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文章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升级及金融科技助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指出金融科技创新可从智慧体验、智慧决策、智慧架构三方面助力智慧金融发展,结合金融科技在客户体验、智能风险控制体系、数字化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提出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物联网、5G、区块链等金融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智慧金融建设中,并进一步改变金融行业。  相似文献   

2.
5G作为当前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的关注重点和竞争焦点。5G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安全审慎和合理应用,将极大地促进金融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本文结合5G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影响,分析了“5G+金融”场景应用的前景和挑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业务产品创新和服务渠道优化方面的成效显而易见,其快速的发展态势,改变了金融行业的业态和业务模式,提升了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了银行向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转型.本文深入分析了5G智能时代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指出金融科技将提升金融精准服务能力、开放服务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创新打造金融产品、构建敏捷服务模式、深化建设开放生态、推进场景金融应用、严控金融安全风险的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为银行推动金融科技在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9年,长沙银行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工作,在基础设施、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指引下,长沙银行将重点考虑如何充分依托数字化转型成果持续为业务发展赋能,如何将科技驱动金融业务创新升级为业务流程与运营再造,如何推动金融科技建设从“立柱架梁”迈入“积厚成势”的新阶段。一直以来,长沙银行坚持“客户中心,价值导向”的发展理念,在金融科技建设方面以服务业务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变革驱动科技能力建设,通过深耕技术提升应用效果,通过生态开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立了“16213+”数字银行战略体系。其中,第一个“1”代表基础设施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前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5G对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打造智慧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与信息技术结合最紧密的行业之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同样需要5G技术的支持。本文在总结不同阶段移动通信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5G+金融”应用发展路径和作用模式,并结合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领域的经营详细解析可落地的应用场景。最后提出5G在金融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5G相关应用场景落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9年10月31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发布的《“5G+金融”应用发展白皮书(2019年)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认为5G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安全审慎与合理应用,将极大地促进金融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有望创新金融产品、革新经营模式、改造业务流程、重构行业生态,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满意度与安全水平,最终实现巩固金融系统稳定性、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7.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千行百业数字化发展赋能、赋智和赋值,更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当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数字金融赋能价值逐渐被挖掘,国内工业互联网金融发展逐渐起势。工业互联网金融融合了工业生产加工环节的“工业流”数据和传统信用模式下的“四流合一”数据,金融机构以平台为赋能载体,以数据为要素,形成“五流合一”的“数据+平台+赋能”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有效疏通产业链、价值链和信息链,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提前谋划、前瞻布局、主动作为,着力提升数字金融赋能能力,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金融,积极践行金融扶持实体、助力中小微发展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年初,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了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对今后四年引领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自4月刊起,开辟“金融数字化转型”专栏,结合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及愿景目标,邀请金融机构领导和专家,分享创新成果和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移动端支付生态的快速发展,客户的金融行为逐步发生改变,数字化浪潮将银行网点转型推到了关键节点:一方面各大银行对线下空间数量和布局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另一方面银行网点智慧转型优化成为了新的发力点。本文从网点所涵盖的“人”“物”“场”等维度出发,对市场相关创新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探索智慧网点优化升级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将因各自业务模式差异而出现分化,文章阐述了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应注重实体金融、创新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五大理念,转型的方向在资产端是交易型银行业务和投贷联动业务,在负债端是同业负债业务,在中间业务端是“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资产托管+顾问咨询”业务,在渠道端是“物理网点+互联网+物联网”。商业银行应通过业务转型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鑫 《中国金融》2022,(4):68-69
<正>近年来,科技创新应用推动金融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与此同时,金融监管的数字化转型也日益紧迫。随着地方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业态的迅速涌现,金融监管和治理的任务日益艰巨,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本文中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指“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芯片、元宇宙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为数字经济发展和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数字金融”是金融创新的基础支撑。在数字化大变革的时代浪潮中,中资银行纷纷制定了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跨境业务作为银行业务中较为专业和复杂的领域,其数字化转型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金融促进商业银行创新转型的机制和作用,分析指出商业银行创新转型的方向是轻型化、开放化、数字化转型、加强能力建设、优化客户结构等,提出了创新思维模式、创新风控模式、提升创新动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金融行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积极响应中信集团全面建设“数字中信”的发展要求,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建设金融科技人才梯队,探索创新技术业务落地,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工作步伐。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化时代,供应链金融作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突破口,依然面临诸多痛点,迫切需要创新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服务模式。基于此,本文以开放服务系统的视角,梳理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核心问题,建立基于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进行实践场景案例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建设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推动产融协同发展的“123同步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力量赋能机制以及相应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加快实现“两个赋能”,数字化促使供应链金融进一步达成“融合性”;加快实现“双轮驱动”,数字化促使供应链金融进一步达成“多元化”;加快实现“智慧协同”,数字化促使供应链金融进一步达成“智慧化”,能够推动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助力“产业+金融”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金融机构纷纷开启数字化“答卷”,重塑金融业生态和竞争格局。2021年,中国银行紧跟时代步伐,深度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推进集团全面数字化转型,科学制定了“数字中银+”金融科技规划并全面推进实施,在金融科技治理、企业级架构建设、数字金融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2年,中国银行将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紧密围绕既定部署,培育新动能,以重点突破带动数字化转型整体提升,为集团业务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锚定新的赛道,以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模式、服务流程的变革,运用“金融科技+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主动布局场景金融,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精准性。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金融承担着深化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以下简称“苏州工行”)锚定新的赛道,以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模式、服务流程的变革,运用“金融科技+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主动布局场景金融,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精准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基建的"数字底座",5G技术因其速度快、低时延(毫秒级)、高安全性、广连接(万物互联)等特征,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当前,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线上化进程加速推进,银行应积极拥抱5G,依托运营商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开展金融业务,创新移动金融产品,丰富和完善"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助力银行数字化经营。基于此,本文将探讨5G消息赋能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对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运用2011—2020年我国200家银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竞争会恶化银行负债质量,通过存贷协同效应抑制其流动性创造功能。在结构上,数字金融竞争压力会促使银行将传统存贷业务向同业和表外业务转移,加剧流动性创造分化。第二,在商业模式上,数字金融的“挤出效应”会抑制银行网点扩张,“创新效应”会促进手机银行发展,二者共同推进银行向数字化经营转型。在空间上,数字金融会促进银行分支机构布局调整,增加其对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金融供给。第三,“创新效应”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取决于创新质量。银行的创新数量越多(广度)、技术更新越快(深度),“创新效应”对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越强。从长期来看,高质量创新有助于抵消数字金融冲击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面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挑战,欧洲银行业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监管体系、新技术运用、开放银行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已走在“银行4.0”时代的前列,成为全球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源地和先行区,其经验对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