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朱丹 《金卡工程》2010,14(9):65-66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羁押率偏高,且超期羁押现象也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羁押率普遍为80%以上,美国在60年代的羁押率只有19%,后在严重犯罪压力下,有所提高,1996年为37%,同期英国的羁押率为21.6%,①同时,无论是侦查期间,还是审查起诉、审判期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羁押超期的现象。近年来虽然经过执法大检查和集中清理活动,实践中超期羁押现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家一致要求未决羁押不得超过“合理期限”;国际社会关于什么是未决羁押的“合理期限”的判断标准已经达成共识。两大法系国家不仅在立法上以不同方式对未决羁押期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建立并实施了未决羁押期限的常态化审查机制,这一机制主要体现为羁押权力司法化、羁押理由个别化、羁押程序正当化三项具体原则。相比之下,我国未决羁押期限及其延长制度设计基本上被侦查、调查等追诉利益所左右,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一是未决羁押期限过长,恣意羁押和非法羁押的情形长期存在;二是缺乏一个中立的司法机关对羁押决定进行司法授权、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被羁押人对于恣意羁押和非法羁押缺乏有效救济途径。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未决羁押期限在法律制度上缺乏系统的有效规制。要实现我国未决羁押期限的合理化,从长远角度看,需要在未决羁押制度乃至整个刑事司法制度现代化过程中推动羁押期限的制度性变革;从近期看,需要进一步完善羁押审查机制和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徐飞飞 《金卡工程》2010,14(7):75-75
超期羁押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利,本文将通过分析超期羁押存在的成因,进而在诉讼体制、羁押期限、审查程序和制裁制度等方面提出建立健全法律机制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4.
孟强 《金卡工程》2008,12(9):32-32
超期羁押一直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内的一项顽症,本文着重从完善刑事审前羁押期限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刑事羁押期限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楠 《金卡工程》2010,14(8):44-45
审前羁押是一项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由于可能涉及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基本人权的情况,各国在法律上都对于羁押进行严格的规定,我国于1998年签署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也专门对其进行了规定。本文从对公约对于审前羁押制度规定的解读入手,透视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折射出我国关于审前羁押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所谓超期羁押是指刑事诉讼活动中,办案机关和监管机关依法羁押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之后,超过法定的羁押期限而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行为,存在于刑事拘留、侦查、起诉、审判的各个阶段。这种现象源自法律规定本身的模糊、不完整和司法办案工作流程上的不规范做法。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纷纷采取专项清理超期羁押案件等针对性措施,力图根治这一顽症,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羁押规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现将有关情况作一介绍,以便广大会员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检察系统全国检…  相似文献   

7.
邓思贵 《金卡工程》2010,14(5):17-18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依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环节上,因有的办案机关未将有关法定文书及时送到看守所或没有办理换押手续等,使这部分涉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现了假性超期羁。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假性超期羁押的问题,应当对现行刑事诉讼法有关羁押期限规定和办案时间要求及换押制度等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维护被依法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耿丹 《金卡工程》2010,14(2):86-87
取保候审制度在保障公民人身权利、降低羁押率、节约司法资源和实现刑事司法的社会效益方面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却存在定位失当及制度设计欠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将其确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不受审前羁押的一项权利,而非国家司法机关依职权适用的一种强制措施。因此,针对我国取保候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使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未决羁押人员为数众多,鉴于未决羁押的特殊性及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为解决该群体社会保障存在的若干问题,课题组对四川省Z市、Y市的未决羁押人员展开了调研,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未决羁押人员及其近亲属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诉求表达途径及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陷。借鉴国内外立法例并结合我国实际,试从完善法律建设及诉求回应制度、重视社会救助、试行羁押外工作制、羁押社会化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社会保障法》的出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航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3):188-208
根据大量再审改判案件的类型化梳理,法院经常会在再审或二审改判后超期羁押的四类案件中做出完全相反的赔偿决定,致使其中一部分受害人得不到任何救济。同样是在出现超期羁押的情形下,“再审改判无罪”赔偿条款仅支持改判结果为无罪的人之赔偿请求,却否定了改判结果为轻罪轻刑的人之赔偿请求,因此无法通过基于平等权的立法审查,存在明显的立法局限。在短期无法实现立法或修法的情况下,首先必须矫正或排除违法赔偿原则、过错赔偿原则和法定赔偿原则的不当适用,解除该赔偿条款在司法适用中的桎梏;其次可以通过概念扩大解释和体系补正解释两种方案,为所有再审改判超期羁押案件提供平等救济。  相似文献   

11.
纳税人权利保护视角的税收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税收司法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角度出发,税收司法改革所重点保护的应当是宪法层面的财产权、平等权和生存权。在税收实践中,纳税人的财产权、平等权、生存权时常受到挑战,但已经在我国的税收立法和税收司法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尊重,当前主要是如何进一步加深理论研究和实践保护。  相似文献   

12.
包兴明 《金卡工程》2010,14(11):38-39
超期羁押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现象。笔者结合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超期羁押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超期羁押的分析,进而探究治理超期羁押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超期羁押的概念、类型进行分析,对超期羁押作出明确的定义。第二部分对形成超期羁押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文章提出治理超期羁押的对策作出铺垫。第三部分是对治理超期羁押的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杰 《金卡工程》2010,14(2):68-69
超期羁押是我国刑事法制中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疑难问题之一。超期羁押给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了种种阻力,可以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上的桎梏。审前诉讼及时原则可以说是伴随超期羁押、超期审理应运而生的法律原则,尤其是诉讼活动中的审前活动,更需要贯彻诉讼及时原则,保护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与人身权利。本文志在通过分析审前超期羁押与诉讼及时原则的内在联系,对审前超期羁押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与办法。  相似文献   

14.
田文军 《当代金融研究》2017,2017(1):143-155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系2012年新《刑诉法》的一项创设,旨在改变我国"一捕到底,一押到底"的司法现状。但是,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制度定位有误,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不应定位为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职能,而应定位为对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权;其二,程序设计不够科学,立法者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程序设计存在诸多漏洞,引发实践中诸多问题,应予以矫正。中国未决羁押率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检察官的中立性不足和逮捕功能的异化。此根本原因不仅存在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中,亦存在于审查批捕程序中。未决羁押率的降低,与其寄托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不如在审查批捕程序中便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监视居住制度在立法设置、实践运行及体制保障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导致现实中存在监视居住效用虚化和羁押异化的两极化畸态发展态势。只有完善立法设置、进行合理的制度规划、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更好地体现监视居住在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监视居住的实务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薛莹 《金卡工程》2009,13(8):118-118
实践中许多检察批捕人员为了避免因错捕带来国家赔偿,将逮捕的标准"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换化为提起公诉的标准,即"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造成审查批捕的查证压力过大,逮捕后侦查羁押程序闲置的现象。本文欲从国家赔偿的角度来提出解决意见,完善我国的错捕赔偿制度,进而解决逮捕立法标准与实际标准不一致之现象。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文化、经济与政治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对子女赡养老年人的政策立法及其理念各不相同。本文在比较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立法规定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图从立法层面寻求对规范和完善我国子女赡养老年人责任的政策启示与建议。重点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一是基于立法层面对典型国家关于子女赡养义务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进行梳理和概述;二是对各国子女赡养责任立法及其实践进行多角度的比较,总结其普遍性的做法及理念;三是在对我国子女赡养责任立法现状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8.
黄恒  白冠奇 《金卡工程》2010,14(7):33-34
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是一种依附于拘留和逮捕的后续状态而不是独立的强制措施,这必然会滋生出很多问题,这由之前一系列看守所频发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就可看出其弊端之所在。对此,改造我国审前羁押制度显得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上演,重新挽回人民对司法部门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赵芳 《南方金融》2006,(11):57-58
近期《刑法修正案(六)》的通过,再一次体现了我国金融刑事立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金融犯罪刑事立法的进程和与国外金融立法模式的比较,我国金融立法中金融刑事立法和附属刑事法律条款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思考我国金融立法模式如何更为有效地适应未来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探讨完善遏制金融犯罪的立法和司法体系的途径,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早在春秋战国之际,法家提出过"以法治国"的主张,自汉唐以来,儒学独尊,统治阶级参照儒家的伦理思想对之作了彻底的修改和补充,逐渐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实现了法律的伦理化,造就了中华法系,产生了别具特色的法律文化现象。体现在"一准乎礼"、"以礼入法"、"春秋决狱"、"引经决狱"、"止争息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