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从"优质"一词的起源和旅游概念入手,分析了优质旅游的本质和范畴,认为优质旅游的本质是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其所讨论的范畴是一个以旅游业为核心,以旅游产品为体现的综合系统。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旅游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旅游业贡献,提出了包括以旅游者旅游活动中幸福感获得为基础的旅游者评价框架、以旅游效应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评价框架和优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的优质旅游内涵性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2.
对旅游业的再认识--兼与张涛先生商榷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关于其内部构成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认为,旅游业“支柱说”只是对旅游业的一种短期的、近视的、静态的认识,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全面反映旅游业的本质,不适合“大旅游”发展趋势。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昆明旅游犯罪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黄建军 《旅游学刊》2000,15(3):60-64
针对旅游者的犯罪以财产性犯罪为主,暴力犯罪所占比例较小,且往往与财产性犯罪的实施相联系。因此,预防旅游犯罪,一方面固然需依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则主要靠提高旅游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4.
伴随旅游的大众化和日常化发展,不少旅游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旅游者不断升级的审美需求,旅游审美疲劳现象日益显露。旅游审美疲劳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兴趣减弱以及出现心理排斥等负向情感表达,对游客体验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文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解析旅游审美疲劳的概念内涵。其次,概括出旅游审美疲劳具有情绪主导性、群体差异性、身心综合性、动态变化性、情境感染性、条件累积性等6大表现特征,结合旅游审美疲劳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旅游审美疲劳的缓解对策。最后,明确未来旅游审美疲劳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从生活视角转向生命视角构建旅游审美体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旅游罩:类型、形成机制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旅游罩(tourism bubble)的研究在我国尚未见相关文献,相比较而言,国外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本文首先引入旅游罩的概念范畴,并对其基本类型作了进一步的划分,认为在旅游活动中,主要存在旅游者罩(tourist bubble)、旅游业罩(tourism industry bubble)和旅游目的地罩(tourist destination bubble)三种不同类型的旅游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旅游罩的形成机制,认为旅游者的心理因素形成了旅游者罩,大众旅游组织方式形成了旅游业罩,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因素形成旅游目的地罩.最后,文章分析了旅游罩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认为旅游罩的形成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利的,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控制旅游罩的形成或打破旅游罩,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学刊》2011,(7):43-43
5月26日至27日,旅游法起草组在北京召开旅游法立法研讨会,就国内外旅游立法现状及趋势、旅游业监管体制、旅游者权利义务、旅游规划和旅游民事关系特殊性等相关情况和旅游立法的重点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7.
回顾与展望:2000-2004年的《旅游学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2000-2004年《旅游学刊》刊登的481篇论文进行了分类统计,并着重介绍了旅游业产业地位和作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景区保护与管理、饭店和旅行社、旅游规划、旅游经济分析、区域旅游业发展、旅游市场与旅游者行为、研究综述等9个主题的重要文献,以此追踪近年中国旅游研究的动态,并反映《旅游学刊》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研究进步而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低碳旅游研究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键领域。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CSSCI及CSCD数据库中关于低碳旅游的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软件、Alluvial Generator程序、Excel统计功能进行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低碳旅游研究起步时间早,始于系统外部与旅游业相互作用视角,以生态环境和工程技术学科为基础,主要为了解决“碳中和”等现实问题,已形成固定的区域性合作网络;国外研究以定量研究为基本范式,其关键文献全部围绕旅游碳排放的测算,且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减碳体系。而国内低碳旅游研究与国外的快速发展时期相吻合,是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开展研究,依附于旅游及经管类学科,尚未形成固定的合作网络;国内研究在概念理论的定性研究方面优于国外,但整体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未形成完整体系,其关键文献包含基础概念、理论体系、碳排放测算、影响因素分析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意义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桂华  李鹏 《旅游学刊》2007,22(2):54-58
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的生态消耗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态经济学新方法,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旅游生态足迹既是一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理念.在深入研究旅游生态足迹特征、类型的基础上,以"四体旅游系统模式"为基本思路,探讨旅游生态足迹的四大功能意义,即:对旅游主体--旅游者的环境教育功能,对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生态消耗的衡量功能,对旅游媒体--旅游业的生态效益的评价功能以及对旅游载体--旅游环境影响的测度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旅游生态足迹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卫星账户(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TSA)将旅游业界定为一系列为旅游者提供或多或少依赖旅游业的商品和服务,旅游业的规模由消费者(旅游者)的消费所决定(Frechtling,1999,2010;Smeral,2006)。旅游者可以自主决定其出游行为和消费行为,同时也要受到嵌入其中的制度环境的约束。“制度嵌入性”是指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制度约束(N ee和Ingram,1998;王宁,2008)。以国内旅游消费为例,意指旅游消费行为嵌入我国的旅游制度中。王宁将“制度嵌入性”视作消费社会学的一个研究纲领,有效解释了“消费自主性”忽略的“消费脆弱性”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杨丽 《旅游学刊》2001,16(6):40-42
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旅游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信息服务和在线支付能力有限,网络营销还仅仅是一种时尚,消费者的培育、旅游电子商务环境的成熟和政策法规的建设等等都还是亟待在发展中解决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以赶上信息时代的大潮.旅游企业与旅游网站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电子商务的现代经营方式与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季节性的含义、测度、成因和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缓解旅游季节性的措施和方法。近年来渐渐兴起的反季旅游成为应对旅游季节性的有效措施。深刻理解反季旅游的内涵和特征,努力实现反季旅游常态化,能有效解决旅游季节性造成的产业失衡问题。但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有关反季旅游的研究成果却十分有限。文章的主要工作是对旅游季节性和反季旅游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进一步对反季旅游研究和开发的策略进行分析。首先,对气候与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单回顾;其次,对旅游季节性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反季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剖析和界定,并重点对利用反季旅游缓解季节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我国反季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感性规划向数字规划进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承照 《旅游学刊》2001,16(6):57-60
本文针对我国旅游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数字规划的发展构想.论文认为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感性规划,其最大特点是缺少独立的技术手段和独立的理论基础.数字规划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规划,以数字和图纸为语言,阐述旅游分析与规划思想,使规划具有一种尺度感.数字规划的核心是建立以市场研究为基础的旅游参数、旅游指标体系和策划体系.  相似文献   

14.
Tourism development is a key feature of the neolibe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Through a mix of state and private investment,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Mexico are encouraged to transform loc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to tourist consumption sites. The process results in a shift toward reliance on tourism, in place of farming, leaving households with few alternative earning strategies amidst fluctuating tourist arrivals and income, confou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and questioning the utility of tourism as a sustainable tool for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ses a community-based Indigenous tourism project in a rural Maya village in Mexico's Yucatan, and discusses strategies employed at household level to navigate the arrival of tourism. Funding agencies assessed this project based on a triple bottom line metric that accounts for ecological health,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cal social capital; however, these fail to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local and non-local conceptions of authenticity, indigeneity, and success.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the project has exacerbated existing tensions and has arguably widened the gap between the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powerful and less powerful, marginalized families in the community. Questions about policy, governance systems, and elite domination and kin group control are raised.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研究的多维视野--对国内与国外相关文献的评述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本文通过对大量英文和中文文献的检索和分析,以几个重要的主题作为阐述的基本框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本土学者、外国学者以及旅居国外的中国学者对中国旅游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并对旅游研究过程中所呈现的基本趋势进行了讨论。通过这个分析,使国内同行得以一窥中国旅游问题在世界旅游论坛上被关注的程度,以及了解中国旅游研究与国外旅游研究的差别。本文提供的大量英文文献,也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线索。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Concerns with growth have steadily advanced since the Limits to Growth report due particularly to human impact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ince that time, neoliberal capitalis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eliant on growth exacerbating these problems. The destructive outcomes of these strategies has led to a growing interest in degrowth. Analysts are examining how we can create economies that eschew a growth imperative while still supporting human thriving. Tourism as a key facet of capitalism is implicated in these issues and recent concerns with “overtourism” are only one symptom of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 of issues of degrowth in tourism. It examines current tensions in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argues just and sustainable degrowth will require greater attention to equity. This analysis suggests that essential to such an agenda is redefining tourism to focus on the rights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a rebuilding of the social capacities of tourism.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the redefinition of tourism in order to place the rights of local communities above the rights of tourists for holidays and the rights of tourism corporates to make profits.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ourism education in Korea, mandated by the Higher Education Act, has evolved rapidly in response to the tourism industry's growth and labor demands for the last four decades. As tourism education has matured and becom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legitimate academic field of study, the Korean tourism education has attempted to generate future quality workforce and to establish the status of tourism as a prominent research oriented disciplin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Korean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and to suggest future directions for Korean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By improving current curricula according to today's fast changing tourism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tourism industry with the aid of the government 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Korean tourism education will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the Korean tourism industry as a legitimate partner.  相似文献   

18.
智慧旅游的丰富实践使研究者不断思考“什么是智慧旅游”的问题,而对这个基本问题虽有很多解答但仍然需要进行探索。文章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智慧旅游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建立起以旅游信息服务为基础的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即把智慧旅游定义为旅游者个体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接受的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该定义旨在强调智慧旅游以旅游者个体为核心、以信息服务为载体的支撑体系,以泛在化作为核心内涵,以旅游者行为方式、旅游业营销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为主要外延,并据此对国内外智慧旅游概念进行了全面评价。文章的价值在于将智慧旅游的概念与旅游信息化(特别是旅游信息服务)有机结合,既承上启下又能开启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管-员工薪酬差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过于悬殊的薪酬差距所引发的激烈争议和质疑不容忽视。文章基于锦标赛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与管理层权力理论,以2006~2012年间的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层权力、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管理层权力理论在旅游行业并不成立,管理层权力未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旅游企业绩效造成显著影响;(2)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旅游企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当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超过205000.97元的临界值时,薪酬差距继续拉大会对旅游企业绩效产生消极影响。建议旅游企业合理设计薪酬激励机制、优化薪酬结构,防止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过大引致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逐渐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外《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种SSCI引用的旅游期刊所发表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其研究焦点集中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某些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和态度、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以及基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差异的群体聚类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