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在光催化脱硫技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纳米材料光催化脱硫机理及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纳米材料光催化脱硫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碳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重要材料,而其本身所拥有的潜在优越性,在化学、物理学及材料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全球科学界各级科研人员争相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国内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纳米级材料的近期发展和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种纳米级材料工业化产品的陆续推向市场,使得纳米材料成为各国政府和工业部门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就近期一些纳米级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作一介绍,并谈谈它们在船舶领域中应用前景。一、纳米材料在通用船舶材料中应用 1.在船壳漆方面的应用纳米二氧化硅的团聚体是一  相似文献   

4.
笔者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特性,探讨了纳米材料在防电磁波辐射纤维、抗紫外线纤维、抗茵纤维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保健功能纤维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在结构、光电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诱人特征,引起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化学家的浓厚兴趣.80年代初期纳米材料这一概念形成以后,世界各国对这种材料给予极大关注.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发展可能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它在化工生产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碳纳米管(CNT)为模板,通过液相沉积法可控合成了一维SnO2纳米材料:SnO2-CNT纳米复合材料、SnO2纳米棒,均匀规则的一维SnO2纳米棒仅仅通过改变煅烧SnO2-CNT纳米复合材料的反应温度获得。这两种一维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改善纳米表面气-固相催化发光性能,阐明了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结构与其催化发光的关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一维SnO2纳米材料催化发光的乙醇传感器。  相似文献   

7.
鉴于防火涂料对钢结构耐火性能影响的重要性,本文对几种通过纳米材料改性的防火涂料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不同的纳米材料及其添加量对钢结构耐火极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商》2015,(13)
环境安全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的技术和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安全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纳米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被科学家认为是新世纪最具前途的材料,如今,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已经在多个领域中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本文则主要从环境安全的角度出发,对于纳米材料在环境安全研究领域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纳米材料是时下研究的热点,人们在各种实验中发现,纳米尺度下材料的物理性质会表现出与宏观原材料不同的特点,这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针对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可能的应用领域做一个简单的论述,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纳米PP内胆使用环境和主要特点,论述了纳米材料的性能和纳米技术.对纳米PP内胆的加工过程和影响因素加以详细描述,并着重列举了纳米PP内胆的诸多优点.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热水需求的不断增大,纳米内胆将成为未来水箱材料发展的主导.  相似文献   

11.
纳米银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纳米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金属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应用微乳液法、模板法、相转移法、化学还原法、光化学法、超声波法、电化学法及辐射法等方法合成纳米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将其用于修饰电极,可以降低化学物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电位,改善生物分子氧化还原可逆性,其大比表面积有利于酶的固定化,还能促进酶活性中心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碳纳米管的这些特性对于提高生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为生物传感器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域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装备制造业动态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4个细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脉冲响应比较研究,探究其双向互促性、行业异质性及长短期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虽然有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互促作用具有非对称性。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拉动力强劲。但无论辅助联动式或价值链嵌入式生产性服务,都只是短期助推装备制造业发展,仍难以构成高端服务能力和发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其长期匹配及推动作用较小。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程度不高,导致装备制造业对其拉动作用不明显,二者互动关联性较弱。不同互动机理及动态匹配方式下细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效应差异性显著。装备制造业来自于自身内部的信息变动影响显著。应加强装备制造业创新投资引资、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促使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效率,以促进沿线省域两大产业高层级耦合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测度与评价,有利于提高现代流通业的服务能力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文章首先界定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发展效率、发展效益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测度方法;利用1990-2013年统计数据,对我国现代流通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性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表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无论从静态协同性指数还是从动态协同性指数看,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总体上处于比较协同状态,其中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协同性——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处于基本协同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效率、发展效益处于非常协同状态。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服务业分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和述评国外几种主流的服务业分类法,并评析我国1985、1994和2002年三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关于服务业的分类及其变化,提出将西方服务业四分法与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15个服务业门类进行整合,能更科学、客观地反映服务业本身的经济学特性,有利于探讨各类服务业的经济规律及空间布局模式,将促进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并推动我国服务业经济学和服务业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闽台两地服务业合作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证分析表明,闽台两地服务业还存在明显差距,服务业已成为台湾地区经济的支柱和对外投资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承接台资产业转移中成就突出,但在吸收台资服务业方面尚无太大进展。独特的区位优势、明显的产业落差、现实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合作基础为闽台两地服务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福建省要抓住机遇,通过优化环境、先行先试、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推动闽台两地服务业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叙述了广东化学工业中各种产业行业概况、发展趋势 ,重点介绍了石油化学工业、合成树脂工业、精细化工等三个领域的行业现状、市场情况、需求预测、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广东化工产业的优势和差距 ;根据我国渐趋成为全球化工制造业中心的宏观背景 ,拟定了广东由化工大省向化工强省跨越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 ,就构筑广东化工产业高地提出了若干措施。强调了广东化工产业必须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集聚发展 2~ 3个大型化工项目 ,以提升广东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提出了广东化工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与之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Using a panel of industry‐average implied cost of equity capital and the value of prior year aggregate industry mergers,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industry cost of equity capital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dustry merger activity. Our evidence is consistent with greater media coverage, analyst following, or increase in investor attention associated with industry merger activity lowering the required return on equity for firms in an industry that is not involved in merger activity via the ‘information risk’ o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channels.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业面临着国外先进物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和挑战,既有整体物流企业素质和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有强大的国外物流企业参与竞争和物流市场份额变化方面的原因。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产业的运作现状,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战略: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方针和总目标;加快物流领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发展第三物流。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角度利用投入产出表(I/O表),测度农业产业一体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程度,旨在理论上加强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的重要性。实证结果表明农业在食品制造业和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中的前向一体化程度最高,在食品制造业、化学工业和邮电运输业的后向一体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