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香港航运看好′97回归郑金岩去年香港货物进出口整体表现疲弱。据香港贸易署统计,1996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为34550亿港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出口(含转口)贸易额为141万亿港元,进口为15450万亿港元,贸易逆差达1350亿港元。由于外贸的抑...  相似文献   

2.
香港服务业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随着CEPA的签署及实施,香港服务贸易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服务贸易进出口显著增长.2000-2004年间,香港虽然整体经济增长不力,但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平均增速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服务出口总额由2000年的3,150亿港元上升至2004年的4,219亿港元,年均增长7.6%;服务进口总额由2000年的1,924亿港元上升至2004年的2,338亿港元,年均增长5.0%.  相似文献   

3.
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和澳大利亚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第一、对外经贸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贸易条件恶化,但出口购买力指教仍有增加。澳大利亚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贸易国之一,1987年对外贸易额在24个OECD 国家中排第13位。对外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32.4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691.46亿美元,增长20.34倍,人均出口额由204.16美元提高到1631.8美元,增长8倍。但是澳大利亚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持续下降。战前澳大利亚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2.38%,战后至50年代前半期仍保持在2%以上,50年代后期开始下降,60年代初略有回升,从1965年至1988年持续下跌,1965年为1.77%,1975年为1.46%,1988年仅1.15%。战后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值增长相当快,但由于大大低于  相似文献   

4.
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对外贸易一直在高速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去年7月发生的东南亚金融风暴,香港对外贸易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香港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必须对这些挑战认真对待,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东南亚金融风暴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997年下半年从东南亚的泰国等地到东北亚的韩国相继发生的席卷亚洲并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净出口大幅度增加,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大,连创新高。与此同时,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韩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内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发展历程,突破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汉江奇迹”。本投入文通过产出分析的DPG方法,对韩国从1985年到1995年经济结构变化进行了因素分析,得出了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是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而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则返回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外贸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中国10周年之际,港元正迎来其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在港元曾经一统天下的香港,不断走强的人民币正在挑战着港元的权威,背后支持它的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香港居民正被迫在港元与人民币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继台湾、香港在60、70年代实现经济起飞后,祖国大陆经济在80、90年代也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暨香港卓有成效的经贸合作推动祖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经济都上了一个台阶.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视为一个整体,称之为中国经济区,认为该经济区将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今后10年将成为全球经济的"第4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工贸易快步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近333倍,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48.6%.  相似文献   

11.
<正> 一 在香港1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殖民地经济模式十分突出,经济此起彼伏,产业转轨频繁。50年代之后,因受国际政治形势和内地经济形势的影响,刚刚兴起的对外贸易受到制约,对内地的转口贸易额急剧下降,且这受制期持续时间长,一直持续至70年代末。幸好香港企业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对内地的转口贸易降为次要地位,转向以轻纺为主的制造业,走外向型的工业发展道路,全力拓展本地产品的出口贸易。六、七十年代,香港对外贸易藉助于制造业的兴盛而再度勃发,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进入80年代,香港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旅游业异军突起,香港经济因此而进入“发展高峰”期。由此可见,香港产业频繁转轨既是形势所迫,又是经济发展所需,而唯独香港的航运业始终作为重点发展项目,经久未改。这是因为给香港经济带来繁荣的航运业,对制造业、外贸和金融都起到内外承启的桥梁作用,根基牢固,一旦航运转轨,桥梁根基动移,可能会引起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国际竞争"时代从70年代末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工业生产呈加速趋势的高速增长,更展现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现象:从1978—1996的19年中,有13年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高达两位数,其中,有  相似文献   

13.
1994年香港经济在强劲的转口贸易带动下以5.5%的实质增幅保持了高速发展纪录。同时有形贸易赤字飙升至844亿元(港元,下同),为1993年295亿元的286%,创历史最高水平。况且外贸赤字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是令人关注的。香港外贸高赤字与经济高增长的“双高”模式有何奥秘,是否可取,颇值一探其究竟。 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 香港从开埠之始就把自己定位为自由港,并锐意经营,未尝稍懈。香港政府实行了一整套自由港政策,奉行积极不干预主义、低税制和自由贸易原则,加以香港具有深水港、地处东西方贸易交汇中心及  相似文献   

14.
对外贸易在香港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居重要地位,香港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目前,香港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一 战后香港对列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香港已是一个著名的转口商埠,转口贸易相当发达。战后40多年来,香港对外贸易又一直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 1994年香港对外贸易回顾 1994年以来,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日欧经济出现好转的推动下,香港对外贸易(指金额,下同)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首10个月增长13.7%,略超1993年同期增幅,从发展趋势看,全年外贸增长估计高于1993年的12.7%,可达到15%。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内地出口高速增长的带动下,1995年香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升幅为3年来之冠,成为1995年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996年香港对外贸易将在全球经贸持续增长、中国内地进口需求扩大和各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良好环境下继续增长,但受本港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放缓、内地货品经港转口竞争力下降、以及香港本地市场需求淡静的影响,预计外贸整体表现将略逊于1995年。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日开始,港元汇率在时隔一年半之后再度转强至7.75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并多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不得不按照联系汇率制度在市场上持续注入港元,以维持港元汇率的稳定。仅仅在7月份,香港金管局便在市场上累计注入超过700亿港元,这是继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约10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香港之后,游资流入香港最为集中的一次。不断流入的资金令香港资本市场在7月份表现亢奋,市场风险也因此逐步提升。在7月份之前,大概许多人还不会想到游资会这么快重返香港,因为按  相似文献   

18.
<正> 80年代两地经济联系的分析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已进入一个全面合作的新阶段。其主要表现是: 1、两地贸易额剧增,內地成为香港最大的商品供应地降孛骋锥?978年为108亿港元,到1988年上升为2885亿港元,增长25.6倍,占香港贸易总额的比例,从1978年的9.2%,到1988年上升为20.9%。1989年上半年,两地的贸易额仍为1928亿港元,比1988年同期增长30%。从1982年开始,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的商品供应地。2、內地为香港产品出口的第二个大市场?鄄烦隹诘侥诘?1978年仅为0.81亿港元,1986年为180.2亿港元,1987年为278.7亿港元,1988年为380.4亿港元,1988年比1978年增长468倍,年平均递增率为8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出口市场,占港产品出口总值的百分比,从1978年的0.2%,上升到1988年为20%,其中原材料和零配件占70%。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时是香港光学仪器及没备的最大出口市场,是香港眼镜制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并有持续增加趋势。1993年香港对中国出口的光学仪器及设备总值为4.5亿港元,较1992年增长19%。  相似文献   

20.
香港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陆丰泉香港经济自50年代中期起飞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6330.23亿港元,1992年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6382美元,这一指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比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