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年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泛娱乐化心态凸显、消极社会情绪激增、主流价值观存在认知偏差等。有鉴于此,必须要厘清青年消极社会心态的表征与成因,找准着力点以确保精准施测。通过强化网络监管、增强主流价值观网络传播实效、加强网络空间立法等,破解实践难题,实现青年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范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青年的经济价值观正在发生着重大的调整和变革。在此背景下对其经济价值观现状展开调查,有助于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正确有效的引导青年经济价值观与社会主流经济价值观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反应,会受到大型社会事件的影响.自2003年以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以下简称"SARS")、南方冰灾、汶川大地震、甲型H1N1禽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等大型社会事件,以其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性特征成为影响价值观的可能因素之一.该研究以青年大学生为对象,针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不同大型社会事件的价值观变化反应,寻找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构成模式和规律,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文化自信在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强化青年文化认同、培养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当下部分青年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产生的文化认同危机,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管理文化生态方面增强青年文化认同,持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快速发展导致当代青年思想良莠不齐,思想观念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的主流性思想意识已经出现了边缘化趋式,现代青年群体的思想意识和自身价值观也受到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了偏差.基于此,对于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偏差,快速建立起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纷杂的社会中要求青年学生群体始终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促使其自身形成正确科学的思想价值理念,从而最终实现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100年以前,五四运动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新时代,青年政治价值观淡化、道德价值观错位、学习价值观扭曲,面对西方多元化思潮,面临新时代赋予青年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探索五四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网络新媒体教育路径,促使五四精神嵌入青年价值观,培根铸魂,让青春梦助力中国梦,锻造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当代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当前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和复杂,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丰富多彩的生活,缺少经验判断能力的青少年们更容易受到形形色色的思潮影响。因此,针对当前这些社会现状,急需为广大青年构筑强有力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的发展给军营内外带来了深刻变革,也使当代青年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培育当代青年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增强部队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强化青年军人的理想信念,注重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群体接续奋斗.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活力量,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习近平重视青年发展成长,对青年群体给予殷切期望.肯定青年主体地位,引导青年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青年综合素质,是当今时期青年发展成长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青年政治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描述了我国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含义、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大众传媒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和受众。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从当代9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坚决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强自身素质提升,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2.
范秀娟 《改革与开放》2013,(6):111-112,114
在社会转型中,历史所有的嬗变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所表现出来的只是方向性的指引和趋势的走向。社会转型期,青年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嬗变,本文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重点讨论构建新型农民价值观的必要性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当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择偶价值观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课题。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发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上的各种资源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高级知识女青年接受了高等教育,是新一代的青年中的佼佼者,她们的择偶价值观与一般的青年有共性,但是更多的是基于其自身的性格特征、其所特有的文化积淀而与一般的青年所不同而形成的特性。她们在择偶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与传统的女青年择偶价值所不同的现象与问题。本文着重于当代高知女青年在择偶价值观上变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语,分析了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状况,并提出在党的领导下,主要由青年群体引领主导价值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青年发展本质与城市软实力建设所体现出来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具有公民意识的新青年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应将青年公民意识培育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路径:一要"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一体,构建特色青年公民意识培育体系;二要"政治参与、法制教育"并行,构建青年公民意识培育的政治实践机制;三要"传统媒介、新兴媒介"互补,构建青年公民意识培育的全方位传播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文章叙述了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措施: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与培养;优化校园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转型期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416位国有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检验了员工个体的工作价值观在自愿离职决定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第二,员工的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对组织政治知觉与自愿离职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当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处于高位时,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的影响显著减弱.研究对国有企业遏制政治行为,弘扬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和减少员工自愿离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廖琳 《改革与开放》2013,(16):68-69
当前,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受到其影响。本文对逃避现实和缺乏荣誉感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分析了大学生逃避现实与缺乏荣誉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荣誉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荣誉感。  相似文献   

19.
"美丽中国"的内涵丰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以"美丽中国" 为切入点推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着力加强"美丽中国"教育,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将"美丽中国"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拓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美丽中国"理念,丰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红色资源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塑造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丰富具体的红色资源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更好地将其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1]文章提出利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平台,进行红色资源教学;家长与大学生一同进行红色旅游,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