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垄断是教育供给不足的总病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如此僵化和稀缺?不是政府不重视和不投入,相反,正是政府过于关注和垄断教育投入。教育行政部门的心态是,要扩大教育供给,也只能通过我们来做,别人不准进入我们的垄断领域。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新乡市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从2001年4月正式启动。此前的10多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一直垄断不起来,土地供应权分散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手中,多头供地、私下交易屡禁不止,土地有形市场门庭冷落,政府每年的土地收益一直徘徊在1500万元左右。实施土地收购储备一年多来,市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能力不断强化。目前,新乡市在城市规划区内已收购储备土地1046亩,投入收购资金达1.6亿元,通过规划部门划入红线旧城改造土地750亩,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10宗949亩,合同出让价款3.6亿元,其中:招…  相似文献   

3.
王怡 《中国改革》2004,(12):56-60
因为教育首先被视为一种国家权力.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借此渗透进教育的每一个有租可寻的环节。这在根本上造成教育行政部门千方百计挤压民办教育的空间.怂恿权力渗入教育.享受巨大的垄断利益。而且连民办学校可以获取回报这样的鼓励措施.都仍然眼红.要迫不及待地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4.
刘小玄 《中国改革》2007,(11):18-21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制度怪圈,即现有的不公平交易机制造成了收入的不合理流向和垄断高额收益的结果,同时,又不得不依赖政府及其垄断部门从其不合理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进行再分配。  相似文献   

5.
教育发展是社会经济内生的产物,城乡发展差异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显著差异。本文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础上,运用Oacaxa-Blinder分解技术实证分析和比较了我国城乡发展的显性差异和隐性差异对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城乡差异的显性特征如居民收入、教育投入等过度解释了居民受教育水平差异,而城乡居民教育的偏好以及机会成本的不同等隐性因素对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具有弥合作用。政府有必要对教育投入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充分利用城乡教育偏好和机会成本的差异来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投资意愿。  相似文献   

6.
王瑞 《中国改革》2004,(12):36-37
未来一二十年中.中国在文化上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陷阱:不健全的社会使制造业片面发展.服务业停滞.国际间的物流把中国人与世界在文化上隔绝起来.进而培育起对经济开放的文化反叛。中国的教育垄断.对于这样一种潜在的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正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一种教育将会阻碍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20年国民经济和教育的高速发展,随着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的增加,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逐渐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学龄儿童的出生率不断降低,教育整体已超越极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率审视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率"内涵进行审视和明确界定,尝试性构建出了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率均衡模型",并按照该模型的理论逻辑,认为理论上要实现农业科技投入的社会最优效率,至少需要"政府无偿给模式"、"政府垄断给模式"和"市场给模式"的综合运用,并指出,这三种给模式在社会总给中的比重,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进行科学调节,以维持一个最佳比例,从而实现农业科技投入的社会总效率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李鑫  孙敏 《农业经济》2012,(3):72-74
现行农地城市流转是在政府双重垄断状况下进行,即政府垄断征地和垄断供地,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府垄断征地和垄断供地对社会福利和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双重垄断会造成农地城市流转社会福利减少,政府垄断征地导致农民补偿不足,引发社会问题;政府垄断供地导致土地资源配置失调,引起土地产品供给不足或经济低效增长.农地城市流转制度改革应引入更多市场竞争因子,打破政府双重垄断,增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06,(7):28-28
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水山撰文指出,韩国新农村建设有如下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1、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始终是农民,新村运动的实质和精髓是农民自发的“致富运动”,农民由衷发出:干!就能行,这是新村运动的真实写照。2、中央和各级政府在初期需要倡导、扶持、示范、带动,但要在几年内逐步淡出,科技教育和民间部门推进。3、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积极支持,但不能抑制和抵消农民自发、自助、协同的创造性,如支援物质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组织、策划、设计、实施、改进、维护能力,而不是大包大揽,更不能成为行业部门垄断的自留地。4、新农村建设要遵循…  相似文献   

11.
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行为“逆向操作”的批评和非议早已有之。提出这个论断,是粮食购销处于政府垄断经营的背景,也是从政府的角度看企业的经营行为。但放开购销市场和购销价格后.企业因势利导,低储高抛,运用经营谋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赋职能,尤其是强调政企分开,不把企业的经营风险转为政府负担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为理解和改革土地财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法。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显著提高了人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平均而言,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可以解释样本中人均土地出让收入变动的28.94%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动的16.85%。但是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天花板效应",地方政府获得垄断供地权后,土地财政在初期会显著增长,之后增长放缓,在垄断后的第8年,垄断效果达到顶点。研究结论:短期内,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财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加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但是长期来看,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受到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不会无限制增长下去。本文引申的政策含义是土地一级市场垄断是地方政府实现土地财政的重要制度抓手,短期内改革的思路在于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长期来看,应建设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应追求辖区内福利最大化,而非财政收入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产业化,还是教育垄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大焕 《中国改革》2004,(12):29-30
教育产业化为教育垄断背了黑锅许多人把义务教育、初等教育乱收费和高等教育高收费的原因归结为教育产业化,实际上这是个天大的误解。现实的问题,不是因为产业化,恰恰是因为产业化程度不够,导致该产业化的私立(民办)学校没有条件产业化,或者更为根本地说是得不到产业化政策法律许可;不该产业化的公立学校资源却被大量用来“产业化”,实际上也就是收费化。产业化的前提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除政府之外,要允许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资办教育,法律和政策要保护民办学校私立学校的独立产权,允许他们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取得市场认可的回报…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管理体制。国家还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办学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师资素质,实施远程教育,提高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尽管“教育产业化”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许多不清晰的概念和政策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不过,在对教育问题的讨论上,目前存在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使政策制定者、学者、教育投资者坐在一个会议桌上,也往往是自说自话,几乎无法进行实质性的讨论。于是,教育投资者热火朝天地投资于教育,教育投机者仍然踩着政策的边缘为高回报窃喜;而那些对教育垄断与泡沫并存担忧的人则为政策不明晰而愤愤不平。本刊将陆续刊载对教育问题讨论的有代表性的观点,本篇文章是温铁军博士在海口博鳌“教育论坛”上的发言提纲,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教育产业化”潜在的危机,提醒人们不能也无法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制约农业发展的现状的因素有许多,尤以以下四个方面比较明显。 (一)农村包产到户后改革的后续工程没有落实下去,政策的方向不坚定,甚至出现由计划垄断转化为地区和组织垄断的局面。农民处于一种被分割的状态,即只有权种地,无法去搞活农产品的流通。粮食多了政府就放开,少了就收紧,农民因此把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广泛地干预农产品市场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一个典型特征。政府力图控制产品的价格,建立法定的单一流通渠道(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补贴投入品以限制竞争。这些政策目标原则上都很好,但大部分未能实现,于是出现了不稳定,有时许多市场上强制手段盛行,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很少发挥作用,产品配额管理造成了不公平,并且阻碍了长期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乡村振兴对劳动教育起推动作用。劳动教育介入乡村振兴,有助于传承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促进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深化劳动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忽视劳动教育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育经费需持续加大投入、实践基地设立不规范以及社会认知存在偏差等现实困境。通过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体系,多元化完成劳动教育培养,持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加强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强化社会认知等方式,有效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劳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切形式的垄断都必然导致腐败:权力垄断导致权力领域的腐败,经济垄断导致经济领域的腐败;同样地,教育垄断也必然导致教育领域的垄断。换句话说,腐败是垄断的必然副产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引起全国上下对高招腐败问题关注的2004年“北航事件”,只不过撕开了高招黑幕的一个小小口子,更多的黑幕并没有被撕开,或者永远地被深埋在了历史的背后。  相似文献   

20.
教育消费了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波 《中国改革》2004,(12):31-32
现行教育体制不仅消费了公民的教育投入,而且消费掉了教育的责任与道义,消费掉了民间力量的办学热情,消费掉了教师的自由意志,消费掉了学生的自尊与问学快乐,消费掉了学校的独立精神,消费掉了一个自古未变的阳光地带和正义道场。教育本不应该是消费品,更不应该是消费者,但如果不放逐管理者的利益,教育永远不可能变成公益与慈爱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