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信贷断点与政府守夜:陵县企业还贷周转金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如期归还贷款的现象增多.山东省德州市陵县政府发挥"守夜人"职能,由财政出资设立"企业还贷周转金",有效弥补了信贷断点,确保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信贷断点客观存在的原因和政府守夜的必然性、有效率和资金安全问题,并认为此类搭桥资金将长期存在,但应与市场化手段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小微企业经常发生还旧贷、续新贷之间的"信贷断点"上的资金链条断裂问题,由此伴生的资金困境甚至破产倒闭的风险愈加突出。山东省巨野县在当地人民银行主导下,确立了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前一个月申请续贷、经贷款银行审查并承诺续贷的制度安排。研究结论表明:第一,"信贷断点"可以通过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信贷制度,实现有助于银行稳定优质客户群和企业稳健经营的自我修复;第二,当务之急是,需要确立层级更高的小微企业"信贷断点"外在干预和修复机制,以谋求更大范围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3.
绿色信贷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导资金流入促进环保的企业及机构,并从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及时抽离,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绿色信贷实质上是政府、银行、企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博弈关系,要使绿色信贷真正做到循环经济的有力助手,必须要加快绿色信贷建设,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县域信贷资金严重短缺,远不能满足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云南省寻甸县近几年来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三年农村信贷资金供求数量进行预测,分别从政府、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共同促使农村金融机构与企业和农户等市场各方形成良好的信贷合作关系,尽力满足"三农"快速发展的信贷需求。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寿光市为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专门成立以财政兜底为背景的信用担保公司,建立了"政银企"融资新模式,使得原来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双边信贷契约转换成政府、企业、银行和担保公司间交互作用的多边信贷契约,政府的强力担保和对企业的有效控制,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交易障碍,提高了信贷交易效率。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经济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间接融资占居八成以上的融资格局下,信贷结构调整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同时信贷结构调整对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和信贷风险防范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厦门市信贷结构在产业、行业、企业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即在基本适应了经济结构升级的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存在与经济结构相错位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合理定位银行、证券、政府、企业等部门资金配置的调控职能,配合信贷结构调整,引导社会资金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确保经济长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担保与多边信贷契约:寿光"银政企"融资模式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寿光市为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专门成立以财政兜底为背景的信用担保公司,建立了"政银企"融资新模式,使得原来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双边信贷契约转换成政府、企业、银行和担保公司间交互作用的多边信贷契约,政府的强力担保和对企业的有效控制,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交易障碍,提高了信贷交易效率.  相似文献   

8.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宏观政策工具,旨在通过发挥财政杠杆效应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得出,政府引导基金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发挥了"融资造血"功能.这种"融资造血"功能在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机理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能通过发挥"信号传递"效应,传递政府支持发展的信号,缓解资本市场上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通过资金靶向作用引导资本投向,降低企业信贷资本成本,从而发挥了"融资造血"功能.最后,由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这为政府引导基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支持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一、坚持"五到位"全面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一)政府支持到位,全力为银行业排忧解难。多年来,三河市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一是重奖金融机构,鼓励辖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提高和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制定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办法》,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出一定资金按照贷款增量、增速、支持中小企业及"三农"等情况,给予金融机构一定的奖励。6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潜在风险增大的趋势食加明显,直接影响到贷款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给银行的正常资金营运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防范和治理风险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既是盘活资金、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银行深化改革、实行商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因此,通过政府、银行、企业的共同努力,为不良信贷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寻找一条最佳理想的出路已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盘活信贷存量、优化信贷增量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当…  相似文献   

11.
李广子  刘力 《金融研究》2020,479(5):114-131
基于上市公司逐笔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处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时,公司所拥有的政企关系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大,全要素生产率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小,基于分省产业政策以及上市公司全部贷款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上述结论。从影响因素来看,当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所在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越高、法治环境越差时,产业政策的影响会越明显。本文的证据表明,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提升产业政策指导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政府采取了投资拉动政策,商业银行也加大了信贷投放,信贷资产规模急剧增加,存量资产和新增资产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股改以来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趋于优化,但是仍存在房地产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部分风险较高行业的贷款规模偏大等问题,未来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应从以下六方面着手:科学配置信贷资源;通过信贷增量优化带动存量优化;创新中间业务,带动传统业务发展;依托产业价值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关注金融生态变化,明确信贷优先投放区域;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把握贷款行业投向。  相似文献   

13.
宽松的信贷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让地方政府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威胁金融系统的安全。本文采用2003-2012年年度数据,综合分析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检验地方政府信贷竞争的经济增长效果。结论显示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导致大量信贷资金被低效率利用,贷款产出率在下降,贷款产出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财政收支缺口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地方政府的银行信贷需求。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optimal lending decision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hat differ in their risk exposure. All intermediaries are assumed to face a loan demand described by a random applicant arrival process with each applicant offering a unique risk-adjusted rate of return; loan demand is therefore uncertain i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The intermediaries differ in terms of their risk exposure because of disparate funding practices. Intermediaries functioning as brokers minimize their exposure by borrowing funds only as demand is realized, whereas those behaving as asset-transformers borrow in advance of realizing loan demand, thereby maintaining a loanable funds inventory and sustaining the related exposure. The optimal sequential lending policy is shown to involve setting a credit standard that becomes stricter with the length of the intermediary's planning horizon and the volume of loans outstanding. Most importantly, it is shown that brokers adopt stricter credit standards than asset-transformers and therby reduce their volume of lending.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对各种信用评级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其包括两个模块:一是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优化模块,包括财务报表分析、中小企业法人和高级管理层的信用状况、企业发展趋势、员工素质以及市场前景等指标;二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模块。通过对可量化的“硬指标”的分析,以及对不可量化的“软指标”权重的确定,保证对中小企业评级的客观、公正和有效。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各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能够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系统,各中小企业应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公立高校集体陷入债务难题,一些院校已采取措施解决负债问题,如政府拿出财政资金直补高校贷款,进行土地置换,通过校办企业和校办产业筹集办学资金,变短贷为长贷等,但这些措施都存在一定缺陷,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从政府、银行、高校自身等不同方面提出解决国内公立高校负债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地方债置换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地方债置换将通过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在贷款与债券之间的配置调整影响货币供给,它将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并导致贷款规模的变化,在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放大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进而造成货币政策的扩张(收缩).贷款市场的供求弹性将决定地方债置换的扩张效应或收缩效应.在经济增长放缓、银行为弥补持有地方债收益下降、地方债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的抵押品和质押品范围的情况下,地方债置换具有货币政策扩张效应.为减少地方债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央行需密切监测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情况,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并加强同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本课题组对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进行调研,发现85%中小微企业现金流不足支持3个月;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的救助政策反应迅速、积极,但惠及效率有待提高;企业现金流救助需要发挥政府平台和产业链群形成的产业平台的作用,助推金融精准纾困中小微企业。建议政府部门短期积极利用两大平台资源,优化中央、地方政府专项纾困基金和支持性贷款、金融扶持资金和优惠贷款的管理模式;中期建立专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基金和就业援助计划,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冲击、企业风险缓冲与政府政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什么金融危机冲击会给不同企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甚至是不同的命运?本文基于"外部冲击→企业缓冲能力→经济后果"的视角构建了企业风险缓冲机制的一般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可以概括为业绩下降(对应于产品市场恶化)和现金流短缺(对应于融资市场恶化)两个方面;微观层面上,金融危机下,影响企业风险缓冲能力的因素包括企业资本结构、资产结构、成本结构、高管背景与政治关联、政府干预程度等因素,企业应通过调整和优化上述因素应对外部冲击;宏观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考虑通过合理选择政府投资领域、企业打包贷款、设立中小企业基金、改变税收减免方式、促进企业资金周转等方式缓解企业的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20.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后,大型企业与银行的议价能力提高,而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问题则需要多角度分析。利率市场化从两方面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是利率浮动带来的直接影响;二是通过加剧商业银行竞争程度带来的间接影响。文章构建了银企博弈和商业银行竞争两个模型对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管制还是下限管制,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长期来看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