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云飞  安静 《财政科学》2021,(3):121-129
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公共风险,河北财政通过减收、增支、加债等方式,有效防控了公共风险的暴发,全省财政经济运行整体平稳,但也导致财政自身风险的累积,体现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后劲不足、财政支出保障难度逐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有隐患、其他领域风险趋向财政转移等.防控地方财政经济运行风险,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强财源建设,推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调整支出方向,确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完善管理机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化体制改革,消除财政风险转移隐患.  相似文献   

2.
当前地方财政困难主要受体制、人员、债务、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财政经常性支出需求呈刚性增长,财政不堪重负,财政风险加大。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笔者试从以下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一、地方财政负担重的主要原因1.财政体制不顺。分税制的实施促进了各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但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分税制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收支基数的确定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收入留存与上缴基数的确定基本上是基数加增长的  相似文献   

3.
沈泉江  韩健 《财政监督》2023,(23):82-87
地方政府性债务可以划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两种类型,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关系密切、相互影响。鉴于日本的财政体制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本文以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夕张市财政重建典型案例,深入研究地方债的综合治理,为我国实施更加精准的地方债政策、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稳因、平衡、强大的财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努力做好财税工作,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思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又进一步要求:“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注意防范财政风险”,充分说明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财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客观地讲,如果一个地区收入难增、支付难保、债务难偿、收支难平,这就会影响本地区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笔者结合遵义的实际,就缓解地方财政困难、防范地方财政风险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及市场化进程中,整个地方财政体系尚处于不尽完善的状况,地方财政困难及风险已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甚至危及地方的社会稳定。本文从财政风险形成的因素分析入手,就如何防范与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贾璐 《财政监督》2012,(1):70-72
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已成为当前地方各级财政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而各级政府的债务风险已成为财政风险的核心。政府债务风险,既包括来自于直接债务的风险,也包括和隐性债务、或有债务相关的风险。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对财政,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造成冲击。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首先要认识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但是由于缺乏权威统计,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难以准确把握。因此,研究和切实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  相似文献   

7.
郭琳 《上海财税》2001,(10):16-18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各种财政风险中,债务风险可以说是最为直接和最为关键的风险,它可以直接导致地方财政债务危机的爆发。由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机构分散,合法与不合法的债务并存,故全国范围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总量还难以把握。但是,根据某些地方已开始着手进行的典型调查可知,目前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已经相当沉重,有的甚至已超过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例如某省目前决算反映的赤字、财政政策挂账、已欠的财政担保外债已达到201亿元,占该省1998年财政总收入的69.48%。若再考虑到粮食的经营性亏损最后可能还得由财政解决、需要弥补的地方国有企业养老金的缺口等因素,地方财政债务的风险会更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主要表现为赤字风险、债务风险、收入风险和支出风险。近年来地方财政风险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是地方社会及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地方债务规模膨胀所引发的现实以及潜在的政府信用风险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握地方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正确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有力措施规避由地方债务风险引致的财政风险,从而保证财政安全运行。一、地方债务风险现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偿债风险以及由  相似文献   

10.
地方财政风险监控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财政风险监控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地方财政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财政风险监控的债务指标和综合指标的两层指标体系,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值L和地方财政风险综合值F两套监控标准.并通过对重庆市40个区县数据的计算结果,验证了L和F相关性,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毛莹 《财政监督》2009,(8):74-7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给地方财政乃至整个地方经济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它是处于地方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地方财政出现危机之间的一种状态.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将可能引发债务危机。考虑到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债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力扩张国债使我国潜在的财政债务风险浮出水面。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001年积极财政政策仍需继续发放国债,我国财政债务风险主要体现为中央财政债务风险较大,适度调整国债政策是防范中央财政债务风险的要求。加强外债管理,调整内债期限结构、持有者结构、完善偿债基金制度,尝试增发地方国债等措施,是化解中央财政债务风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一、财政支农风险现状与特征(一)风险现状。综观财政风险文献,一般侧重财政收入风险、财政支出风险、财政债务风险、财政赤字风险、财政制度风险等现状分析。财政支农资金风险分析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财政支农资金风险分析重点在支农资金风险的发生过程。从产生源头看,财政支农资  相似文献   

14.
《财税与会计》2001,(3):9-11
濮阳市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债务风险有:(1)还款困难普遍存在,偿贷压力较大;(2)由于受市场景气、汇率风险、项目预算等影响,债务风险逐步加重。(3)不能按时、足额还款现象已多次发生,财政垫付资金压力较大,将影响地方政府预算的正常执行,给地方财政平衡带来风险。(4)乡镇政府债务负担沉得,已引发拖欠工资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截止1999年底,全市乡镇政府债血为30786万元,每个乡镇平均395万元,最高的达1343万元。沉重的债箅负担已成为当前乡镇政权稳定和财政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与地方财政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县、乡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比较严重,应当认真解决。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是切实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当前县级财政收支基本情况、运行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县级财政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防范因县级财力不足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隐患,本文选取了某省三个县市作为样本地区进行调查。调查显示:目前县级政府债务风险基本处于一个整体可控的范围内,但是长期潜在风险不可忽视,这主要体现在融资平台新增债务较多、财政收支缺口较大、财政收入未来增长存在不确定性等方面。一旦依靠土地和税收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出现大幅度下滑,将直接减弱地方政府的偿付能力,从而对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的重点工作。这表明我国目前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本文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具体表现,归纳总结了国外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经验,从而提出了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因政府举借债务形成的财政还贷风险。地方财政内债包括省财政对中央财政的各种负债和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负债.还应包括财政必要支出的欠账。不少地方的外债规模相对于地方财力来讲已经偏大。而贷款项目自身产生的效益受到利率风险等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一旦出现偿债资金缺口,必然要转嫁给财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建设资金缺口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逐步形成了以土地财政为支撑、以地方融资平台为核心的融资体系。本文基于我国土地财政的形成原因及现状,分析了土地财政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机制,阐述了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可能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为:赤字出现加速膨胀态势;债务依存度过高;财政支出需求压力大;财政收入增长缺乏弹性。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净化财政支出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机构改革。严格控制行政支出增长;大力压缩财政补贴,减轻财政负担;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