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多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仍然缓慢。学界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作了多方面探讨,只是一部分没有揭示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没有销声匿迹,同时伴随经济危机产生的生态危机也越演越烈.美国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家詹姆斯·奥康纳站在继承和拓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否定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让渡于生态危机的观点,扩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矛盾思想,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第二重”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同时并存的“双重危机理论”.虽然奥康纳的资本主义“双重矛盾”及“双重危机”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对于当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生态问题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阶段、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社会主义中国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美国次贷危机原因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金融危机向实体危机转变的逻辑相反,美国次贷危机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经济危机,它是世界经济危机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形式。其中,金融性因素是直接原因,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和贫富分化是深层根源,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全球扩张则是危机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行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乃至当前的美债、欧债危机时没有触及到本质,只是在表象上做文章。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依然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总体框架之内,本质依然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强制平衡,是资本剥削劳动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肆虐一年多,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从"金融海啸"演变为"全球性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诚然,这场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很多"症状"同以往所发生的经济危机有相似的表象,世界各国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未超出以往。但今天所发生的危机仅仅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吗?世界各国的救市举措,能够将世界从危机中真正解脱出来吗?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救市政策来应对危机,但是采取什么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政府的应急管理和宏观调控能力的挑战。因此,通过美国、欧盟和中国的主要救市政策与绩效的梳理对比分析,来探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政府干预经济行为及效果,为应对未来经济危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源起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应对危机的乏力。相比之下,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从描述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到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危机周期性,再到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下危机现实性等一系列讨论,不但指出了其根源在于特定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由此探讨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之周期波动的运行机制,更是以独特视角深刻解析了此次遍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由此表明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社会哲学应用于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颖 《广东经济》2009,(4):47-49
美国的次贷危机,2007年开始暴露,去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美国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在加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和蔓延,引发全球股市同步震荡,使2008年全球56个股市的股票市值减少了16万多亿美元,汇市波动加剧,继而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国际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全球企业因资金紧缺减少国外订单,国际贸易27年首次下降。在危机冲击下,国际金融格局正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金融危机中,世界经济衰退风险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其影响力廷至今日而未艾.从表面上看,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则是“内需过度”或“监管不力”.但是,当我们揭开其层层面纱透视其本质时,发现次贷危机背后却是信用危机、美元危机.美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积极出手救市,救助措施短期内可以使市场恐慌状况有所改善,但很难改变美国及整体西方世界经济萎靡的长久趋势.国际金融体系的结构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主权债务和流通性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生矛盾.  相似文献   

10.
当世界各国正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探索出路、找寻对策时,也在对危机的爆发缘由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多种的解读,重新梳理和评价斯大林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毁灭性的周期性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等等,这对探讨、洞析和应对当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毫无疑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趋势显著,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积累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但也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而今,距离危机的爆发已经十余年,危机后当代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调整。本文考察了危机后美国政府的系列"再工业化"政策、新自由主义持续强劲的势头、新形势下美国经济的新矛盾与新变化,探讨"再工业化"能否为美国寻得摆脱经济危机的新型积累模式、危机后金融部门为何迅速恢复并依然主导美国经济、劳资矛盾的持续加剧能否催生新的变革等问题,认为危机后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尚未逆转,新型积累模式尚不可得,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调节机制无法解决其持续激化的基本矛盾,而矛盾的激化酝酿着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一直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焦点。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他们对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一些西方学者摒弃以往传统的经济视角,转而寻求新的研究范式来解读资本主义的危机,这一时期备受关注的危机理论有:体制危机论,福利国家危机论和资本主义总体性危机论。总体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西方学者不再从单一视角出发研究资本主义危机,不再将资本主义危机单纯理解为经济危机,而是趋向多元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三种典型反对意见的检视可知:在理论创作和文本编辑上,马克思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自始至终予以重视,恩格斯的编辑很好体现了马克思的意图;在理论推导和经验表现上,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推导条件非常现实,经济危机直接原因的多样性不能否定它在危机理论中的基础性作用,它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不可避免的规律。在马克思危机理论体系中,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总体矛盾,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发展了的形式,构成相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基础原因。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重大意义在于,奠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性的基础,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很快发展成为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经济危机。源自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这场危机无法解释,西方主流经济学所主张的相关政策在这场危机中惨  相似文献   

16.
斯威齐、吉尔曼、巴兰、佩洛的理论,共同构成了美国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危机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早期关于崩溃问题的争论转换为关于资本主义长期停滞趋势的讨论。以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不断提高为前提,从消费和投资此消彼长的关系出发。分析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停滞和扩张的交替,在超过必需的消费中揭示垄断资本的出路。这一理论流派对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与备受瞩目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但也显示了"中国模式"的成功。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使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上彻底破产,也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的统治地位破产。而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使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备受瞩目。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规模和范围,深刻认识危机的资本主义性质,对正确应对"中国模式"可能面对的任务和挑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次深刻的国际金融危机早就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着。虽然美国和英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千方百计地进行挣扎,企图逃避这次危机,但是,危机仍然按照客观的固有进程在不断地加剧,并且目前已经逼近了爆发的边沿。一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越来越倾向于总体性与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强调资本主义概念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关系与形式,而是一种全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社会形态.他们否定了美国型资本主义是世界上标准资本主义的观点,肯定资本主义有多种选择与多种形式.这些学者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与分析,认为资本化、全球化以及自由主义造成了金融资本的过度发展,使得社会阶层固化与阶级对立问题日趋尖锐,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性危机,典型表现是2008 ~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他们在质疑资本主义生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其可以通过调节与调和方式使资本主义获得新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经济危机正在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危机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应对这场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基本制度、保障社会公平、加强宏观调控、实现自主发展,赋予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把严峻的危机转化成为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