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走向世界》2010,(19):70-71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影响至深,仅就其门类而言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而其中人物画又可分为:工笔人物画、写意人物画,而在表现方法的人物画中,仕女画都占有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有着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中国画,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且每一种技法都各具特色,能表现出不同的韵味。其中,工笔画突出的特点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尤其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犹如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精神内涵上,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崇尚意境和情趣,追求主观精神的表达和体现,是天人合一的形象的诗歌,视觉的音乐,心灵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正>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丹青,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李百战将绘画视若内心的表达,融心境于画境,融画境于诗境,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画作成为一种精神的代表,一种华夏文明的寄托。铭心趣然,感悟艺术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华夏腹地,英杰豪才、文  相似文献   

4.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之一,它以“工”为特点,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工笔人物画的教学,历经数十年,形成了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工笔人物画的教学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之适应当今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陕西》2009,(6):F0004-F0004
杨顺来,祖籍山西万荣,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南海特邀画家、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世界汉诗协会书画委员会副主任。作品以写意山水、花鸟为主,兼工笔,尤擅画竹,自创写竹艺术“九叶分”,自成一体,具有东坡之意,板桥之神,个人之风,被誉为“长安竹王”。  相似文献   

6.
王昭 《魅力中国》2011,(20):302-302
在世界上各类绘画艺术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用线表现形式独树一帜。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既借鉴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用笔的各种表现方法,又结合了绘画的造型表现形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以写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感,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结晶。本文论述写意笔墨之“写”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并探究画家“写的主观意向与心路历程”以及引发新时期人们对写意笔墨之“写”的再认识与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谢军 《黑河学刊》2012,(6):29-30
在中国画的发展中,形和神关系一直是讨论的审美命题。形神论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广泛论及,代表有"以形写形","以形写神"和"以神写形",其中"以形写神"成为品评和创作的原则;随着对形与神认识的深入,形和神理论逐渐完备,对形神关系应有明确的认识,但中国画发展至今仍然处在"以形写形"和"以形写神"的范围内。"以神写形"才是中国画形神的归结,体现了中国画的写意观。  相似文献   

8.
刘俊梅 《魅力中国》2014,(24):97-97
在当代百花盛开的中国画艺术中,工笔画以极高的品质和数量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其中以女性形象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又最广泛。可以这样说,女性形象成就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辉煌。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家们都尝试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诠释自己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传达出他们独特的具有东方传统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9.
方建军 《魅力中国》2014,(19):177-177
中国工笔人物绘画艺术历史悠久,画法画派众多,在对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承过程中.历代名家都曾提到“师古人心”、“师古人迹”。可见,临摹在工笔人物画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因此。现在的高校工笔人物画临摹教学不应谊仅局限于对传统古代工笔人物画作品进行单一的临摹,而是要采用多样化的临摹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用笔墨和宣纸等传统工具,以花、鸟、虫、鱼、禽兽等动植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其技法多样,以描写手法的精细或奔放,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形象,再随类赋彩分层次着色,画作富丽堂皇;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清新淡雅;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灵动逼真。  相似文献   

11.
宋述林 《新西部(上)》2009,(9):158-158,160
在汉代,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物画注重社会教化以及实用功能的实现,因而重"存形";至晋代,佛学、老庄、玄学之影响渐次渗入人物画,士人参与绘事,在这种情况下,人物画由"存形"向"以形写神"过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入探讨了传统写意人物画中的造型和笔墨运用问题,认为传统写意人物画在其慢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画家的艺术实践和探索,逐渐日趋成熟和完善,并且总结出了一系列对于人物画的创作实践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造型、笔墨上的宝贵经验,值得后来者学习、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谢振瓯是当代著名的工笔人物画家。他以大唐雄风为主要创作内容,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中《大唐伎乐图》堪称他的代表作,成为当代美术史上工笔人物画不可替代的作品。他有自己比较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曾惠芬 《魅力中国》2014,(24):101-101
人物画是我国历代绘画艺术家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总结起来的有民族风格及美学理论的绘画类型,也是历代传统绘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人物画教学中的心理刻画部分一直是广大师生费尽心思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从唐代人物画大师周昉的作品及艺术特色入手,论述“意象造型”和“传神”“写心”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地位和发展意义,阐述了作者对人物内心刻画方面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与世界》2011,(22):54-55
王明福,画家,重庆书画社社长。擅长花鸟,对岩鹰、山鹰、刁鹰、秃鹫等情有独钟。笔下的工笔雄鹰,是以刻画为主的绘画。从工笔到写意,有所择重,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线条准确,晕染真实,构图完美。所画雄鹰,或临空俯冲、或张爪捕  相似文献   

16.
俞伟 《魅力中国》2013,(34):368-368
1.引言 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花鸟画构图自然也要有意境,如何将意境巧妙的表达出来,全凭构思成熟后的构图安排。从本质上讲花鸟画构图就是把生活中的花与鸟,物与物在画面上组织起来,加以安排,加以艺术的条理化,使它们产生一种寓意或情趣感,从而表达出画家的思想感情。在作画过程中要不断生发奇势,不断创造险情,造成对比,而又不断平衡画面使本来静止的画面灵气生动,使有限的笔墨表现出无限的情趣。中国传统绘画由于受到本民族长期的审美心态的影响,在画面构成方式方面具有它自成体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孙逸楠 《魅力中国》2014,(19):135-135
速写是造型的基础,对于绘画起着至关重要的基本作用,陈玉先先生的速写结合中国写意人物.以写意的笔法融入速写之中,绘制了大量的动态速写。其作品写意出神、墨韵生动令人赞叹。我写此文章旨在从陈先生的速写出发,讨论速写中的写意味道。  相似文献   

18.
高瑞菡 《魅力中国》2013,(25):100-100
中国画是用线的艺术,线条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上有它独特的概念和作用,中国画的线是一种富于东方艺术特质的表现形式,所以说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线的发展史。中国画的线务有鲜明的书法趣味,中国画使用的线条是中国书法的线条,无论写意还是工笔都是这样的。这些线条的表现是用书法的方法“写”出来的。中国画线蒂所具有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了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的用线具有突出的音乐之美和丰富的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19.
刘宇 《魅力中国》2014,(26):87-87
我国的国画艺术历史悠久,是彰显民族魅力的宝贵财富。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人们对国画人物造型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境。在早期,国画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采用以形写意的表达手法;在近代,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国画的人物造型偏向写实主义,开辟了中国人物画的崭新发展面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人们对传统的笔墨描绘又重新报以重视,使得笔墨与国画的人物造型关系有了传统的回归,在追求笔墨意蕴的同时,力图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主体精神充分体现出来。本文就我国国画人物造型审美的历史变迁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何成 《走向世界》2010,(13):72-73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是可以由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承载,所以对古典人物画的钟爱,一直是中国传统人物画家难以释怀的一个情结,历代画家除表达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外,都画了不少以当时的艺术审美来审视古人、表现古人的绘画作品.山东画家卢洪刚一直笔耕于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