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土地置换开发会产生增值收益;文章结合兰州市南河道周边土地置换开发项目,研究了城市土地置换开发收益的构成和收益方式,探讨了土地置换增值收益在理论上的分配,以及现实的分配关系,为我国城市土地置换的合理进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置换开发项目费用及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界定了城市土地置换开发的涵义 ,分析了城市土地开发项目的成本和费用构成、融资主体和资金来源 ,在此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土地置换项目资本金和债务资金的筹措。文章认为 ,资本金筹措主要包括政府出资和投资入股资金两种方式 ;债务资金筹措有政策性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流动资本金贷款、地产抵押贷款、发行土地置换开发债券和借助房地产证券化等五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置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和城市规模控制、基木农田保护区划定决定了我国城市发展必然要走集约用地的道路,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用地结构不合理状况又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空间,土地置换是现阶段市场经济下调整甩地结构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发挥土地级差地租效益是深化城市改革的经济保障.推进城市土地置换应搞好城市规划,明晰产权和土地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土地利用的置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着土地利用结构扭曲、功能混杂、空间拥挤和利用率低下等状况.提出必须通过土地利用机制变换,产业调整等对土地利用进行结构与空间的置换。置换中应处理好土地供应计划、城市布局、旧城开发与新区建设关系及土地空间利用的适宜强度等问题,以实现城市土地利用中的良性、有序、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流转为农用水权置换置出方带来了职业化新主体并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随着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缺水地区通过农用水权置换一方面为农户带来收益成为了可能,另一方面新增用水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基于土地流转背景分析了在缺水地区开展政府完全投资、置入方企业完全投资和政府引导置入方企业参与等三种农用水权置换模式,重点研究了不同农用水权置换投资模式下置出方农户、置入方企业和政府等参与方收益和成本,并比较了三种农用水权置换投资模式参与各方收益情况。得出了政府引导置入方企业参与农用水权置换模式对于农用水权置换参与各方来说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中土地使用功能杂乱,缺乏整体性;结构单一,缺乏长远综合效益。因此,制定科学的土地开发策略,彻底改变滨水地区土地资源闲置势在必行。结合济南市小清河滨水区再开发中的土地开发策略研究,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中的土地开发应遵循规划先行,依法开发;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生态规律;长远开发与延期开发相结合等原则。通过科学开发策略的实施,使城市滨水区土地按照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行分配和置换,以实现滨水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一级开发的收益与风险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研究城市土地一级开发中收益与风险的平衡途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目前中国城市土地一级开发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是收益与风险的平衡问题,企业对城市土地一级开发风险因素和收入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均比政府要大,企业在参与土地一级开发的过程中,成本约束和利润追求的内在动力超过政府.引入企业投资土地一级开发后,政府对风险因素变化的敏感性低于政府全部投资时的敏感性,这种模式下政府的抗风险能力增强.研究结论:在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实施模式上,采取与社会企业联合开发的模式并给予一定比例的土地增值收益分成,既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一级开发项目、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又是提高政府收益、规避风险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8.
美国土地价值捕获制度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中国土地》2008,(1):58-62
土地价值捕获是指将土地的自然增值全部或部分回收归于社会的过程。美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合理地利用了土地的增值收益,既保护了公平,又保证了效率。美国政府在土地价值捕获上的一些做法,对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方翔鸣 《水利经济》2005,23(1):32-32,36
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已经成为滨水城市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在城市建设中有着显著的社会效应和外部效益,基于土地收益增值,提出运用市场运作和政策的优势,寻求九溪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融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土地置换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对不同地区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和整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在土地的需求和供给之间达到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实践中,土地置换包括建设用地置换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简称挂钩置换)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着手,依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原则,采用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出一套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科学实用方法,并用河南省的地级市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判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同时也受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城市存量土地潜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平顶山市为例,对河南省城市用地现状和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潜力,闲置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与近几年河南省城市用地规模发展速度进行对比,提出4年内城市建设无须新增用地,进而提出当前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的有效途径,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对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研究方法:利用DEA(Data EnvelopmentAnalysis)数据包络模型,选取输入指标开发区占市域土地面积比重、开发区生产总值指数、开发区地均财政收入指数、开发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数,选取与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体系为输出指标.研究结果:(1)区域差异:苏南有效性大于苏中,苏中有效性大于苏北地区;(2)无效原因:以开发区土地比重和开发区地均财政收入指数为主;(3)工业化的联动发展机制趋势尚不明显;(4)江苏省开发区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集中表现为对市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研究结论:DEA模型分析开发区对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Exurban communities—a significant form of urban sprawl—can transform natural land cover. Exurban development refers to an expansion of communities located outside a city and its suburb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hese settlements develop is a desire by residents to live closer to nature and developers’ recognition of the profitability of addressing this desire. Additionally, exurbs can become prosperous regions settled by people with high income. However, exurban development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s community patterns, but also species patterns, habitat reduction and disconnection, as well as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alter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land cover transformation and forest fragmentation in Post-Soviet Russia, based on an empirical case study of the city of Kurgan. This case study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overall research of urban sprawl in Russian provinces by ad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homeowners’ behavior,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heir role concerning the impacts of exurban settlement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uses remote sensing imagery, census data, and primary data to analyze land cover change due to the emergence of exurban communities around Kurgan, Russia, with specific emphasis on the changes to native vegetation resulting from human behavior and stakeholder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矿产开发与利用对于经济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自1999年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旨在完善我国国土资源相关数据库,更好地服务资源型城市发展.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资源型城市,目前正处于依靠资源平稳发展的阶段.将其作为典型城市来研究国土资源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赤峰市国土资源大调查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处于类似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赤峰市国土资源调查有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继续加大政府对国土资源调查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治理国土资源系统内部不合理的方面,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使工作成果服务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在对紧凑城市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提出了"以高密度开发为准则、重视城镇建设用地内涵挖潜,以分散的集中为引导、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以混合用地模式为指导、优化各类用地的空间组合,以和谐舒适为目标、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用地"的规划思想.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 ———以吐鲁番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是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这一资源的需求。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发展农业,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持。该文以吐鲁番市为例,对其进行农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程序,采用因素法定级,综合评定农用地级别;以收益还原法为主,参考成本逼近法评估样点地价,确定农用地基准地价。  相似文献   

18.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模型,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构建适合中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共选取31个参考因子,对江门市2004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4年江门市土地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阶段.针对评价结果,对江门市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19.
衡阳市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衡阳市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规模和占地面积不断扩大,但城区片面扩展和城区土地低效利用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图通过对衡阳市1996~2004年城镇化和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揭示衡阳市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