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艳 《北方经济》2008,(24):32-34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增幅过快,极容易形成投机,产生房地产泡沫。有研究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存在区域性过热现象”,“地区冷热不均,真实的房地产泡沫现象已经出现”。中国的房地产究竟有没有泡沫,理论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房地产泡沫不仅造成金融危机,而且影响房地产业长期发展,所以研究我国房地产泡沫的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韬 《珠江经济》2005,(6):74-79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房地产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住宅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现在房地产经济已经成为我们一些地区对GDP增长起到决定性的方面,例如2003年北京的GDP增长的30%来自房地产,另外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有50%以上来自房地产。这样就能说明房地产已经形成泡沫吗?回答是否定的,判断房地产泡沫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辨析:①确定什么是泡沫经济;②市场对房地产的真实需求;③造成房地产价格上升的真正原因;④房地产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⑤政府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泡沫的破灭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一定会远大于西班牙。到那时,要想找办法来救已是回天乏力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对经济的危害性,尽管总有人不断提醒,也列举了不少例予,比如日本、美国、爱尔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4.
张霞 《发展》2010,(4):81-81
全球金融危机退潮之际,迪拜世界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令全球金融市场再生波澜。迪拜世界的债务危机凸显了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给中国房地产市场敲响了新的警钟:吹大的地产泡沫终将破裂,国际游资可能冲击和危害中国资本市场,目前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在悄然放大,客观要求中国经济应尽快摆脱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大陆的A股泡沫上出现了一个小洞。上海的A股指数已从高位下跌20%,而且很可能还要再跌10%。即便如此,股价仍被高估。在探底后,泡沫可能再度形成。泡沫形成的基本条件是,经济高速增长、资产供应不足以及流动性过剩。在中国,这些条件都存在。在明年的奥运会后,可能再次出现一波力度更大的调整。连房地产价格都有可能下跌。只有在美元重拾强势后,中国的泡沫才会大规模破裂(比如说,股市下跌70%,房价下跌50%)。而美元复苏至少还需要两年。  相似文献   

6.
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了全球性金融海啸,但是美国95%以上的居民只有一套住房。而在中国,估计只有10%以下的人口持有这些个人按揭贷款,其持有住房多套。  相似文献   

7.
2003年2月,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和新华在线信息技术公司在京发布了"2002-2003年度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该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的确存在区域性泡沫现象,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以北京、上海、辽宁、广东和浙江最为突出。 针对当前"房地产泡沫大破灭正在逼近"的灰色预言,有些专家、地产大腕们也提出了与此相反的看法,认为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总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10,(6):14-15
我对第5期的《楼市泡沫pk政策泡沫》一组文章非常感兴趣,对我在金融市场理论方面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从已有的各项指标、数据来看,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非常严重,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必将成为实体经济的潜在风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破灭对实体经济会产生巨大的损害。针对近几年房地长飙升的问题,我认为政府主要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行业     
《新财经》2005,(9):10-11
央行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报告》在总结了2004年房地产业的主要动态后指出:目前我国55%以上房地产开发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警告说房产泡沫继续存在,并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通 《中国经贸》2014,(11):108-109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在这其中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亲眼目睹了房地产行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使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这发展的背后,中国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房价上涨过快以及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等现象,亟需解决。基于这一背景,国内专家学者以及房地产从业人员纷纷掀起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当前是否出现了“泡沫”的大辩论。因此,探究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现象是否存在,又该如何检验以及如何预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泡沫的概念,对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了对房地产市场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防范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3,(5):50-52
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今年中国经济将经济稳中求进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M2增长目标13%左右。与2012年相比,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一致,但是CPl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M2增长目标则下调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放缓是影响经济增速下滑的主因,目前个别地区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国家实施房地产调控的相关细则将陆续出台。今年国内经济将稳中求进,整体增速将高于去年。——4月5日接受腾讯财经采访  相似文献   

12.
陈玉宇 《新财经》2012,(9):18-18
关于房地产,最近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2005-2010年期间形成了巨大的地产泡沫;另一种则认为中国不存在地产泡沫,地产繁荣还可持续20年。中国房地产究竟有无泡沫?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主张有的人,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来,在社会上对我国目前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本文就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如何防止和治理房地产泡沫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涛  樊夕 《特区经济》2008,(12):92-94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从2003年以来持续快速上涨,政府及中央银行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抑制房价,但房地产泡沫并未显著萎缩。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房地产泡沫的成因、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调控工具以及政策时滞的异同,分析了导致中国货币政策低效的主要原因,在汲取日本的教训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增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会洪  谭冰 《特区经济》2013,(11):28-30
近年来,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很大泡沫,很多人预言泡沫即将破灭,但这些预言并没有变成现实。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严重泡沫,还是其可以容忍较大的泡沫?通过对比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的情况,发现中国楼市已经存在严重泡沫,并且也不存在特殊因素可以长期容忍较大的泡沫。如果继续之前的快速上涨,那么泡沫的破灭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需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10,(2):115-115
中国的房地产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社会心态和市场表象很相似,不同的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是由于西方国家迫使日元升值导致的,而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由于多发了货币导致的,这对中国民众的危害会更大  相似文献   

17.
马莉 《特区经济》2010,(5):24-26
本文从房地产价格、需求以及供给方面构建了房地产泡沫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指标体系对深圳地区房地产泡沫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深圳地区2003~2006年是一个泡沫积累的过程,2007年则是泡沫加剧积累的时期,2008年价格波动可以判断深圳住宅价格失去了合理性,总体上存在着严重的泡沫成分,当前政府的重点是加强各项制度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周刊》2004,(50):38-40
李金华 激浊扬清的希望,谢国忠 预言房地产泡沫将破裂,郎咸平 引发国有资产流失大讨论,周小川 宏观调控的先锋,郝演苏 抛出“保险业40%泡沫论”……  相似文献   

19.
石良平 《沪港经济》2004,(12):46-46
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过热是中央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在市场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三管齐下的严控状态下,今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价格仍上涨了9.4%,从而使今年1-9月全国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上涨了13%。这一态势引起了全国经济学界有关中国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议。其实,各种迹象都表明,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所关注的只是这一泡沫是否已到了破裂的边缘?怎样的政策才能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受经济复苏及市场流动性恢复的影响,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重拾增长之势,引发了人们对房地产泡沫的普遍担心,从理论界到决策层,都非常关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确保资产价格不出现过快增长,这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爆发于20世纪80至90年代的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能够给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