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茶之故乡。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仍以散装为主,自主品牌很少,竞争仍局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虽然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分别居于世界第一、二、三位,但中国茶叶产业只占世界茶市场的6%。这一状况令人担忧。中国茶叶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丁俊之给本报记者来信.畅谈了自己在茶叶品牌发展上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
茶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爱好者遍及全球.全世界大约有60个国家生产茶叶,茶行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解茶行业的发展现状,支持其发展壮大,对于我国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在巩固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基础上,致力发展烟、糖、茶、胶四大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茶叶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烤烟双控后,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着力培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使茶叶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继2004年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后,2005年省政府召开全省茶叶工作会议,并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我省茶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省茶叶产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4.
正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5月21日—25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2021"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同期举办。本届茶博会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塑强茶品牌和促进茶消费为核心,展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向世界讲述中国产业振兴的新故事。  相似文献   

5.
我国茶叶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已有10多年,不同名茶保护模式各异。本文以龙井、信阳毛尖和印度大吉岭茶为例,比较分析不同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及效益情况,为建立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最佳模式,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也是湖南农垦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 ,茶叶出口量锐减 ,价格下滑 ,市场疲软 ,茶场 (茶厂 )经济困难 ,茶农收入减少。中国入世后 ,湖南农垦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加快茶叶产业化进展 ,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农垦茶叶产业的优势茶叶产业是我省农垦的重点传统产业 ,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全系统有专业茶场 19个 ,茶叶精制厂 2 0个 ,茶园面积 3万亩 ,年产干茶 2 5 0 0吨 ,农垦系统年产值 2 5 0 0万元。茶叶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1、茶叶生产技术优势较强。农垦系统茶叶生产集中 ,在生产…  相似文献   

7.
汉中茶产业集约化经营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汉中茶叶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汉中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组织化结构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品牌繁多无竞争力;发展的优势是产品绿色优势、文化优势和科技优势.提出汉中茶叶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战略组合:绿色多元化战略,以"绿色"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实现茶叶产品的多元化;区域差异化战略,充分利用汉中的资源及文化优势,形成错位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汉中茶叶产业集群;绿色品牌战略,明确"绿色、健康"的品牌核心价值,统一汉中茶叶品牌,同时加大汉中茶叶宣传力度,树立汉中茶叶"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茶叶 ,俗有“茶叶两头尖 ,三年两发颠”之称 ,这一市场波动频繁的产业 ,在我市却接连经受了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 ,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 ,成为茶农增收 ,财政增长最具活力的闪光点。这种好形势的得来 ,得益于 1 0余年实施茶叶名牌战略。自 1 989年以来 ,我市大力推进茶叶名牌战略 ,先后培育出瑶里崖玉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茶叶品牌 ,其中景德镇得雨活茶有限公司“得雨”牌、浮梁县茶厂“浮瑶仙芝”牌双双获得了第四届“江西省著名商标”殊荣。“得雨活茶”还被冠名为全国唯一的“人民大会堂特供茶” ,被《中国食品报》称为“国茶”…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山东省茶化协会和济南市政府在我国南茶北销最大集散地--济南茶叶批发市场,联合举办了中国济南首届国际茶博会。这次博览会为各地茶叶品牌推介和茶叶的南北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来自全国12个产茶大省的厂家、茶商,华北、西北、东北、中原及台湾地区的茶叶经销商,186个政府、协会代表团,马来西亚、突尼斯、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客商参加了这次茶博会。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茶叶行业经历了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建立了很多的茶叶生产基地,随生产的发展,行业内出现了诸如加工企业亏损面增大,茶叶出口效益下降等很多的新问题,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无论对目前还是未来茶叶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TBT)的兴起有其客观必然性,我国茶叶产业无法回避。WTO条件下,面对当今愈演愈烈的TBT,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我国茶叶出口遭遇TBT,既有外在原因,又有内在原因。积极应对茶叶国际贸易中的TBT,构建我国茶叶TBT体系可产生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使茶叶出口持续发展。可提升我国茶叶产业水平,使茶叶产业加快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型,有利于规范我国茶叶行业和茶叶市场,可有效地抵制国外茶叶进口,保护我国茶叶市场,使我国茶业持续发展。应对TBT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形势紧迫。需要政府和茶叶企业双管齐下,统一协调性地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2.
"茶是产业,是文化.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 这些年,福建省茶产业强劲发展.据日前召开的福建省茶叶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福建茶园面积达到240万亩,产值42.7亿元,增长6.7亿元,出口创汇4850万美元.茶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茶园面积、产值和出口创汇量稳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13.
<正>为做强茶产业,做大茶品牌,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5月18日至21日,农业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在杭州共同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茶博会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的茶叶界顶级盛会,是国内外茶商、茶企相互交流、推广品牌的重要平台,对于全面展示我国茶产业发展成果、引导茶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行业发展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充分认识茶叶产业发展对文山经济的影响。文山经济受地域、历史等方面的影响,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只能立足于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才能走出困境。茶叶是得天独厚的产业,文山州八县都属宜种区;广南底圩茶和麻栗坡猛洞茶,其本质可与龙井媲美,具有上品绿茶的清香和韵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据此提出相应的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问卷调查对福建省居民的茶叶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从消费需求、购买价格等几方面揭示福建省居民茶叶消费的特点,分析影响福建省居民茶叶消费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福建省居民消费茶叶以乌龙茶为主,多选择在实体店购买1 000元/kg及以下品质优的"大众茶"。因此,在礼品茶消费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开发适合老百姓消费得起的优质且普遍要求简化包装的"大众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简称”北京茶博会”)于4月18日至21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本届展会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联合主办,主要展品涵盖茶叶、茶具、茶家具、泡茶水、茶叶机械、茶叶包装、包装机械等7大类。展览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共有400余家茶企参展,除本土企业外,还有来自印度、斯里兰卡、土耳其、老挝、韩国等国家的茶产业相关企业。据主办方称,预计此次展会将吸引不低于25000人次的专业客商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14年北京国际茶业展中,一抹来自武陵山脉的清新之气拂面而来,飘香京城。这就是主打生态茶产业、来自贵州铜仁的"梵净山"茶。"梵净山"茶的"净"品质与"静"文化是最大亮点,成为公众了解这个地域品牌的窗口。位于武陵山脉的梵净山不仅赋予茶叶优良的气候条件与无污染的生长环境,而且"佛教圣地"的称号与"禅茶一味"的文化底蕴,使得梵净山茶拥有了可发掘的文化与品牌内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茶叶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要是有一天,一位茶老板推门进来给你送茶叶,嘴里还谦卑地念叨"一点土特产,小意思,嘻嘻……"那你千万别把他当回事,因为这小子肯定玩儿不起来,没多大出息。时至今日还把茶看做土特产的人,恐怕要不了多久,这个行业就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20.
“茶是产业,是文化。福建是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 这些年,福建省茶产业强劲发展。据日前召开的福建省茶叶工作会议披露,去年福建茶园面积达到240万亩,产值42.7亿元,增长6.7亿元,出口创汇4850万美元。茶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茶园面积、产值和出口创汇量稳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