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防治甲鱼病害 (1)3%至5%的食盐水浸洗病鳖 1小时,可治颈溃疡病。 (2)用3%食盐水浸泡病鳖5-10 分钟,可治钟形虫病。 (3)每立方米水体用食盐和小苏打各500克,可防治白斑病。 (4)用3%至4%食盐水浸洗病鳖 5分钟,或用0.5%至0.6%的食盐水长时间浸泡病鳖,可防治水霉病。 2、防治黄鳝病害 (1)用3%食盐水浸泡黄鳝5至  相似文献   

2.
<正> 食盐对甲鱼、黄鳝的一些病害有防治作用,加之食盐取材方便价低等优点,养殖户不妨一用:防治甲鱼病害:(1)3%—5%的食盐水浸洗病鳖一小时,可防治颈溃疡病。(2)用3%食盐水浸泡病鳖5—10分钟,可防治钟形虫病。(3)用500ppm食盐和  相似文献   

3.
<正> 1、自繁自育稚鳖 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2、注意消毒方法 稚鳖入池前要消毒,且前常用消毒办法有:5%食盐水或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相似文献   

4.
一、浸洗法。浸洗法是在鱼种放养前 ,用 2 .5%食盐水浸洗 1 0~ 1 5分钟或用 5%食盐水浸洗鱼体 5分钟对鱼体进行消毒 ,以防止将病原体带入池中 ,同时还可增强鱼的抗病能力 ,提高鱼种成活率。二、遍洒法。 ( 1 )鱼池水深 66厘米 ,每亩用 4 0 0~60 0克食盐全池遍洒 ,可防治气泡病。 ( 2 )鱼池水深 33厘米 ,每亩用食盐 2 50 0克 ,化水泼洒全池 ,可防治鳃霉病。 ( 3)鱼池水深 33厘米 ,每亩用 50 0克食盐遍洒 ,可治疗细菌性白头白咀病和车轮虫病。 ( 4)鱼池水深 80厘米 ,每平方米用 50克食盐泡 50 0克水遍洒 ,可治疗鱼苗肠尖病和烂鳃病。 ( 5)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病,鳖苗在放养前通常要进行鳖体消毒。而一直以来养殖户大多用高锰酸钾、食盐、抗生素等溶液浸泡消毒,由于用这些溶液浸泡消毒操作难,要求高,稍有差错就易产生副作用。现我们试验用维生素C溶液浸泡消毒,不但效果好、成本低,而且操作很简单。现将具体操作介绍如下:先在直径1米的塑料盆装上10公斤水,再放入5克维生素原粉,溶解后放200只鳖苗浸泡10分钟即可放养。一般一盆药水可浸泡1000只鳖苗4次。鳖苗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进行鱼塘消毒。首先对鱼塘消毒管理防止境外细菌、病毒、寄生虫带入本塘,通常用二氧化氯、漂白粉、虫菌特杀消毒。夏花鱼种下塘前,必须经过消毒。防止带来病菌、寄生虫,一般用盐水消毒。用法2%~3%的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能杀灭鳃部的寄生虫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相似文献   

7.
浅谈鱼种消毒药物和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鱼种消毒通常采用的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食盐等。 这些药物怎样施用,现简介如下,供参考。 1、漂白粉。将其配制成浓度为10ppm的溶液,根据温度不同,浸洗20—30分钟;也可每m~3水体用药0.5—1g,进行全池泼洒。可防治细菌皮肤病和烂鳃病。 2、硫酸铜。用8ppm的硫酸铜溶液,浸洗鱼体20—30分钟;也可每m~3水体加硫酸铜  相似文献   

8.
<正> 食盐是一种很普通但作用很广泛很有效的消毒药物,应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河蟹:(1)在蟹种入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河蟹5分钟,可以预防河蟹水霉病、甲壳溃疡病及体表寄生虫,如纤毛虫;(2)用10%的食盐水可以杀死蟹奴。  相似文献   

9.
1、浸泡箱体。网箱在鱼种放养前下水浸泡半个月左右,使网箱上长出生物膜以减小鱼体摩擦受伤。 2、鱼种消毒。鱼种进箱之前用3%~4%食盐水浸泡3分钟或用孔雀石渌浸泡。 3、鱼种质量。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抗病能力强的鱼种进箱。 4、鱼种暂养。池塘培育的  相似文献   

10.
<正> ①池鱼有气泡病时,每亩水深0.7米用0.6公斤食盐水溶液向浮有病鱼水面均匀泼洒,一般几小时内便可见效。②用2.5%食盐溶液浸洗患有口丝虫病的鱼20分钟即可。③用4%的食盐水浸洗患有水霉病的鱼5分钟即可。④用10%的食盐水擦洗患有赤皮病的鱼,或用2.5%的食盐水浸洗15分钟。⑤用2.1%食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鱼10分钟,可治竖鳞病。⑥每  相似文献   

11.
<正> 稚龟的安全越冬是养龟成败的关键之一。 刚孵化出壳的稚龟体重仅3—7克,早期孵出的稚龟至越冬前已有20克左右,可后期出壳的因时间短、气温低、摄食少,体重仅4—8克,体  相似文献   

12.
一、水霉病:多发生在水温低于22℃以下的早春,由霉菌侵入鱼体伤口致病。菌丝体在伤口大量繁殖,犹如棉絮;病鱼焦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直到死亡。防治方法:(1)鱼种入箱前在4~5%食盐水浸浴5~10分钟进行预防;(2)发病后每箱(25平方米)用孔雀石绿20克加入10公斤水溶化后全箱泼洒,或用1%小苏打和3%食盐混合液,将病鱼侵浴,当鱼出现浮头时即转入新鲜水中。 二、烂鳃病:此病常年可见,由细菌浸入鳃部引起。病鱼鳃丝腐烂变黑,鳃盖内表皮充血,常腐蚀成圆形透明小窗。防治方法:(1)鱼种入箱前用8PPM  相似文献   

13.
<正> 用药液进行鱼体消毒,是投放鱼种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积极预防鱼病、提高养殖鱼类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下面介绍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消毒药液的配制与作用。 1、漂白粉药液:按每100千克水用漂白粉1克的用量配制而成。在水温10—15℃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致病菌,对预防细菌性病有较好的作用。 2、硫酸铜药液:按0.8克硫酸铜溶于100千克水的用量配制。在水温15℃以下时,浸洗鱼体20—30分钟,可杀死鳃隐鞭虫、  相似文献   

14.
正实践经验证明,巧用食盐对泥鳅的疾病防治有很好的效果。鳅苗消毒鳅苗下塘前,用1%~3%的食盐溶液浸泡消毒5~10分钟,可杀灭泥鳅体表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对水霉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此方法消毒既安全又便宜。防治气泡病苗种投放阶段水体清瘦、早春时节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5.
<正> 提高稚鳖成活率是人工养鳖的重要一环,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稚鳖的暂养。 孵化出的稚鳖要经过7天暂养后再入稚鳖池养殖。首先对出壳的稚鳖可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后再放入暂养盆中。一般水深3—5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可放稚鳖150只,从第三天开始投喂一些水蚤、熟蛋黄、蚯蚓等,也可喂专用稚鳖配合饲料,每天投喂量,鲜活饲料为稚鳖总重  相似文献   

16.
鱼类因操作不慎探伤鱼体,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鱼类极易患水霉病。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以致衰弱而死。防治:发病鱼池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受伤亲鱼可用4%碘酒涂抹患部;鱼卵可用4%福尔马林浸洗2—3分钟  相似文献   

17.
<正> 越冬前,当年养殖的稚鳖体质脆弱,越冬后死亡率较高,越冬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因此,为了提高养殖效益,稚鳖越冬常采用加温养殖。 一、养殖池的清整消毒 常见越冬池为水泥塑棚越冬池,在使用前,应先将池子四壁冲洗干净,曝晒一周,随后用20ppm的生石灰或20ppm漂白粉浸泡一周左右,排干水后冲  相似文献   

18.
水霉病   发病初期,龟食欲减退,躁动不安,严重时背壳被腐蚀变软变薄,以致停食死亡。预防 方法:让龟多晒太阳,龟池坚持每天更换新水,并定期消毒。治疗方法:将病龟浸泡在 1‰ 的食盐和 0 4‰的苏打混合水里,每天 1次,每次 20分钟。若龟皮肤、甲壳出现损伤, 可用 0 1%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患处,每日 1~ 2次,连用数天。   龟颈溃疡病   该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龟患此病后,颈部有棉絮状的丛生物,且活动不便;食欲减 退,闭目不动,如不及时治疗,几天后即会死亡。防治方法:用 5%食盐水洗病龟 1小时, 然后用土霉…  相似文献   

19.
<正> 中草药液消毒鱼体安全可靠,防病效果良好。 1、大黄 捣碎,加适量水,煮沸10—15分钟,取其药液配成10%浓度的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 2、枫树叶 每百公斤鱼种用枫树叶1000克,铁苋菜4000克,加水煎汁,取其药液配成5%的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5—10分钟。 3、大蒜 每百公斤鱼用蒜头1公斤或鲜  相似文献   

20.
<正>食盐也称氯化钠,在水产养殖中常被用作消毒、杀菌或杀虫。其具有来源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疗效较好、无副作用等优点。下面把食盐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如下:1.鱼种投放前,用3%-5%的食盐浸洗10-20分钟,可防治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和真菌性疾病,浸洗时间随水温高低而定。2.亲鱼发生肤霉病时,用7%的食盐水,在水温15℃时浸洗病鱼10-15分钟或用400mg/L小苏打和400mg/L食盐混合剂浸洗病鱼3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