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菜的比喻     
一位老板向管理大师诉苦说,他的公司管理极为不善,请管理大师查找病根。管理大师应约而往,到公司上下走动了一回,心里便有了底。管理大师说:“你是否注意到,卖菜人总是习惯于缺斤少两吗?买菜人是否也习惯于讨价还价呢?”  相似文献   

2.
一位先生说他在泰国住酒店,清早酒店一开门就有一位小姐微笑着和他打招呼:“早,李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姓李?”“李先生,我们每一层的当班小姐都要记住每一个房间客人的名字。”等他高兴地乘电梯到了一楼,门一开,又一名泰国小姐站在那儿,“早,李先生。”“啊。你也知道我姓李?你也背了上面的名字,怎么可能呢?”“李先生,上面的电话说你要下来。”在这位小姐的陪同下,李先生来到餐厅,  相似文献   

3.
《现代班组》2014,(2):52-52
2013年7月2日,一位名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的人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他的一位老朋友曾经这样评价他,“人们对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之所以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就像你站在纽约帝国大厦的旁边,可是你并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高,你只知道它比你高”。那么,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评价?他的一生都经历过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佛祖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给你一滴水,你怎么才能不让它挥发掉?”那位弟子思考了一下回答说:“我把它投到大江大海中,它就不会很快挥发掉了。”释迦牟尼满意地点了点头。在自然界,一滴水是微不足道,也是不起眼的,但是这一滴滴水聚集到一起,就会汹涌澎湃,形成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我懂你的心     
假如你要用一个人的“手”,你就必须用它整个的人:假如你要它整个的“人”;你就必须影响它整个的“心”。——一位管理学大师有一把沉重的铁锁挂在门上,有一个人拿一根铁棒去敲打它,不管用怎样的力气都打不开。这时,另外一个人来了,他拿出一片小小的钥匙,往锁孔里一放,咔嚓一声,锁就打开了。等别人都走了,迷惑不解的铁棒问小钥匙:“为什么我用那么大的力气都打不开的锁,你轻轻一拔就可以打开呢?”小钥匙的回答是:“因为我懂它的心。”  相似文献   

6.
何银基 《中国石化》2006,(10):78-78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捡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这位演说家接着说:“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相似文献   

7.
罗涛 《现代班组》2010,(1):30-30
有一位企业家在一个建筑工地看到很多工人,他找了三个人,分别问他们两个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而工作?  相似文献   

8.
森林里要举行竞走比赛,蜈蚣号称“千足虫”,于是作为爬虫的代表参加比赛。蜈蚣开始猛练,但它的腿实在太多了,也不知道哪天哪条腿被练过。有的腿特别强壮,走得快:而有的腿却奇慢无比,导致不协调。结果越练越慢。试想,一只正在“奔跑”的蜈蚣有几只脚的“鞋带”松了,它怎么能跑得快呢?这和企业一样,如果我们企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能默契配合,创造出良好的绩效,企业也就能够奔跑起来。  相似文献   

9.
无题     
佚名 《施工企业管理》2011,(10):107-107
工程结束,总监问:“为什么没有资料?”答:“我昨晚将资料全整理好了,因为雷击所致,试验资料烧没了,测量资料烧掉一半,剩下的都埋了。”总监怒:“为什么埋起来?”答:“为了更好地扑灭资料的火。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总监惊:“那你怎么没被劈死?”答:“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电工业》2009,(8):94-95
一家理发店里,一个长头发的人向喋喋不休的理发师问道:“你给我理发的时候,为什么总讲一些魔鬼及强盗的故事呢?”“对不起,先生,”理发师答道:“你知道吗,当我讲这些故事的时候,你的头发就会竖起来,理发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11.
我是谁     
一位做品牌营销近二十年的资深专业人士最近陷入心理危机。他突然开始质疑起整个的职场生涯。用他的话说:“你是做媒体的,人家提到你会说,这是哪家媒体的,很对啊。可是我呢?人家一提到我就说,你是那个做啤酒的,或者,你是那个做可乐的,可是我不是他们公司的。这么多年,我到底在做什么?”我惊讶地看着他:“照你这么说,奥美、电通的人不是得天天去看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12.
曾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在一隧道入口处,他想:这样一个僻静的地方.交通警察应该是管不到的。于是,他大胆地横穿过去。走至一半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位警察.可警察不紧不慢地走着。所以.他又想:大概这位警察没注意上他吧。但在他走至对面时,那位警察迅速赶上来.对他进行了处罚。他接受了处罚.并问警察为何不早点上来制止呢?”这里列车很多.我若处理不善引起你慌乱的话.反而容易发生事故.以后你要小心啊。”警察向他作了解释,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处罚。  相似文献   

13.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曾与部将韩信讨论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刘邦问道:“我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只不过能统帅十万。”刘邦反问:“那你呢?”韩信回答道:“臣多多益善。”刘邦笑道:“那你为什么被我所控制?”韩信答:“陛下善于带领将领。”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位厂长,虽已年近花甲,却积极组织实施工厂五年规划:扩建厂房,购置设备,培训职工,选派有为的中青年技术人员出国学习、考察。有人规劝他:“你还能干几年,何必干这种栽树不收果的事?”厂长回道:“十什么都有个连续性,工厂发展也不例外,身为厂长,怎能只顾眼前,不考虑企业的后路?”他这些举措的实施为企业增添了后劲,自然博得了全厂广大职工的颂扬。也有这样一位厂长,他的“后路”观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给自己挣个好名声,在任职期间不惜终止工厂长远发展规划,尽干些短期可以见效的事情:拼设备、比速度、…  相似文献   

15.
很多公司领导经常问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业绩这么好,你们却只给几倍的估值(市盈率,下同),而某某公司的业务还是没谱的事儿,你们却给他几十上百倍的估值?”同样,在另一种场合,有些投资者会问:“为什么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失败,复牌当天股价又涨停呢?”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投资,投资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老黎的心事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每天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同志们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每天总是紧锁着眉头。是不是有什么烦恼事?”他总是摇摇头说:“唉!总觉得好多工作都没做完。”——他,就是老黎。老黎不老,今年才35岁,只是由于长期跑现场,访用户,搞整改,皮肤晒得又黑又糙,比同龄人更显得老相些。别看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办起事来却直来直去,工作起来风风火火:他,不仅业务技术过硬,而且责任心特别强。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加薪行动,第一年就给福特汽车公司增加了近600万美元的成本。为什么福特却认为这是自己做过的“最重要的一次成本削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后来评论说:福特的决定“改变了美国工业社会”,“把美国劳动者变成了基本的中产阶级”。一家公司内部管理的一项决策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也谈“学足‘三余’”张茂汉朝末年有位叫董遇的人,勤奋好学。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在贩运粮食的途中,他仍然带着书籍,抽空阅读,后来做了大官。有人请教他:想读书而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他回答说:“当以三余”。哪“三余”呢?即冬为岁之余,夜为日之余,阴雨为...  相似文献   

19.
某煤矿掘进队的一位工作积极肯干、做事踏实勤奋的班组长却“下岗”了,被队领导免了职。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有一幅漫画叫《武大郎开店》,店小二对应聘者说“我们掌柜的说了,比他高的都不用!”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一位“武大郎”上司,你该怎么办?[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