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成为大多数旅游者心目中的“首选”。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始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旅游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但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国内仍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分析乡村旅游的特点入手,探讨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和比较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此背景下,山西省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创建西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本文以西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例,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激发乡村活力、重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丽 《山西农经》2023,(11):19-21
实现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差别”将归于消失。因此,乡村振兴是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措施。在乡村振兴中要保障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农村改革,促进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举措,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的,包含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湘南是湖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妥善解决湘南地区“三农”问题、加快其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湘南乡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模式问题,提出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业双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农业是产业兴旺的基础和前提。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实施当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基本任务,必须突出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从经济、生态、农业等各个方面入手,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如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覃帅  符雯雯 《山西农经》2023,(13):145-147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也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多需求。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保障,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意义,研究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拟发掘现行选聘机制下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并基于此探析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保障大学生村官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效用充分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新兴发展路径。准确认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把握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依据,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有效落地的前提。文章在基本认知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前提下,总结县域数字乡村建设的基层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华 《新疆农垦经济》2023,(8):F0002-F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到底振兴什么、怎么振兴、谁来振兴,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陈文胜教授所著《中国乡村何以兴》应时而生,该书立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远景,系统厘清了乡村振兴的五大关系,包括政治与政策、战略与策略、城市与乡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政府与市场,这五大核心关系直接关涉我国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乡村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乡村治理结构的演进史,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深刻的历史与实践逻辑。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对乡村治理结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推进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为乡村社会结构的未来发展提高政治保障;营造良好的乡村法治文化环境,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聚焦乡村治理问题,找准乡村治理重点,最终实现乡村治理结构的科学发展及社会管理的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11.
浙江提出要打造一批“服务均等化、环境生态化、生活智慧化、文明现代化”未来乡村,而“两山理论”与未来乡村共同倡导既要生态又要经济,有助于未来乡村的发展,值得进行深入的推广与应用。本文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分析、二值Logi st i c回归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未来乡村的“两山”理论实践现状及村民满意度进行研究,总结未来乡村发展的优势,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转型中的乡村建设:过程、机制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20余年来中部地区的乡村建设,无论是从体制变迁的视角,还是从乡村干部工作感受和农民生活的视角,均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已出现“衰败”与“治理危机”。乡村政府与组织固然是造成农村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其根子在二元性体制,在乡村建设的运行机制。近十年来乡村形势的恶化,反映出宏观体制与政策及其价值理念的问题。解决乡村问题,应当从体制安排及其价值转换上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13.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核心要求,而美丽乡村建设又归属于生态家居,因而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然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乡村拥有各自的特色,以统一的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效果肯定不达预期。鉴于此,本文从多个维度探析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建设“数字辽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智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路径。结合辽宁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情况,针对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共性问题,探讨辽宁乡村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着力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多措并举补齐短板。  相似文献   

15.
周梦娟 《山西农经》2023,(24):167-169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积极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重心,其中加快培育建设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农业生产关系升级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动力,同时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家庭农场在实际的经营中也会面对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建设。对此结合家庭农场的实际发展现状,阐释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其建设路径,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对策,旨在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瓶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矛盾促使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持续发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剖析我国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差距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通过阐述“乡村地域系统”的概念,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我国乡村地域系统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可持续发展路径或措施。结果 目前,我国乡村地域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空心化严重,人才、劳动力双重流失;农业生产力落后,乡村经济乏力;公共服务条件差,宜居性有待提高等。因此,振兴我国乡村地域系统要注重空间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及社会可持续性,要从强化“中心镇”功能,重组乡村经济结构;活化传统农业,培育经济新兴业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宜居环境入手。结论 当前,农业农村应构建和培育有较大发展优势和潜力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中心,以此为突破口振兴乡村地域系统。强化“中心镇”特色产业培育、公共设施建设、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充分发挥其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改变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的组合利用方式,将“互联网+”“旅游+”“生态+”深度渗透并融入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回流乡村的青年创业群体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概念化为再农化者,系统梳理再农化行为背后的“农业代际价值理念变迁”“农民准世袭身份制破除”“外部社会基础与内在驱动”等深层次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典型案例讨论和验证再农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发现,再农化不只是单一的劳动力要素流动方式,更是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才能等资源的综合性流动。通过优化合作联合、重塑乡村产业,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担当价值示范与文化引领者、村庄生态建设者与信息链接者,再农化者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农民。提出“外部实现条件的推力”与“内部驱动因素的拉力”下再农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滚雪球”模式,促进乡村向产业—社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绿色金融作为“双碳”目标下新兴的金融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乡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备建设数字乡村的基础条件,但在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等问题,本文深入地分析了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助推辽宁数字乡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素 《山西农经》2023,(9):32-34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内容,对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业经济在总体经济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城镇化水平较高。统筹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于破解山东省经济发展困局、推动山东省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概念,讨论了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琴  肖芒 《农业经济》2023,(5):55-5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