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中小企业》2010,(12):93-95
牛乳掺假检测新法 常见的牛乳掺假、掺杂方式有掺水、掺食盐、掺尿素、掺豆浆、掺复原乳等。常规的理化检测在添加物未知的情况下需要逐一进行检测,费时费力。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来分辨掺假牛乳。成本低廉、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鉴定食品中是否掺假,是全世界食品加工业和消费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外的食品研究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对食品掺假检验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并获得了进展。从而,使食品掺假检验技术推陈出新,鉴定既便捷又准确。在这方面,英国萨里食品研究协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开发出了鉴定果汁、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商品质量检查中,我们经常发现掺假芝麻油,坑害了广大消费者。怎样才能既简便又经济、快速地检验其是否掺假呢?可用以下感官鉴别方法检验的。 1.色泽检验:纯芝麻油呈淡红色或红中带黄,机榨香油比小磨香  相似文献   

4.
掺假乳是近几年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而掺杂使假的产物。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认识了三聚氰胺,同时也暴露出我国乳制品行业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我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对于掺假乳的检验我国尚处于摸索和研究阶段,是乳制品检验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质量事件     
印度牛奶掺假率达70%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食品安全与标准管理局近日在首都新德里进行的牛奶抽检发现,70%属于不合格的掺假制品。随后,在印度全国进行的检测则发现,牛奶掺假率高达69%,其中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等地的牛奶掺假率为100%。所检测出的掺假物质包括水、人造蛋  相似文献   

6.
牛乳中掺碱性物质,其目的是为掩盖牛乳的酸败,中和牛乳中乳酸,防止凝固,通常以掺食用大(Na2CO3),小苏打(NaHCO3)为多,掺碱乳的危害不仅是破坏某些维生素,而且易使腐败菌增多,甚至引起碱中毒,因此,乳中是不允许掺碱的,正常牛乳呈微酸性,加碱后变为碱性,所以利用BTB酸碱指标剂检验,即简便,快速,又灵敏。  相似文献   

7.
信息集装     
滨州查获棉花掺杂掺假案 近日,山东滨州市质量技监局纤维检验所在对某经营性棉花公证检验试点企业实施棉花公证检验时,发现该企业所购进的由博兴县兴运油棉有限公司生产的310件棉花中掺有棉短绒及不孕籽回收棉,涉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滨州市质量技监局纤维检验所立即组织行政执法人员重新对该批棉花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短纤维含量高达19.7%,执法人员依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蜂蜜市场鱼龙混杂,掺假造假的事件不断被曝出。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1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严厉打击假劣蜂产品的建议"。时隔数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在其官网正式作出回应:将积极推动蜂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和蜂蜜掺假补充检验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乳是哺乳动物出生后赖以生存发育的唯一食物。它含有适合其幼子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全部营养素。由于牛乳具有以下特点 ,所以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完全食品。1、牛乳经杀菌后 ,不需进行任何调理即可直接供人食用。2、人们食用牛乳几乎全部消化吸收 ,并无废弃排泄物。3、牛乳含有能促进人类生长发育以及维持健康水平的几乎一切必需的营养成分。4、牛乳所含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大体适合人类生理需要。5、其他食物由于添加了牛乳 ,可显著提高这种食物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6、为了取得与牛乳同等数量的营养成分 ,用其它谷物提供 ,…  相似文献   

10.
食用植物油掺假的鉴别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植物油的掺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高价食用油中掺入低价食用油,如芝麻油中掺入棉籽油、菜籽油、豆油、棕榈油等,这种掺假,从营养价值上讲,差别并不悬殊,但在商业上有鉴别的必要。另一种情况是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非食用油,如在植物油中掺入桐油、大麻油、蓖麻油、青油,甚至掺入矿物油等,这些非食用油对人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害,所以在商品行业上的检验工作中应引起极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双城市是我省重要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年产乳制品总量居全省各县(市)之首。1991年以来,这个市坚持把加强鲜牛乳的监督检验管理作为提高乳制品质量、促进乳制品加工业和奶牛业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以质量求信誉、增效益、促发展,不断强化对鲜牛乳质量监督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对产品质量检验来说,多数都是按标准方法进行检验,依据其产品标准进行判定。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产品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产品中需要检验的参数日益增多:同时,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生产、经销者在某些产品中掺杂、掺假,如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水产品中添加孔雀石绿等产品标准以外不该出现的物质。而工商、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抽查的产品多数要求检验这些危及百姓的有害有毒的物质含量。在产品标准中无此检验项同情况下,该如何选用检验方法以及怎样选用产品质量判定依据,这是质检机构和检验人员目前应研究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食用植物油是指人们常食用的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及其它食用油。所谓植物油掺杂、掺假是指不法生产和经营者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价格低廉的其它植物油或受污染的进口植物油以及其它非食用植物油以谋取暴利,据检查,发现食用植物油中花生油和芝麻油的掺杂、掺假尤为严重,下面浅析其掺杂、掺假方法及鉴别方法: 一、花生油掺假:据检查中发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花生油掺杂、掺假的现象几乎没有,而私营企业及地方小油料加工厂尤为严  相似文献   

14.
对“销售掺假煤炭行政处罚案”分析之点评《质量指南》2002年24期《案例会诊》栏目中刊登的“销售掺假煤炭行政处罚案”中当事人有两个违法事实:一是在煤炭中掺入煤矸石,降低了煤炭有效物质的成分或者含量,由于掺杂掺假系企业所为,所以应定性为生产掺杂掺假的煤炭;二是该企业销售了掺杂掺假的煤炭,应定性为销售掺杂掺假的煤炭。上述两种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九条之规定,构成了生产、销售掺杂掺假的煤炭的事实,属情节严重之行为;应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  相似文献   

15.
乳,主要品种有牛乳、羊乳、马乳。消费者日常饮用的主要是消毒牛乳、即以新鲜全脂生牛乳为原料,经过净乳、杀菌、均质、装瓶后,直接供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作为一种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的营养食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牛乳的质量鉴别包括以下内容色泽:正常的新鲜牛乳应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如果牛乳色泽灰白发暗,或带有浅粉红色、黄色斑点,则说明牛乳已经变质或掺有  相似文献   

16.
标准是质量工作者开展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依据,但在检验工作中,当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时,标准却可能遭遇尴尬,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下面从一起碳酸氢铵化肥掺假案例说起,谈谈标准与打假的关系。案件回放2009年,某检验机构接到几批农业用碳酸氢铵样品,客户要求按照产品包装上标示的执行标准GB3559-2001《农业用碳酸氢铵》对样...  相似文献   

17.
食用油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来源,在诸多的食用油中,芝麻油倍受消费者青睐。 但是近几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千方百计弄虚作假坑害群众,芝麻油掺假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要彻底煞住这股歪风,打击不法分子,就必须采用科学的鉴别方法来识别真假。 一、感官检验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春节前夕,自治区及呼市两级技术监督局联合对呼市地区节日市场商品开展了质量与计量大检查。这次检查的商品主要有粮油食品、羊毛制品、珠宝玉石等。检查结果表明,国有大型商场、菜场销售的商品质量较好,但一些个体经销店仍存在不少问题。抽查的20家商店销售的袋装味精,其净含量与谷氨酸纳含量不合格的有11家。河北大兴县兴达香油加工厂的“小磨香油”,芝麻油含量只有44.2%,属掺假香油。检查大南街光彩市场及诺和木勒大街两地11家个体批发商销售的纯毛行线59种,其标识不符、掺假的就有37种。检查“金都”等5家珠宝店均有销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蜂蜜中,尤其是一些散装蜂蜜中掺杂使假的劣质品特别多。据质检机构检验,掺假的主要物质有糖、水和淀粉等,甚至含有各种杂质。为避免购买时上当受骗,消费者必须事先掌握一定的识  相似文献   

20.
各地来电     
“3·15”前夕,河北省承德县技术监督局对该县辖区内生产白灰的十四家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查获生产掺假白灰的企业六家,查获掺假白灰粉八十吨,查获掺假用废钙二百吨,涉案金额近二万元。废钙是该县化肥厂生产氧化镁的下脚料,已无使用价值,在白灰粉加工过程中掺入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