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费改革后,农村办学体制与农村财税体制的矛盾益发显露,实行农村税费改革,要把农村税费改革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提出不是从基础教育经费筹集问题开始的,也不是以保持教育经费投入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的,而是旨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筹集关系极大,它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从保证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和增长这一角度,分析税费制度改革前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数量和筹资渠道的变化,探讨税费改革对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所带来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以确保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义务教育与农村税费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陷入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因此,改革现行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其主要内容包括合并、简化税费,取消农村教育集资政策,调整农业税政策.要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如对乡镇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建立新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增加对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等.  相似文献   

5.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困境剖析与机制重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特别是2006年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政府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但是新的经费保障机制仍然没有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制定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基本标准等途径,重塑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还存在众多问题,笔者基于制度和国家意愿与能力的分析视角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透视.同时对税费改革视角下,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以"县"为主的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融资制度难以担当义务教育融资的重任,其背后的政策含义就是要建立各级政府合理的义务教育成本分担体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其主要内容包括:合并、简化税费,取消农村教育集资政策,调整农业税政策。要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如对乡镇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建立新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增加对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等。  相似文献   

8.
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主要是体制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民心工程”。通过改革,打破城乡两元经济结构,规范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真正实现“耕者有其利”,保证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对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从减轻农民负担入手的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和分配行为,减轻了农民负担,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增大了乡镇财政压力。改革的局限使农村税费改革面临困境,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财政体制创新,财政体制创新的核心是统一城乡税制,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乡镇行政发展是财政体制创新的逻辑要求与必要保证,乡镇行政发展必须考虑整个国家行政系统与国家总财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6月确立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其本质是使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责任首次由农民分散负担转移为基层政府投入为主。以县为主体制虽可以暂时缓解农村税费改革中义务教育投入的突出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问题。从长远角度分析,必须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即应明确确立以中央、省级为主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