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农业产业协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萍平 《农业经济》1999,(10):20-21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实践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农业产业协会即为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拟以对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农业产业协会的调查为基础,总结农业产业协会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及主要作用,寻求规范、促进农业产业协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农业产业协会概况及运行特点(一)概况慈溪市胜山镇农业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农协),是一个由农业销售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家庭农场及分散的农户,根据平等、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供销社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供销社“必须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的最有效的形式。实践证明,发展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实现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专业合作社是由生产或经营同类商品的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贵州省供销社系统从1995年以来,不断探索创建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2001年底,全系统共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165个,入社…  相似文献   

3.
一浙江省台州市辖9个区、县、市,在55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3%。自1997年该市农村出现第一个专业合作社以来,至2003年,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14个,社员约3万人,带动农户约15万户,占农户10%左右,合作社经营服务收入今年预计14亿元以上。合作社的兴起,对农业、农村、农民产生着深刻  相似文献   

4.
1986年10月,四川省农业经济考察团一行6人,对联邦德国农业政策和农村组织结构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考察。现仅就个人的感受,对该国农业合作制问题作个简要介绍。一、在个体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发展合作制联邦德国农业合作制的产生和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丁个体家庭农场在经营规模方面的不足,削弱了中间商资本的地位,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德国农业合作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最早出现的合作社是在农村福利机构的基础上,于1847年由德利茨施市市长莱夫艾森先生在韦斯特瓦尔德组织的一个农业贷款合作社。接着1850年由该市初级法院官员舒尔茨组织了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社。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合作社的思想在整个德国得到传播。莱夫艾森系统的贷款合作让和舒尔茨系统的手工业合作社彼此独立地扩大着合作领域,不断吸收更多成员,使农业商品、手工业  相似文献   

5.
产业化+合作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尝试———山东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调查●张岩松符金陵近年来,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山东各地大胆探索,大力发展以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又一次制度创新。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评价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就建立浙江省农业产业化的政府支持体系,作一探讨。一、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十一...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业逐渐向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集中乡村社员的大型农用机具开展农业生产工作,组建规范化经营、制度化管理的农机合作社,为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针对农机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文认为,我国学界和政府部门所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没有确定的含义,农业合作社的立法不可能将其全部纳入其中。文章首先从法律意义上讨论了农业合作社的内涵,参照发达国家(或者地区)合作社立法和新型合作社组织发展的情况,并结合我国最近10多年来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实践,对“农业合作社”的质的规定性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合作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农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合作社财产的归属、合作社及社员的民事责任等农业合作社立法基本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巩义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探析张廷银杨坚争巩义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是全国百强县之一,该市有19个乡镇,农业人口66万。截止1996年底,农村集体和个人资金累计39亿元,全市共有合作社(组)1354个。在该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起到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营模式仍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民自发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因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相对传统,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创新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是新时代下解决“三农”发展难题的核心。目前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创新发展正处于不断探索之阶段,依托数字技术与共享模式,促进资源充分利用,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是当前农业合作社创新转型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山东省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供销社因势利导,主动参与,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市场开拓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领办专业合作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组织基础 山东省供销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遍布农村的经营网络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特优势,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到目前,全省依托供销社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236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全省构筑农村  相似文献   

12.
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对南阳市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社的调查河南省南阳市委政研室近年来,河南南阳市农村一些地方涌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这种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初露端倪,在由农村第一个飞跃向第二...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台州市农村专业合 作社于1997年起步,经 过近些年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合作愿望逐步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发展层次不断提高、合作要素逐渐增多。现已经发展到近百家,入社农户达到1.5万户,涌现出了一批省、部级示范性合作社,台州市还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六个农村专业合作社试点市之一。总结几年来的实践,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社坚持服务和经营并重,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整体程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是一个农村经济组织演变和创新的过程。本文以浙江省临海市上盘镇西兰花产业合作社为案例,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论证了从基层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合理性,使之能更好地推广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三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发展市场农业过程中,都特别重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纵观国外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历史,可以归纳出有益的经验。一是把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载体。二是特别重视流通领域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前美国有2000多个谷物专业合作社,它们控制了国内谷物销量的60%。三是十分强调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民主管理与联合。民主管理是国外农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外许多国家还特别重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在日本,市町村的专业农协联合为都道府县的专…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织载体作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特指在农村不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前提下,同类农产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向社员提供某一环节或一体化服务为宗旨,主要在流通领域按合作社原则组织起来的专业性经济组织。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起重要组织载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专业合作社能够促进农产品结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为例,1990年、1994年…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农村经济》2011,(12):47-47
由中国保监会批复同意,宁波保监局批准的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农村保险互助社日前正式成立并进入运营阶段。这是我国首家农村互助性质的农村保险机构。  相似文献   

18.
<正>眼下,从遍地开花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到更利于要素整合与调配的合作社联合社,再到联合各类涉农主体的"农合联",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不仅具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功能,还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生产合作,劳动价值最大化沈忠宝,浙江慈溪市宝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慈溪市绿昇土地股份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在这次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中,沈忠宝又多了一个头衔——周巷镇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业农村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给农村土地制度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必须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农村土地制度,从改革中寻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不断创新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大的变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土地制度改革时期,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所有、农民经营,即"私有私营";第二个阶段是合作社、人民公社时期,农  相似文献   

20.
抗战前江苏省农民银行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畅 《中国农史》2003,22(3):62-68
相比较而言,江苏省农民银行是抗战前经营最好、成绩最为显著、对农村贡献最大的农业银行。尽管江苏省农民银行在对农村放款过程中,也存在合作社放款变成高利贷,农业仓库主要为地主和商人所利用等弊端,但是通过江苏省农民银行的放款,从城市向农村倒流了一部分现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枯竭。同时,合作社和农业仓库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改造也做出了些微贡献。建立现代农业金融体系,改变农村借贷格局,使农民摆脱高利贷的剥削是一个综合工程,农业银行不能单独肩负这个重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