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并购通常是指一个公司(或企业,下同)吞并一个或多个公司,或者两个或多个公司合并成为一个公司的行为.有效的并购活动对于克服企业资产存量效率低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廷明 《会计师》2010,(10):42-43
<正>一、引言企业并购是企业之间的执行合并收购的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都解散,称为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公司,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称为吸收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称为新设合并。收购是企业通过现金或股权方式收购其他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4.
一人公司又称“独资公司”或“独股公司”。是指股东仅为一人,一人股东持有公司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公司。就一人公司的存在实践与学理认识而言,一人公司包括形式意义的一人公司和实质意义的一人公司,广义的一人公司和狭义的一人公司。形式意义的一人公司指股东仅为一人,  相似文献   

5.
艾亚 《国际融资》2004,(5):17-18
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到海外投资或融资,其间与外国公司或个人发生经济、金融纠纷,始料不及地遭遇外国公司或个人法院诉讼之事,亦时有发生。有些外国公司或个人的诉讼还明显地带有投机性,并受到当地法院的保护,致使中国公司陷入狼烟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某县汽运公司于2004年8月份通过企业改制,对外实行公开拍买.最终由夏某等人合伙整体购买,同时组建新的公司。对原公司职工给予一次性安置费或补偿费后,全部与原公司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合同关系。劳动保障部门对原公司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以“失业人员”名义分别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原公司在职人员通过招聘形式依然继续留任新公司10月份,  相似文献   

7.
论公司保证行为的限制□高殿有王松宝公司的保证行为,是公司的权力、能力的一种。现实意义中,是公司以自身财产,对其他公司、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和权力提供一种无限或有限连带经济责任或法律责任的担保。这种行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和解释(限制)。在此,...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MBO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英文缩写,意思是"管理层收购",是公司经理层通过收购公司股权或资产进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变化的一种行为.简言之,公司的管理者通过购买其它公司的一部分或全部股份,来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9.
雷涛 《中国保险》2011,(3):38-41
“跟人走”现象类型分析 一.跨公司迁移与公司内迁移。根据整体迁移是否发生于同一公司,可分为跨公司迁移和公司内迁移。前者指迁出和迁入公司属于不同法人机构,后者指在同一公司的不同分支机构或部门间发生职位变迁。公司内整体迁移一般会受到公司种种显性或隐性规则的制约,而跨公司整体迁移的随意性较大,对迁出和迁入公司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0.
陈云涛 《浙江金融》2004,(1):93-93,92
一人公司(One-Man company),又称独资公司,是指由一名股东(自然人)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人公司有形式意义上的一人公司与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之分.形式意义上的一人公司包括"成立时的一人公司"和"成立后的一人公司".前者,如一些国家所允许的,成立时就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后者,公司成立时,股东人数符合法定的复数要求,但公司成立后,因出资转让等原因,导致股东减少为一人.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是指公司在股东人数上符合公司法定的复数要求,但真正出资者或股份持有人只有一人,其余股东均为挂名股东.  相似文献   

11.
一人公司(One-Man company),又称独资公司,是指由一名股东(自然人)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人公司有形式意义上的一人公司与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之分.形式意义上的一人公司包括“成立时的一人公司“和“成立后的一人公司“.前者,如一些国家所允许的,成立时就只有一个股东的公司;后者,公司成立时,股东人数符合法定的复数要求,但公司成立后,因出资转让等原因,导致股东减少为一人.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是指公司在股东人数上符合公司法定的复数要求,但真正出资者或股份持有人只有一人,其余股东均为挂名股东.……  相似文献   

12.
刘云海 《上海保险》1995,(12):18-19
专业自营保险公司(Captive),简称专业自保公司,是由一家母公司或集团拥有或控制的主要用于处理母公司或集团风险的公司。它是母公司,或集团下属的分公司,是一种非保险公司经营的从事保险业务的公司,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对母公司和子公司面临的一些风险进行保险。在我国,1984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经国务院同意,在石化总公司内部设立了“安全生产保证基金”,就具有专业自保公司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张道奇  刘磊 《金卡工程》2010,14(11):163-164
公司合并是市场经济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企业活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法达成合意,归并为一个公司或创设一个新的公司的法律行为。现行公司合并的两种形态是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在公司合并的过程中,债权人的权益应该如何来保障,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14.
自我国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以来,公司出于种种战略性考虑,对外投资活动越来越多,并出现了公司间相互持股或投资情况。现实经济生活中,相互持股作为公司间一种合法经济关系,将随着公司对资本营运的重视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制度)并未规定相互持股公司在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损益的具体方法,为此,本文拟以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一、投资损益确定的依据相互持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相互进行直接或间接股权投资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直接相互持股是两个公司间以资产相互投资或交换股权等方式而形成的互…  相似文献   

15.
并购重组涵义简介 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简写M&A。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资并购及其动因分析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企业收购的统称。兼并指一公司企业将其他公司企业并入本公司企业,使后者失去法人资格,即各国公司法所称的吸收合并;收购指一公司企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以实现对该公司企业的实际控制。鉴于兼并和收购的目的和动机都是通过公司企业产权转让以达到对其他公司企业的控制,所以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或大型集团组建、设立新的子公司、孙公司或收购现有公司的股权有多种方式,其中之一是上市公司与其下属子公司或上市公司下属两个子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一方占绝对控股权,即为交叉控股模式。本文拟对该模式下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编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交叉控股模式下合并报表编制中的问题这种投资方式根据对新公司或所收购的公司的控股比例的不同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以下将上市公司或企业集团简称母公司,其下属控股子公司简称子公司):(1)母公司与子公司或两个子公司中的一方持有50%以上,另一方持有20%以…  相似文献   

18.
刘璐 《保险研究》2009,(9):72-77
我国人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观赋权,而主观赋权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个或某些因素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使评价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寿险公司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会诱使寿险公司粉饰或追求权重较高的指标。本文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以2007年在我国境内开展业务的34家寿险公司作为样本,选择17个指标构建截面数据,对样本公司的风险水平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很好地解决了主观赋权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公司治理概述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投资》2008,(6):42-42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创始期走入成长期,类似航兴公司的场景几乎天天发生。一家家公司在面对着充满机会和发展前景的行业,或停滞不前或轰然倒下,而导致很多公司没落的直接制造者往往就是公司的缔造者。设计一种合理的股东结构,一方面尽量保证创始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不断融入新的资源以保持公司的成长活力,是很多成长性公司董事会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