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1月12日,欧洲经济共同体12国财长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达成一致协议。对欧洲货币体系(EMS)中心汇率进行调整.这是自EMS1979年成立以来的第11次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西德马克和荷兰盾升值3%,卢森堡、比利时法郎升值2%,其它成员国货币币值维持不变。这次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EMS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西德马克汇价径直上升,使EMS遭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近年来一直比较疲软的法国法郎最为敏感。去年三月法国大选后,希拉克  相似文献   

2.
今年十月四日,欧洲共同体十国财长在布鲁塞尔举行特别会议,决定西德马克和荷兰盾升值5.5%,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贬值3%,这是“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以来第四次调整成员国货币的“中心汇率”(即相互问的货币比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2023,(8):76-77
<正>美元震荡走弱。受硅谷银行事件影响,美元指数(USDX)在3月9日冲高后回落,月末收于102.60,全月贬值2.28%。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3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1.01%,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1.58%,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0.48%。欧洲、亚洲和非洲货币表现强势。欧洲货币方面,受能源价格持续回落、经济预期回暖以及欧央行加息等因素提振,欧洲货币整体走强。受关键指标利率大幅加息100个基点影响,冰岛克朗3月对美元和国际清算银行(BIS)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5.17%和3.46%。波兰兹罗提对美元升值超过3%,捷克克朗、欧元、保加利亚列弗、丹麦克朗、瑞士法郎和英镑升值超过2%。欧洲货币中仅挪威克朗和俄罗斯卢布受能源价格下跌影响对美元贬值,分别贬值1.39%和2.15%。亚洲货币方面,泰铢年内再次成为亚洲表现最强货币,主要受旅游业复苏提振,3月对美元和BIS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3.44%和2.11%;日元紧随其后,对美元升值2.69%;菲律宾比索对美元升值接近2%;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以色列新谢克尔和韩元对美元升值超过1%。亚洲货币中仅有港...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2024,(2):76-78
<正>美元高位震荡,全年小幅走贬。受美国就业和通胀表现、美联储加息进程及市场预期变化影响,2023年美元指数(USDX)在99—107的区间内宽幅震荡,全年贬值2.04%。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全年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体货币贬值2.20%,其中对发达经济体货币贬值2.47%,对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1.95%。非美货币表现分化,亚洲货币偏弱、欧洲货币偏强。样本货币中有6成货币对美元升值:欧元升值3.6%、英镑升值5.73%、波兰兹罗提升值近12%、瑞士法郎升值超10%;墨西哥比索升值超15%、巴西雷亚尔升值近9%,哥伦比亚比索因高政策利率等因素对美元升值超25%,在样本货币中升值幅度最大;亚洲货币中升值幅度靠前的是新加坡元,升值1.53%。对美元贬值的货币中,日元因货币政策分化等因素,全年对美元贬值近7%,汇率水平接近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低点,这也是日元连续3年对美元贬值;阿根廷比索贬值超78%,土耳其里拉贬值超36%,俄罗斯卢布贬值超22%,南非兰特贬值近8%,人民币贬值2.9%。整体来看,欧洲货币政策收紧抵抗通胀,货币普遍升值,亚洲货币总体偏弱。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2023,(10):78-79
<正>美元震荡。4月,美元指数(USDX)继2月反弹和3月下行后开始盘整,收于101.66,全月贬值0.91%,为近半年变动幅度最小月份。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4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0.04%,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0.59%,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0.45%。欧洲货币总体偏强。经济预期优化和欧央行加息预期继续支撑欧洲货币走强。欧洲13个样本货币中,有11个货币对美元升值。欧元对美元升值接近1%;波兰兹罗提受贸易顺差提振,对欧元上涨2%,加上欧元对美元升值,波兰兹罗提对美元和国际清算银行(BIS)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2.93%和2.56%,是4月对美元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  相似文献   

6.
周新民 《金融研究》1980,(S1):469-47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充满货币金融危机的年代。自1973年初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了浮动汇率制。近十年来,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日益严重,金融动荡愈演愈烈。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会议虽然经常召开,但旷日持久,收效甚微。直至1979年3月13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达成的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协议正式生效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才有所进展。欧洲货币体系是以西德马克为中心的地区性货币体系。它是迈向一个欧洲共同通货这个目标的重要的一步。它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值此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引进技术、资金,加速四个现代化步伐之际,对西方货币体系的演变和西方主要货币地位的变化,我们应予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2023,(2):76-78
<正>2022年,美元冲高回落,多数非美货币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美元指数(USDX)全年升值7.8%,最高114.16(9月27日,近20年高位)。2022年3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时隔40年重返8%以上,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前三季度美元指数强势上行,较年初一度升值近20%;第四季度,伴随美国通胀回落和对美联储的转“鸽”预期,美元指数回调,回吐年内部分涨幅。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全年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5.4%,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升值7.2%,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3.6%。总体看,非美货币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表现总体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一) 1992年9月8日,欧共体成员国之一芬兰突然宣布芬兰马克脱离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实行自由浮动;紧接着意大利宣布里拉法定贬值7%,超过了原来规定的±2.25%的汇率波动幅度,并同时宣布暂时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9月16日,英国在维持英镑与德国马克汇率过程中实行高利率也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也被迫宣布英镑贬值,并暂时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与此同时,西班牙比塞塔贬值5%,其它没有宣布贬值的货币,如丹麦克朗、法国法郎、爱尔兰镑等,也受到上述货币贬值风潮的强烈冲击。瑞典为了保持其货币克朗的地位,其中央银行将短期借款利率提高了500%,以制止克朗大量外流。随后,西班牙比塞塔又决定贬值5%。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1月至今,欧元兑美元升值超过11%,兑人民币升值超过5%,这引起欧洲国家的忧虑。由于本币相对于主要贸易国货币大幅升值将会削弱本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导致贸易逆差加剧,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促使美元和人民币相对于欧元升值就成为近来欧洲国家领导人的工作重点。然而由于美国国内备受次债危机煎熬、经济增速下降风险增加,未来美元贬值趋势难以阻挡。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就将希望寄托在了人民币身上,人民币升值真的能缓解欧元升值压力吗?  相似文献   

10.
欧洲货币单位构成的变化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创设的一种记帐货币。由欧洲经济共同体八个国家参加的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于1979年3月。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欧洲货币单位的前身是欧洲计算单位,它的组成和价值同原来的欧洲计算单位一样,同样是“一篮子”合成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的“篮子”中,包括欧洲经济共同体所有成员国的货币。各国货币在“篮子”中的比重,是根据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在共同体内部贸易总额中的大小确定的,并每隔五年重新审查和调整一次,但在必要时也可以随时调整,例如,“篮子”中的任何货币在比重的实际变动起过25%时就可以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丁志杰 《新金融》2016,(5):8-12
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对前期美元升值导致人民币被动高估做出的修正,央行利用汇改和汇率政策调整基本实现了人民币的有序贬值。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和大幅贬值的基础,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方向是多重的,美元走势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人民币贬值过程中顺势减持外汇储备,有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货币金融困境,具有积极的宏观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凯因斯DSGE模型与货币政策法则之汇率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小型开放经济而言,当经济存在价格僵硬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在面对不同冲击发生时,各政策法则执行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及动态调整过程差异较大。从中国台湾地区的情况为案例来看,在稳定汇率波动方面:当国内技术冲击时,货币法则优于利率法则;当国外通货膨胀时,利率法则优于货币法则;当国外利率冲击时,执行利率法则或货币法则,其结果无显著差异。在汇率动态调整方面:当国外利率调升时,中央银行执行利率法则与货币法则下,汇率的瞬时反应为过度贬值;当国外物价膨胀时,执行利率法则与货币法则下,汇率的瞬时反应表现为立即升值;当国内技术进步冲击时,因为国外冲击对小型开放经济体系影响力道较强,使得国内技术进度对体系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在利率法则下,汇率微幅贬值,而在货币法则下,汇率微幅升值。  相似文献   

13.
宋建奇 《中国金融》1993,(4):40-41,57
1992年冬秋之际持续发展的欧洲货币危机引起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震荡,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投资浪潮不仅冲破了欧洲货币机制的规范,而且西北欧各国货币的相继贬值也对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动荡不仅反映出欧共体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政府间经济政策不协调的现状,而且表明欧洲货币制度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建立合理的国际货币合作制度对欧洲和全球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下跌7%,A股市场在全球股市涨跌幅排名中垫底。同期美国SP500指数上涨6%,MSCI欧洲指数上涨3.5%,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4.8%,人民币兑美元贬值2.5%,兑欧元贬值1.9%,兑日元贬值6.4%。如果将一部分资金投入海外股票市场,指数涨跌与人民币贬值的差异,半年的投资报酬率比投资A股市场高出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升值预期的我国货币错配状况及其经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的关于货币错配的研究一般只关注贬值预期下存在净外币负债的情况。本文分析了汇率预期与货币错配的关系,指出贬值预期与净外币负债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而升值预期则与净外币资产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然后,对我国当前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的规模和程度进行了估计,表明我国存在较高的货币错配规模和程度。最后,分析了我国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货币战争正席卷全球,中国首当其冲。过去几年,人民币大幅升值,同时中国出口下滑,通缩风险不断加大。基于此,许多人建议,中国最合乎常理的做法应该是,改变货币政策,让人民币贬值。但这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从表面上看,形势无疑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许多人都预期中国货币政策将进行调整,从升值转为贬值。这一调整似乎令人心动,能够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的下行压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1月至今,欧元兑美元升值超过11%,兑人民币升值超过5%,这引起欧洲国家的忧虑。由于本币相对于主要贸易国货币大幅升值将会削弱本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导致贸易逆差加剧,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促使美元和人民币相对于欧元升值就成为近来欧洲国家领导人的工作重点。然而由于美国国内备受次债危机煎熬、经济增速下降风险增加,未来美元贬值趋势难以阻挡。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就将希望寄托在了人民币身上,人民币升值真的能缓解欧元升值压力吗?  相似文献   

18.
汇改以来,我国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一现象,宏观经济失衡,贸易顺差过大.那么,从基本国情出发,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问题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中引入一种新兴的虚拟货币——比特币,通过实体货币和虚拟货币的结合运用,解决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2023,(18):76-77
<正>美元延续强势。8月,美元指数(USDX)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影响,月中一度升破104(8月25—28日),月末收于103.63,全月升值1.72%。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8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2.03%,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升值2.17%,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1.90%。亚洲、欧洲货币走贬。亚洲货币方面,土耳其里拉因央行超预期大幅加息,成为8月唯一升值的亚洲货币,对美元和国际清算银行(BIS)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1.07%和2.86%。  相似文献   

20.
近期,美元贬值成为国内外经济金融界关注的热点。货币涨跌本是常事,然而,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其变动必然会引发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国家利益的博弈。全球化背景下美元体系能否继续维持?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会否出现调整?面对美元贬值和可能引发的危机,如何汲取日本当年的教训?亚洲国家如何在利益博弈中避免国家财富的流失?本刊特别组织策划“美元贬值体系预警 利益博弈”专题,约请权威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元问题展开前瞻性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