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科学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客观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我们可从构建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着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金融生态环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评价模型程序化,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数据库,达到自动生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估结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矿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框架与内容。以王庄矿区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王庄矿区大气环境质量系统、水环境质量系统、噪声环境质量系统、土地利用系统和废弃物处理系统等生态环境子系统质量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民生问题、生态环境及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等影响黑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代表性、独立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起由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黑龙江省和谐社会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用来测度和评价黑龙江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民生问题、生态环境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影响黑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代表性、独立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起由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黑龙江省和谐社会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用来测度和评价黑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究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与改进措施。本文以内蒙古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治理环境、信用文化基础和地区金融发展四个维度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因子分析和熵权法测算各维度和综合得分,得出该地区2003—2017年金融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与国内其他省份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金融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提高;与中、东、东北部省份相比,其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但在西部省份中,其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合理性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成矿带与矿集区较平原区具有地形地貌复杂、矿山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以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为研究区,将矿山开发占地和地质灾害密度作为环境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成矿带与矿集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开展了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矿集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区域特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能够更加合理、准确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及空间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各界对现代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外延与结果等三个方面.提出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认为利用本研究构建的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某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2006年福建省相关统计资料,应用该指标体系对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王晶  杨宝仁 《全国商情》2010,(10):15-16,20
本文在大量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在旅游环境承载力分量指标的测算原则及方法、承载力指标体系及指标量化、构建判断矩阵及计算、计量模型的选取等方面对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为:目前北方森林动物园的承载指数为0.7177,处于弱载。最后笔者提出了优化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能够使区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创新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区域的科学发展。本文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广西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广西创新能力与全国其他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对广西整体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进一步采取对策提高广西创新能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文构建中国互联网区域化发展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并利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对中国互联网区域化发展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性情况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按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划分方法,得出三大区域内各省、市、自治区的各项指标数据的得分值及排名,通过综合的得分值及排名了解各个区域的互联网区域化发展竞争力水平。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结论对构建的中国互联网区域化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做一个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沙沙 《大众商务》2010,(2):86-86,94
本文首先从揭示旅游业同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关系出发,以发展、协调、持续思想作为构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以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发展性原则作为构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旅游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支持体系四个方面建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是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以青岛啤酒(厦门)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示范性评估项目为例,分析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类别的设置、具体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单因子评价综合指数计算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评价方法,阐述实际工作中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揭示旅游业同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关系出发,以发展、协调、持续思想作为构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以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比性、发展性原则作为构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旅游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支持体系四个方面建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提出了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解构模型,构建了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要素权重,据此提出构建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30个省级区域2006~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区域(Ⅰ区和Ⅱ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规模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Ⅲ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准则层变量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各异,且各区域间的差异化程度较明显。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依据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量化结果,实施针对性的调控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进而推动各区域家庭债务规模的适度增长。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人口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共同推进的过程。在城镇化数量得到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城镇化发展更应该注重质量的提高。本文从人口、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生态文明、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七个方面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十个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各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促进各市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金融竞争力是区域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以云南省十六个地区为样本,结合该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区域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采集2011年各项指标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州区域金融竞争力作出评价,进而得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金融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主体的发展,也包括影响金融主体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导致其金融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此改善环境从而推动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分析要体现整体性、动态性,故在构建评价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符合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分析原则.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是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主要手段,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科学性、准确性的关键,采用要素结构法,根据城市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职能构建评价指标模型,采用科学学方法,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城市发展质量、城市发展效率、城乡统筹3个方面构建城市群新型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1999—2018年成渝、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四大城市群的新型城市化质量进行测算与比较。结果显示:四大城市群中,成渝城市群的新型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尤其是城市发展质量得分最低;与其他城市群类似,成渝城市群的社会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得分较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得分较低;城市发展效率尤其是生态环境发展效率得分较低;城乡统筹尤其是城乡经济统筹得分较低;各城市的得分因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等不同呈现显著差异。因此,成渝城市群城市化政策的制定要客观认识城市群发展的短板所在,重视整体理念,还要因地制宜,借鉴其他城市群城市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