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易成本、交易收益与网络组织效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逻辑,可以把企业间的网络关系看成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体组织.然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大不足在于没有跳出单纯的成本分析框架,忽视了组织存在的根本目的--即通过要素组合来获取最大化的交易收益,仅仅从交易成本视角无法全面理解网络组织的性质与功效.因此,对网络组织的研究也应该从单一的交易成本视角转向交易成本与交易收益并行的双重视角.与市场和科层组织相比较,网络组织除节约交易成本外,还是增加交易收益的有效组织形式.网络组织在交易成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样,网络组织具有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可产生巨大协同效应的能力,给网络组织成员带来价值收益,形成交易收益.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对以“三现”为主的传统专业市场交易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与实体市场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使外生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是其推动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文章通过构建SSP制度分析框架和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电子商务诱致下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路径及其条件,提出了传统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向实体与电子商务相融合的新型交易制度转型升级的理论命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横向价值链的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向价值链作为一种中间组织,是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配置资源的补充,在资源配置中同样存在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但由于横向价值链企业间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企业问的资源和行动协调,可以有效减少随机交易的交易成本和企业扩大带来的管理成本,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横向价值链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和能力提升带来的收益增加,其成本主要为进入成本、维持成本和风险成本.本文根据对横向价值链收益和成本的分析,提出了横向价值链创造的价值模型.  相似文献   

4.
张杰 《财贸经济》2012,(2):52-57
金融制度边界(或者结构)的决定是制度金融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可是,不少文献对此问题的讨论从一开始就转向对不同金融体系结构以及绩效的简单刻画与比较。特别是,一度备受追捧的法金融学理论也深陷金融制度孰优孰劣判断的"陷阱"而难以自拔。因此,正确的理论选择就是重返制度边界决定的交易成本传统。本文的讨论发现,各国之所以拥有不同的金融制度边界,基本原因是其在利用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制度方面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异;法律传统不可能抛开市场交易方式以及交易效率而直接决定金融制度边界。相比之下,文化渊源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它决定着交易成本的初始结构,并由此影响人们对交易方式或者交易制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果 《北方经贸》2007,(6):84-85
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对银行跨国并购的解释,新制度经济学从企业(银行)边界这个特有的观察视角入手,运用交易费用这个独特的分析工具,将对银行跨国并购的理论解释落脚为一种产权交易形式下的、用交易成本大小来衡量的制度变迁现象。  相似文献   

6.
超越交易成本理论与企业战略联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成本理论只是从成本的角度来界定企业边界,对企业战略联盟这种中间组织的特征缺乏解释力,从投入角度对产出分析的交易成本理论只称得上半边理论。而超越交易成本理论,综合考虑了成本和收益双重因素,清晰地界定了企业战略联盟这种组织形态的特征,对快速发展的企业联盟这种组织形式更具有说服力,是大企业进行边界扩张而赢得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FIFO技术在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成本过高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努力降低交易成本是中国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和原因分析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这一事实。从微观层面来说,诚信缺失是造成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而诸如战略联盟、产业集群、供应链整合等可以扩大企业边界的中间组织是降低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的主要形式,因为这些中间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通过企业间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8.
朱晓宁 《商业时代》2007,(27):87-88
会展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是对传统交易方式的一种制度创新,是通过改善市场信息传递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临时市场。本文分析了会展经济的作用与功能,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会展经济对减少企业搜寻信息成本、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的作用,同时深入探讨了会展经济对降低企业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周芳 《商业时代》2007,(13):31-32
物流在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基于交易成本呈下降趋势的物流方式选择下,并没有出现理论逻辑上的企业对市场功能的进一步替代、企业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特征。本文引入物流转换成本概念,在梳理交易成本边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双重交易成本制约下的企业双重边界”假说,作为对物流方式选择下企业边界的交易成本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10.
分工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性制度安排,分工的制度效应在于分工制度和产业集群演化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集群是以完善分工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所以产业集群是一种以降低交易费用、带来递增收益为目的的制度安排与组织创新。产业集群既促进了分工合作,又降低了交易成本。基于分工的制度变迁推动了产业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