西省外汇理财和避险业务开展的情况怎样,为此我们对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了汇率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海内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较高,我们应如何看待此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直面人民币汇率的外来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 《上海金融》2003,(9):39-40
人民币汇率面临不断升级的外来压力需要我们直对。实际上近十年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过程中I近十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利大于弊。人民币汇率改革要沿着自己的路径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2006,(7):9-9
蛙跳式 美国财长斯诺声称,中国汇率改革步伐缓慢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自身都是一个威胁。他表示,为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整个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合作.但现在非常紧急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增加该国汇率体系的灵活性.否则将对该国自身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开放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迫切。良好的竞争氛围、较低的经营成本、多样的经营策略等等,都要求中国尽快开放资本项目,融人世界经济。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了个醒:如果说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是必须的。那么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就要慎重。许多东南亚国家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的协调问题,在冲击来临时无法有效应对,使产出和汇率等发生不利变动,最终使自己陷入了内外失衡的困境。至今还不能完全恢复。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以增强我国的抵抗力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如果资本项目开放,此搭配就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的政策搭配是一样的。实践证明这种搭配非常脆弱,另一方面关于现行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扭曲情况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使汇率制度改革的呼声很大。既然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是必要性,那么在不同的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下讨论与之相协调的汇率制度的是相当必要。而且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希望通过分析找出一个合适的汇率制度安排以实现与资本项目开放度的动态、有效搭配,为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一个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