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受托责任观是会计内在制度和外在要求的统一,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自然延续,二者的基础是财产所有者对自己财产的关心,而二者的差别可以根据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受托责任观是会计内在制度和外在要求的统一,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自然延续,二者的基础是财产所有者对自己财产的关心,而二者的差别可以根据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受托责任观是会计内在制度和外在要求的统一,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自然延续,二者的基础是财产所有者对自己财产的关心,而二者的差别可以根据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受托责任观是会计内在制度和外在要求的统一,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自然延续,二者的基础是财产所有者对自己财产的关心,而二者的差别可以根据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会计目标理论中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冲突以及融合,并结合政府绩效审计中体现出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思想,探讨了二者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会计目标理论中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冲突以及融合,并结合政府绩效审计中体现出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思想,探讨了二者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一、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定位 会计目标是指从事会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关于会计目标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资源的所有者(或资源的委托人)如实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情况,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则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虽然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出发点不同,但实际上两者是互补的。根据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特点,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应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相互结合,并侧重于受托责任观。  相似文献   

8.
一、受托责任学说与会计受托经济责任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必然产物。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财产所有者的授权,在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会形成一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具体说来,一方面财产所有者将财产授权或委托给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并授予其使用、处分财产的权限;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者作为合法的代理人,自主支配和使用财产,对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决策和指挥,并要直接对所有者承担受托经济责任,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并负责向所有者提出经营业绩报告。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实…  相似文献   

9.
现代受托责任关系与会计的双重身份○佛山大学杨珊华一、现代受托责任关系的基本含义研究现代受托责任关系,应弄清楚什么是受托责任和现代受托责任。何谓受托责任?不同的人和组织理解不同。日本学者片野一郎认为,受托责任是“一定的经济主体赋予其财产管理者保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会计受托责任下的责任会计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劳秦汉按传统的"财产托付"观念,会计受托责任是因财产的两权分离所导致的,即使到了现代,这依然是主要的成因之一。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西方逐渐流行起"资源托付"观念,会计受托责任是因某种资源贡献的结果,"委托人...  相似文献   

11.
外向型管理审计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受到西方学界和CPA们的关注,它的出现是外部受托责任由受托财产责任向受托管理责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审计鉴证职能由财务鉴证向管理鉴证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发展外向型管理审计是加强外部受托经济管理责任的需要 其次,发展外向型管理审计是解决外部委托人不断扩大的信息需求,实现  相似文献   

12.
受托责任是在财产权利分割的基础上,由于受托人管理委托人财产而获得报酬从而对委托人负有的使受托财产收益最大化,并负责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财产的  相似文献   

13.
一、证券市场中受托经济责任的形成与考核受托经济责任源于英文“accountability”一词,是指财产的所有者将财产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财产的经营者,并通过法律、规章、协议或合同等手段形成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关系。受托经济责任产生的基础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一、受托经济责任对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受托经济责任作为审计产生的基础,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在历史上,可能有受托经济责任存在而无审计的情况,但没有一种审计不是针对受托经济责任而存在的。受托经济责任为审计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财产所有者出于对财产经营管理者经济监  相似文献   

15.
环境审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计是对受托责任的重认定和重计量,它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最初表现为一种保管责任,受托人只需保证委托人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中世纪的庄园审计就在于审查管家的保管责任。工业经济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受托责任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一、长期资产减值政策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会计目标的基本要求企业提供会计报表的目的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者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和政府等)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比较及分析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目标导向的会计概念框架的最高层次。1921年美国的一本著作最早提出“会计目标”一词,从此会计理论界开始了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最流行的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依托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关注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强调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的履行、调整委托关系中的作用,在会计信息质量上注重可靠性;“决策有用观”依托资本市场为媒介的两权分离,除关注企业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之外,还关注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未来的收益,强调会计在提供投资者决策有用信息的作用,在会计信息质量上注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一、审计信息不对称的一般分析 1.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人 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来说,完整的审计关系人包括以下三方:审计第一关系人,即审计主体(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他们根据财产所有者的委托,就财产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受托财产的情况和其他有关人员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验证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第二关系人,即财产经营管理者(被审计者),他们对财产所有者承担的经管责任,须经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审查验证后才能确定或解除;审计第三关系人(审计委托人),即财产所有者。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体系构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财会通讯》2008,(3):32-33
(一)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从事会计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或结果,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资源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应以历史的、客观的信息为主,强调可靠性;决策有用观则认为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一般认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采用的是决策有用观,  相似文献   

20.
只有坚持正确的受托责任观,才能抓住内部控制的关键。本文认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对受托责任履行风险的控制,并初步建立起基于受托责任的内部控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