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会计》2003,(8):29-29
1 能源 :中国煤炭较多 ,石油天然气短缺 ,有一定开采能力 ;俄罗斯方面 ,石油、天然气丰富 ,远东地区煤炭开采及管理能力较弱。2 有色金属 :中国品种不全 ,但有一定开采能力 ;俄罗斯有色金属品种齐全 ,资源丰富 ,但开采能力跟不上。3 能源设备及其他机械 :中国缺乏核电站以及火力、水力发电设备 ,大型管道和重型机床等 ;俄罗斯在上述方面均有一定实力。4 生物工程 :中国有一定实力 ,有较全面的优势 ;俄罗斯在生物工程方面有基础 ,也有一定实力 ,在某些方面技术先进。5 通讯器材 :中国进步较快 ,技术设备较先进 ;俄罗斯在通讯上属于发展起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于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双边贸易,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文章在借鉴Balassa(1978)及Ribeiro Ramos(2001)研究的基础上,利用1993-2014年之年度数据,展开中国-东盟CAFTA的贸易效应及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东盟CAFTA期间,中国GDP增长与中国从东盟国家进口值存在着贸易转移效应;中国対东盟国家进出口值与中国GDP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其中,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值对中国GDP增长有正向影响,中国从东盟国家进口值对中国GDP增长有负向影响。中国-东盟CAFTA的发展重点在于:一是应致力于调节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二是加大直接投资贸易,以带动投资发展效应;三是促进信息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8,(5)
<正>重庆姜义武2007年,中国"入世"的第六年。这一年,中国经济以超常的速度,扩充着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上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记录,与世界各国经济加速融合,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年,"中国制造"成了国际媒体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它为中国创造高速增长的GDP的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9,(Z1)
<正>2009年1月20日晚,在那个曾经放飞了中国人梦想的国家体育馆.被誉为中国经济领域"奥斯卡"的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这里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之一。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模型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美国中长期经济发展进行预测,探讨了在不同情况下中美两国经济的对比分析和追及问题。本文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只要保持平稳增长,将在2030年前实现多个目标:一是GDP总量超过美国;二是人均GDP超过1.7万美元;三是人均国民总收入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四是商品零售额、商品进口额等宏观指标赶上美国。  相似文献   

6.
延生与重生     
凌平 《经营者》2007,(13):6-6
<正>中国正在成为特区经济“取经”的圣地。“深圳速度”、“浦东效应”连同新近获批的成渝新区、滨海新区给中国经济发展加上了更多马力,这也让“同志加兄弟”的越南、俄罗斯等国按耐不住。很多国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通过发展对外经贸是可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因为中国具备四个条件: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具有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国具有高级技术、管理人才,能够迅速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完善。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利用全球直接投资中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并在发展中国家居第一位。外…  相似文献   

8.
<正>197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继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零售业作为一个传统而又最富活力的服务业,是体验经济的典型代表。在中国零售研究中心资助的2006年“中国零售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准备之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那一天,从象征意义上来讲,就正式开始了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部分,或者说是成为整个世界经济主流的一部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之一就在这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整个努力过程,实际上就是为了加入经济全球化、参与经济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伴随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制度、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看到了企业发展中蕴含的智慧和出奇制胜的战略。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企业经济》也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喜迎盛事之际,我们举办了"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学术论坛,4位嘉宾就此进行了大会发言:李海舰先生围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一崭新的主题进行了演讲,观点精辟,分析全面;唐庆南先生从自己创业的实践,总结了"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中国创造"的切身体会;刘瑞先生阐述了"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汪玉奇先生高屋建瓴,思路创新,与刘瑞先生提出了相异的观点,强调调控国民经济,"重要的是经济手段"。各位演讲者各抒己见,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现将演讲中部分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郭先登 《企业经济》1989,(9):10-14,9
<正> 一、中国现代纺织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衰变本世纪七十年代未期,我国明确地提出了必须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问题,优先发展轻纺工业的政策。其后,中国现代纺织经济出现了高速、稳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两岸恢复直接贸易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 在过去20多年中,东亚的中国经济,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经济高速增长。台湾和港澳从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70年代跻身为第一代亚洲小虎;中国大陆自70年代末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以其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瞩目世界。1979-1996年间,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其后三年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两位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熊荣生 《企业经济》1993,(10):28-31
<正>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在即。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意味着世界市场大门向中国开放,中国市场大门向世界开放。我国企业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而且也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仅要与本国竞争对手较量,而且也要与国外竞争者争高低;市场更广阔,但竞争更为激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以“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表现,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与喝彩。今年,最大的挑战就是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通胀压力加大,经济增长趋缓,由此,关于中国济是否存在滞涨风险之争不绝于耳。从现在中国经济短期走势看,"物价上涨,经济下行"的格局似乎清晰可。一方面,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数显示,6月的CPI为6.4%,创3年来新高。中国的通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之来,中国区域经济学在经济地理学和生产力布局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学科,并迈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遇到的"短板"主要是如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产生的基本机理;如何正确认识要素聚集与分散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创新对比较优势的挑战。完善中国区域经济学,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现代化,要以"五大理念"引领学科建设;将中国区域经济实践与学科建设相融合;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丰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以及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组合,并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萌芽于15世纪末的航海大发现,起步于18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初步发展于19世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二战后获得迅速发展,并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最终演变为全球趋势。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动力,市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49年,这是中国由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心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纳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处于受控于强大外力的扭曲变形、低度发展状态;第二阶段,1949—1978年,中国仿效苏联模式探索脱离并抵抗不平等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虽自觉主动但充满曲折反复的状态,带有明显的探索性;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的中国主动并真正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开拓与创造。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企业改革愈推进,企业对外部环境稳态化、长期化、优质化的追求愈增长。这种追求标志着企业渴望社会能自觉地调整、改善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环境。一、中国企业外部环境“短缺”的十大矛盾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本质上是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19.
陈筠 《企业活力》2007,(12):20-22
<正>民营经济就是以民为主体的经济,老百姓办的经济。民营不是所有制概念,但这个概念是科学的。它包括了私营、个体、集体、联营、非国有股份制等经济类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以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现已被人们喻为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执政党和政府面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正处在“弱回升”阶段,这与中国经济周期性特点、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力度有关.短期内中国需要努力实现经济“适度回升”.中长期内,中国需要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具体包括:通过制度改革重建微观经济基础;通过政府的自我改革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改善分配制度提升消费水平;放松政府管制,提高人力资本供给和质量,促进创新;通过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