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光裕、陈晓、张大中,这三个中国家电连锁的风云人物,从3月9日开始先后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被任命为国  相似文献   

2.
品牌新闻     
《商务周刊》2011,(6):18-19
陈晓出局3月9日,国美电器(0493.HK)发出公告称,董事会主席陈晓因个人原因自3月10日起辞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职务,原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出任国美电器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同时与陈晓一起辞职的还有执行董事孙一丁,但他保留了公司副总裁职务。张大中是被国美兼并的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3.
伊西科 《商务周刊》2010,(24):38-41
时隔近三个月之后,邹晓春和黄燕虹终于站上了国美董事会的位子。12月17日。国美电器(00493.HK)再次在香港港丽酒店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与9月28日那次扣人心弦的股东大会不同,  相似文献   

4.
11月10日晚,国关发公告称,国美董事会与黄光裕全资控股的shinningcrown方面签署了具备法律效力的谅解备忘录。自今年8月4日黄光裕发函要求撤销陈晓、孙一丁董事职务算起,恰巧就在100天来临的前夜,国关董事局主席陈晓和大股东黄光裕终于达成和解,签署了具备法律效力的谅解备忘录,黄光裕方面的两名代表邹晓春、黄燕虹将进入董事会,国美非上市门店暂不拆分。  相似文献   

5.
经过持续数月的交锋,明28日,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在香港富豪大酒店公布了特别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除了董事会一般授权被取消,黄光裕家族提出的其余四项决议均未获得通过.国美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陈晓依然留任,邹晓春、黄燕虹未能进入国美董事会成为执行董事.前三项提议也获得通过,贝恩资本三名成员获得非执行董事留任.  相似文献   

6.
孙大午 《商界》2010,(11):69-69
讨论国美股权之争,对民营企业来说不仅有意思,更有意义。 通过国美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法人的独立财产权和董事会的独立权的区别。董事会有权力对企业经营进行决策、管理,而独立于投资人,其法律人格非常彰显。很多人把投资人和经理人定位为君臣关系甚至主仆关系,我觉得不妥。  相似文献   

7.
6月23日,停牌7个月之久的国美控股有限公司复牌,当日大涨近69%。在6月2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于所有关于国美前主席黄光裕的问题,国美董事会主席兼总裁陈晓十分避讳。"我不评价作为大股东的黄光裕在  相似文献   

8.
国美内战引发董事会权限设置中内部控制的思考,民营企业暴露出的内部控制问题也给国有企业敲响了警钟。国有企业应合理有效地确定董事会权限的范围,既要防止内部控制失效,导致董事会"越位";也要防止内部控制过度,导致董事会"缺位"。同时,要对董事会发挥的作用实行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高境 《光彩》2011,(2):26-26
这场争夺战体现了中国以往少见的市场在法治约束下自然的民主生态2010年11月11日晚间,纠结半年之久的国美控制权之争突然出现戏剧性转变。以陈晓为首的国美董事会发布公告,表示已  相似文献   

10.
逐鹿国美     
樊力  雷辉 《商界》2010,(7):26-33
尽管身陷囹圄,黄光裕却依然主动挑起了一场波谲云诡的战斗,坚定地捍卫着自己对国美的控股权。但是,董事会旋即又推翻了股东大会的决议,一场原本隐秘的股权角逐暴露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1.
《连锁与特许》2008,(10):42-42
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显示,国美已与前永乐电器创始人、现国美电器总裁陈晓等达成协议,收购他们拥有的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10%的股权。至此,国美拥有了永乐(中国)的全部股权,成为其全资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2.
曾被视为业内老三的永乐在刚满10岁时,放弃了独立发展,转而被国美收入囊中,此前它曾试图收购大中。在家电连锁领域,五大诸侯并存,各有强弱,但谁都不拥有绝对优势。购并将成为王者之战,国美收购永乐拥有了300亿规模,而渐生王者之气,而永乐相让百亿地盘被购并,也颇具”圣者”之风国美成为王者,实业家的思路。永乐换得更具价值股票,资本家的眼光。国美收购一城一池,往往被看成胜者。永乐放弃小国之君,也许更觉天地宽广任驰骋。  相似文献   

13.
悲情陈晓     
转眼间,已是“冰火两重天“! “听说你们要被国美收购?”“你说这可能吗?”两个月前,面对记者的疑问,瘦高、精干、神情冷峻的永乐总裁陈晓还是一贯狂傲的否定口气,可两个月后的7月25日,他却面色灰冷、表情悲凉地出现在国美、永乐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尽管他三步并做两步,先于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黄光裕迈上主席台,但与黄光裕的饱满自信截然不同,他的脸上已多了一分凄凉。  相似文献   

14.
公司人     
《商界》2008,(8)
柳传志亲口否认退休传言;洪汉青履新明基(中国)业务一分为四;陈晓宣布撤回董事会提名国美暂弃三联商社重组  相似文献   

15.
黄光裕打败了黄光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远 《商界》2010,(11):68-68
国美控制权争夺,第一回合的结果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五项方案,除了撤销董事会配发、发行和买卖国美股份的一般授权获得通过外,撤销陈晓等职务和增补邹晓春等为董事的人事议案均未通过。  相似文献   

16.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反映的是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同经理人陈晓之间的博弈。国美控制权之争虽已过去,但国美公司治理上的缺陷给创业者大股东带来的切肤之痛势必为已步入或正准备步入现代化企业治理的创业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司治理课。《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和实施,明确了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职责权限和组织架构的控制,规范了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为企业如何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己作为所有者、大股东的地位、权益不受侵害;如何对公司进行有效的治理;如何组建、聘请、任命董事会、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及规范职业经理人滥用职权的行为必将起到积极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司     
《商界》2007,(12):13-13
中石油成全球市值第一;光大新董事会四六对局国美正式组建通讯公司;美的拟出16亿元洽购小天鹅;雅戈尔收购美国公司股权。  相似文献   

18.
人物志     
邹晓春任国美副总裁经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证实,邹晓春获得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的任命,负责其专长的法务工作。据悉,邹晓春负责法务方面的事务与其律师背景有关,同时也是因为邹晓春刚刚进入董事会,负责事务也要一步一步地开展。除法务工作外,邹晓春可能还将负责国美专项事务,即以投资并购等事宜为主。  相似文献   

19.
人物     
黄光裕第三次成内地首富曾蝉联2004年至2005年中2008胡润百富榜国内地首富的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黄光裕,今年以财富430  相似文献   

20.
《三联竞争力》2010,(4):33-33
随着“两会”的落幕,一系列金融、商业大案也陆续浮出水面,除了原国开行副行长王益案、原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黄光裕案之外,还有原商务部条约法律司正局级巡视员郭京毅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