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其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一般原则对企业会计核算起规范作用的同时,也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具体应用于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会计部门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所产生的效益应当超过提供这些信息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总和。从其属性上讲,成本效益原则应属于会计核算原则的修订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企业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一般原则对企业会计核算起规范作用的同时,也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所谓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会计部门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所产成的效益应当超过提供这些信息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总和。从其属性上讲,成本效益原则应属于会计核算原则的修订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其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一般原则对企业会计核算起规范作用的同时,也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具体应用于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会计部门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所产成的效益应当超过提供这些信息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总和。从其属性上讲,成本效益原则应属于会计核算原则的修订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其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一般原则对企业会计核算起规范作用的同时,也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具体应用于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会计部门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所产成的效益应当超过提供这些信息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总和.从其属性上讲,成本效益原则应属于会计核算原则的修订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企业人员雇佣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企业管理中的人员雇佣问题必须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员雇佣中的成本收益分析,论证了企业人员雇佣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边际收益减去边际成本最大化(正的利润增量最大化),并应用该“原则”对企业人员雇佣中的数量、质量、解雇等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扭曲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做出了客观回答。同时,文章也应用该“原则”对企业人员雇佣中所面临的长期和短期的不同情况下、技术水平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雇佣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力求揭示理性企业人员雇佣的本质规律性,对现实企业人力资源雇佣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周华 《时代经贸》2011,(18):213-213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个起补充、修正作用的会计核算原则,它与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直接相关。重要性原则是会计基本原则之一,在财务会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7.
田志兰 《经济研究导刊》2011,(23):154-154,157
企业效益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目标,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取得效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从加强成本管理方面对实现施工企业效益最大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成本管理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市场为牵引,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严格的管理和落实责任制为手段,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从产品设计、试制、生产、销售等全过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耗费,控制无效支出,为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成本会计信息。本文所指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成本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成本会计信息。要加强成本管理,充分发挥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全面性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涵义:1、成本管理应该是整个企业…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其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一般原则对企业会计核算起规范作用的同时。也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构成 成本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生产的“产品”,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会计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运用纸、笔、算盘、计算机等劳动手段,作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这一劳动对象,生产出成本会计信息,同时,将成本会计信息传递给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税务部门等信息使用者。因此,成本会计信息也存在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成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是企业产生利润的驱动力,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成本会计。成本会计不仅能够提供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信息。因此,正确认识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增强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是在遵循市场导向原则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投入产出模式和管理工具与方式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或价值最大化。关于管理工具或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探索和研究的主题,从十八世纪,英国与美国率先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中试行预算始,到二十世纪初标准成本会计的出现,预算制度推广到企业组织中。如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已为全球五百强企业普遍采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实践中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是以价格为导向的竞争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已不再是短期内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尽管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战略来开发其竞争优势,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离不开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与企业管理当局评价经营成果、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决策依据等息息相关,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的一个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投资者对分部信息有着较高的需求,但最近的调查显示,企业披露分部信息的动机却严重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认为披露分部信息有可能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从而损害企业的竞争地位。这就涉及到了提供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只有提供信息的效益大于成本,企业才会有披露信息的动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这条原则尤其重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中的某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成本效益原则,但其中仍有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5.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云强 《现代财经》2002,22(1):56-58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究竟应选择利润或效益最大化还是企业最大化,是当前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坚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并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一、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 构成成本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生产的“产品”,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会计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运用纸、笔、算盘、计算机等劳动手段,作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这一劳动对象,生产出成本会计信息,同时,将成本会计信息传递给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税务部门等信息使用者。因此,成本会计信息也存在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谭顺 《经济学家》2008,4(3):37-42
利润最大化原则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背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导致弱成本约束,成本约束服从并服务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其有身只具有工具价值。第二、利润最大化原则引致四种类型的经济扩张,即规模经济扩张、范围经济扩张、地域经济扩张以及经济帝国主义。第三,利润最大化原则纵容个体非理性,致使整个社会普遍漠视或回避社会整体理性的缺失,第四,利润最大化原则侵蚀全球整体主义价值观,妨碍人类在处理与应对全球危机时进行真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只有以利润最大化为其效益目标,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效益目标的前提是必须保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最大限度地增收节支。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已不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尽管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战略来开发其竞争优势,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离不开成本管理,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目标的一个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投资评价指标的最大化目标必须与企业总体目标一致,现行指标由于种种局限性而使其最大化目标可能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本构建了年净值和年将值率等指标,并论证了其最大化目标能确保所选方案最有利于企业目标,因而以其最大化目标为原则的年净值法是为有效的投资决策方法。本还对互斥方案快择和独立方案组合中的某些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