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近年来日本国内产业海外转移趋势不断加强,从其目前对哈大齐地区产业转移投资情况来看,制造业转移投资较为集中,非制造业转移投资相对较少,因此,哈大齐地区要想整合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要加强对日本高技术产业转移投资的吸引力度,进而推动哈大齐地区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2.
大地震后日本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趋势明显,我国面临震后日本产业海外转移的机遇。建议对在华日资企业开展震灾帮扶活动;加强与日本企业协会、银团等机构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密切关注日本受损严重的企业政策动向,发挥以外引外的招商优势。  相似文献   

3.
张研  岳强 《商》2013,(1):62-62
日本震后经济下行,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政府积极寻求海外投资,日本的海外产业转移出现大规模扩张,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新型的服务行业转移,又加上海外汇率持续高位,对日本的出口造成明显冲击。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疲软,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逐渐成为日本对华投资的主要动力。对华直接投资可能进入新的高潮期。  相似文献   

4.
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加剧了亚太贸易格局的复杂性,闭合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将使TPP域外国家遭受强烈的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这种转移效应最终对我国外向型产业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也为良性“倒逼”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我国外向型产业应维护与开拓海外自由贸易市场,培养并发展产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顺利承接了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加快产业的转移和升级,尤其是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那么,对于我国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是都是低端的、低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的产业,进行普遍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在我国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余瑜 《国际贸易问题》2006,286(10):51-54
通过分析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组装型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发现日本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呈现出较大的增长空间。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绝大部分向外转移,组装型制造业的对华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这既为中国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也使如何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7.
投资转移是投资者到其他地区或其他行业及企业那里寻求投资收益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伴随着投资、贸易、技术转移与海外上市等形式的资本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投资转移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产业的转移,产业转移与投资转移是同向进行的,但投资转移并不必然带来产业转移,即使投资转移与产业转移相伴随而发生,它们的方向也可能是相反的.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只不过是美国不能在国内为其巨额资本找到足够广阔的场所的结果,而这种结果不是人民币升值就可以消除的,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人民币贬值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日本带动东亚各国和中国沿海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趋势,提出产业转移与物流服务跟进是产业转移顺利达成的条件。通过实施东部产业转移与物流服务跟进联动战略、促成本土物流企业与东部物流跟进企业的战略联盟等路径,完成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物流服务跟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本和韩国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成为必然趋势。哈大齐工业走廊借着誊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契机,需要吸收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成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通过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提升其产业水平和层次,加速汽车工业、医药业、电子信息业、食品工业等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集 《商场现代化》2007,(5):208-209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九十年代以来经历了数次高峰,整体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的入世和经济实力的发展,除了对日商投资产生了更大吸引力外,在产业分布上也逐渐产生了新的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趋势以及新世纪日本对华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日本对华投资产业结构的对策,为更多更有效地吸引日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Commerce enables the flourishing of cit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ree books on the evolution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Japan; including, a samurai’s account, a foreign concession’s window, and the role of shopping in Modern Japan. Lust, Commerce, and Corruption discusses how various social groups’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fluenced societal developments from the Genki (1570–1573) to the Bunka era (1804–1818). Opening a Window to the West is unique in the author’s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s of Kōbe’s mercantile activities and how merchants influenced the city’s urban development. Finally, Marketing and Consumption in Modern Japan provides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evolution of commerce and consumption in Japan, mostly from the Meiji (1868–1912) to the present Heisei era (1989 onwards). Read together, these books provide vital perspectives on how commerce has changed in urban Japan over the last three centuries.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结合型日中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为满足顾客需要,必须从供应链整体出发,重新设计和构建物流管理系统。近年来,随着中国向日本商品供应规模的不断扩大,起支撑作用的物流管理系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日中之间的物流管理系统以消费品为中心实现了从投机原理向推迟原理的转型。以前,中方向日方的供给体制是面向整个市场进行大量生产,但随着日本市场多样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局限性不断显现。目前按照日方规格进行生产、按照日方市场需求组合物流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得到了较大发展。文章提出,反映每个顾客需求的供应模式以及与高效率生产体制互动的供应模式,在供应链战略中将越来越重要。今后日中之间物流管理系统战略的实施,应考虑如下两种模式:一是实施完全推迟战略,生产、物流管理均依据推迟原理,按客户的每个订单组织生产,直接送货上门,通过缩短交货期、采用高水平物流管理,来满足精细化的市场需要;二是实施与高效率生产体制互动的供应模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进行高效率生产,考虑日本市场需要,同时通过各种管理方式的有效组合,降低生产成本,满足顾客特殊需要。日中之间的物流管理系统必须与市场相结合,不断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才能实现整个流通环节的高速度和物流服务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知识、技术及相关权力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手段。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非适度保护及带来的效率损失问题,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霸权国家具有防卫作用。2003年,日本修改了《种苗法》,主要针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趋势日趋明显。文章论述了日本《种苗法修正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出,对于我国而言,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规避策略就是自主育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当务之急是修改我国参加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文本。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护理保险及其启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阐述了日本公共护理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在中国老龄化进程中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照料问题的紧迫性。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护理模式转型、培育护理产业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低水平、广覆盖、经济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本自战后确立"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来,迅速成长为工业品的出口大国,但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纯进口国,农业和工业的对外贸易发展严重失衡。从小泉内阁开始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气势日渐高涨。但要解决日本农产品出口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多重阻力,要靠日本自身的努力,如加快国内农业改革的步伐;减少对农业的过度保护;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日本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物流业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日本的物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围绕1997年、2001年、2005年和2009年的日本<综合物流政策实施大纲>,对日本十几年来的物流政策进行了梳理,分别阐述了各阶段大纲的背景、目标和措施,反映了日本物流政策的国际化趋势,并注重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社会资本,关注环境保护,构建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Asian "Tiger" economies and a future of increasing competition from China have long threatened the Japanese economy. What strategies were available to the Japanese to counter these threats? Taking a fifty-year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exposes the foundations of the Japanese response - which includes outsourcing production overseas. The author puts the view that Japan "should positively support" the growth of the Asian Tigers: "based on the growth of the Asian Tigers, Japan should also grow". The depth of Japan's applied engineering skills is seen as the basis for a strategy for achieving this combination.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的若干认识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生育政策调整是目前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理由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逐条分析了这些理由的充分性与合理性。源于生育政策调整的生育率反弹、在生育率水平未明了之前不应进行生育政策调整等都不能成为维持生育政策不变的充分理由。即将来临的第四次出生高峰是人们“臆构”出来的,实际上它根本就不存在。就在生育政策调整问题上全国各地是否应该齐步走以及究竟应该吸取哪些“开小口”的教训等展开了讨论。就人口发展中的欧洲现实、日本经验与韩国教训进行了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missing links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greater flexibility in the Japanese labor market based on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available evidence. Understanding Japan’s responses to globalization requires a nuanced approach, which accounts for its historical trajectory and social-institutional context. Along with globalization, Japan is experiencing a greater infus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an increasing presence of foreign firms. These foreign firms bring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that are more market driven and less socially embedded compared to the status quo. The diverging human resources practices of foreign firms have spillover effects that may destabilize the Japanese employment system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20.
日本便利店发展基本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诞生并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流通革命中的便利店业态在日本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遍及整个日本列岛,成为现代零售业态的一个重要形式,并快速成长与扩张。其以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速食为主的商品构成,多功能的服务项目,先进完善的补货与信息系统等与日本的经济发展阶段、现代流通业建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日本的信息社会化建设等有关,同时也与社会的发展进程、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习惯、现代文明方式等紧密相联,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