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在世界的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今年88岁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巨富;从一个米店小伙计到拥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王永庆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成功六字诀”。勤“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王永庆常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过三代的警觉。”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便能以勤俭做事为常,这也是后来台塑企业一直坚持的经营观念。王永庆年幼时生活贫困,他上小学用的书包是一条粗布巾做的,…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今年88岁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的小伙计到拥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王永庆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成功六字诀”。勤“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的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人生。王永庆常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觉。”有了这种危机意识,他便能常常以勤俭来做事,这也是后来台塑企业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王永庆年幼时生活贫困,他上小学用的书包是一条粗布巾做…  相似文献   

3.
面孔     
《英才》2008,(11):14-15
王永庆辞世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5日9点38分,在台湾有“经营之神”称号的台塑集团创始人、台塑前董事长王永庆因心肺衰竭,在新泽西一家医院过世,享年92岁。此次,王永庆是带着夫人和子女前往美国视察旗下的生产线和厂房。  相似文献   

4.
一个单个的企业整合成了一个产业:一个单个的产业彻底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因此,台塑成了台湾企业的典范,其创始人王永庆被称为“管理之神”。那么,王永庆的核心秘诀是什么?在他以九十高龄卸任前后,他又如何“安排”台塑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月度人物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辞世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10月15日晚在美国新泽西州住宅因心肺衰竭过世,享寿92岁。王永庆去世的第二天,集团台塑、南亚、台化等公司的股价全被打入跌停,不过,投资人说,对台塑未来还是很有信心,因  相似文献   

6.
有“经营之神”美誉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坐拥数百亿资产,但他在生活上却崇尚节俭,从不奢靡。他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除了商场必要的应酬外,他极少去碰山珍海味,最常吃的是台湾流行的家常饭。台湾人喝咖啡时喜欢加入奶精球,每次王永庆总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也不浪费。  相似文献   

7.
有“经营之神”之称的王永庆,于2008年10月15日辞世。这位92岁的老人,是台湾最富传奇色彩的创业家和企业家,他的故事经久不衰,影响了两代人,而且还会继续传诵下去。研究王永庆管理之道的书,在台湾已超过20种,而且多数书籍都登上了畅销榜。许多老板拿他作为学习的样板,许多父母则以此作为鼓励自己小孩的榜样。对每一位企业主管而言,这位经营之神留下的遗产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8.
向葵  CFP 《东方企业家》2006,(7):22-23
6月5日.89岁的台湾首富、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正式从台塑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从早年经营米店,到1954年与胞弟王永在成立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历经50余载风雨之后.王永庆的台塑关系企业王国下属100多个企业,4个上市公司,业务遍及炼油、石化、塑料、纺织、纤维、电子、能源、运输、生物科技、医疗及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据香港大公报消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辞世前曾留给儿女们一封信,信的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有一句古训:富不过三代。因而,对于老一代创业家来说,子女的成长几乎和事业的成败一样重要。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在这方面堪称楷模。他不仅白手起家,创办了台塑帝国。在其严格的教育下.膝下子女有的驻留台塑成为企业管理核心,其他的则先后进入商界.以父亲为榜样走上创业之路,并进而成为各自领域内的翘楚。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化工行业,台塑董事长王永庆在我国台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他从在一家小米店当学徒做起,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靠"坚持两权彻底分离"的管理制度,"台塑集团"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企业员工人数近10万人,2010年总营收约4540亿人民币,为台湾第二大民营企业。台塑集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王永庆善于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一、台塑集团的员工培训方略 台塑关系企业集团是台湾最大的工业集团,拥有几万名员工,由于经营有方,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被称为"台湾经营之神".台塑集团重视员工的训练和培养.在员工训练方面,特别重视对新进干部和科长级人员的严格训练.  相似文献   

13.
近日读报获悉:从贫穷走出来、在生存压力的逼迫下面一步步艰难走向成功的王永庆深知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他非常重视在台塑集团中人为地造成一种压迫感,不断地开拓前行。“午餐汇报”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文祥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次子,自己创业做得很好,但也对老爸旗下的一个公司非常感兴趣,想拥有那个公司自己干。但王永庆说:“可以卖给你,而且不能比市价低,不能因为你是我儿子,就便宜卖给你。”当时,王文祥没有那么多钱,就到银行贷款。经过几年打拼之后,有了钱还了贷款。按一般人想法,他应该恨父亲,但他没有,并且说:“现在这个公...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掀起了一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浪潮。经济寒潮袭来,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是在逆境中束手待毙,还是在浴火中重生?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有一个著名的“冰淇淋哲学”,对逆境中的中小企业也许是一剂御寒强身的良药。  相似文献   

16.
昨天(10月15日)上午,接到台塑总管理处总经理杨兆麟电话。他说:“董事长现在美国,周末回来。你们开会(第六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时,可以安排在11月11日上午请大陆贵宾来拜访董事长。”很可惜,这样难得的见面再也不可能了。王永庆的事业版图与台湾的经济发展是相互辉映的。  相似文献   

17.
罗文坤 《经营者》2002,(7):27-27
<正> 尊重是前提从远处讲,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现代有台塑大王王永庆,他在成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之前,有意把山林废弃的树梢残材,经化学处理后变为高价值的纤维,而当时的资金已全部投入到台塑与南亚,再无力投资设立台湾化学纤维公司。但中小企业银行董事长陈逢源却独具慧眼,看好化学纤维的前景,果断地把金融圈里很有地位的丁瑞央介绍给王永庆,其时丁已为大同公司董事,碍于与大同的关系,他  相似文献   

18.
郭健 《英才》2006,(8):102-104
89岁的王永庆功成身退,50岁的盖茨准备激流勇退。在一个月里,执掌台湾商界最重权柄的“经营之神”和执掌世界最多财富的“IT教主”同声言退。两声“退”显得那么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19.
探索王永庆的理念和思想,真是有如登上了高耸入云的台北101大厦,顿时有了101种心情。王永庆的“台塑集团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自己的工业化道路”:一个偶然事件催生了一个塑胶加工企业;一个单个的塑胶加工企业又整合成了一个石化产业;而一个单个的石化产业却彻底改变了台湾的石化事业;如今,台塑集团发展成了台湾企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万祥军 《企业文化》2008,(11):62-63
以生产石化产品ABS而位居全球行业第一的台湾奇美公司的规模虽然没有王永庆麾下的台塑庞大,但是它的生产能力却是同行业的4倍。20世纪70年代,其产品曾以品质高、价格低而掀起石化业的一场革命,以至连美国和日本的同行都畏之如虎——只要是奇美董事长许文龙想要投资的地方,众多美日厂商无不退避三舍、取消计划。说来奇怪,许文龙管理企业的风格和观念竟然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也就是所谓的“不管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