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可转换债券的市场环境分析 2003年上半年以来,一些发行转债融资的公司均对其发行条款进行了较大改进,主要表现在:转股价格修正所需满足的条件减弱,纯债券价值提高和初始溢价幅度降低等方面。转股价格修正条件的减弱和初始溢价幅度的降低保护了转债的股性,有利于转债投资者和看重转债股权融资特性的发行公司;纯债券价值提高后,即使股市低迷,承销商基本上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     
《天津经济》2013,(12):80-80
一、可转换债券的概念 可转换债券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简称,又简称可转债。它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从本质上讲,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并允许购买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相似文献   

3.
李征 《中国经贸》2010,(18):101-10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金融衍生工具,它把相应的股票看涨期权内嵌在传统的公司债券之中,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性质,风险小收益高。中行、铜陵、工行、中石化可转债的发行,市场存量将超过900亿元。了解可转债的定价原理以及影响其价格的因素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制定成功的投资筹资策略。本文以中行转债为例,对基于B-S模型且处于锁定期的可转债进行了定价实证。研究表明,基于B—S估值中行转债估值结果与市场价格偏离幅度较小,说明应用B-S模型对可转换债券估值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近期,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企业比较青睐的一种融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无套利均衡原理来确定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由于转换和赎回具有期权的性质,因此,本文试图把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纳入Black—Sc hole期权定价的框架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我们可以根据可转换债券的有关条款及其标的股票来确定模型部分参数,并利用微分方程的数值技术来计算可转换债券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可转换债券是兼具债权和期权的复合衍生金融工具,其价值包括普通债券价值和转股期权价值。由于目前我国的利率未市场化,纯粹债券价值保持稳定,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波动仅取决于期权价值的波动,而短期内期权价格的变动主要受股票价格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一般的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出可转债对应股票的VaR,然后与基于t分布和TARCH(1,1)-M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法相比较,发现后者的股票VaR模型是合理的;最后根据金融随机过程,计算出转股期权的VaR,进而推算出可转换债券的VaR。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推出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筹资工具,而且促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其定价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可转换债券市场运行是否正常。鉴于此,本文介绍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重点介绍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的核心——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并以民生可转换债券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比较了民生可转债的理论价值与市场价格,并结合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提出了发行价格偏离理论价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人民欢度春节的时候.作为中国首富的黄光裕却是马不停蹄地跑到了香港,与美国最大的民间基金——华平基金联合宣布了一个震惊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决定:华平将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25亿美元、2011年到期的5年期可转换债券.债券年利率为1.5%,按半年期支付,到期收益率为3.26%。华平可以有条件把债券转换为国美电器新普通股,每股初始转换价格为6.4港元。此外,华平还将支付300万美元,认购总值2500万美元、为期5年的国美新普通股认股权证。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债券是公司发行的一种与股票购买权相联系的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将其按既定的转换价格和转换数量转换为公司的股票。在发达资本市场上.可转换债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无论在发行的绝对数量上,还是在发行金额占股票市值的相对比例上,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由于可转换债券特殊的设计。它特别适合于风险资本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上金融工具比较匮乏、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大力发展可转换债券对于金融市场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健 《改革与战略》2007,23(9):62-65
由于转换和赎回债券具有期权的性质,因此,本文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纳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的框架下,根据可转换债券的有关条款, 并利用微分方程的数值技术来计算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从而对选择可转换债券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债券融资财务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人根据法定程序发行的,在一定期间内按照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由于兼具股票的收益性与债券的安全性,可转换债券自产生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广为盛行,并己成为国际市场中的一种日趋重要的混合型融资工具。我国自1992年深圳宝安公司发行国内首批可转换债券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可转换债券融资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1.
刘茵茵 《特区经济》2006,(11):144-145
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拟发行及正式发行可转换债券上市银行的财务状况和可转换债券主要条款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上市银行进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珠江经济》2000,(9):40-40
证券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的融资方式。可转换债券是介于公司股票与债券之间的一种筹资工具,且大多可以上市流通。证券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足一种比较主动的且有选择性的筹资行为,由于它具有票面利息率较低,且一旦转换为公司股票即为股权融资,如按票面利率归还本金则为债权融资,一般情况下,融资成本低于公司普通股但高于金  相似文献   

13.
债券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借用这种金融工具资金需缺者进行融资,同时资金多余者进行投资。但是资金借者与贷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虽然现在广泛利用可转换债券和附加金融期权的债券来缓和利益冲突,但效果并不明显。考虑到资金借者往往是为某一项目而进行债券融资,并且实务期权思想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物投资领域。文章试图在实物期权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利用附加实物期权的债券来缓和这种利益冲突,从而有利于债券这种融资工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将可转换债券拆解为一份普通债券长头寸、一份以普通债券为标的执行价格为P1的下降敲入看跌期权、一份以普通债券为标的执行价格为K3/K2的上升敲入看跌期权以及1/K2分欧式以对应股票为标的执行价格为看涨期权的基础上,引入静态利率期限结构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定价研究,并与普通线性分解进行对比。实验数据表明两种方法均存在偏差,但经过比较发现完全拆解法比普通分解定价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同时具备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结合了债券和股票融资的优点。相同条件下,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将可能实现更大规模的资金筹资.以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会受到更多的上市公司青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新品种--分离式可转换债券的介绍,结合对分离式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机和融资原理的探讨,分析了我国分离式可转换债券的交易机制和交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和完善,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丁群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3):157-158
可转换债券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特点,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但是利用可转换债券筹资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如果企业不加以重视,必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何规避风险成为企业利用可转换债券筹资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债券定价模型及Black-Sc-holes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民生银行可转换债券进行价值评估实证分析,得出了发行价格偏离理论价值的结论。同时结合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为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人依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简单地说,转券投资人以牺牲一些利息为“代价”,来换取未来一定时间内适宜凤价大幅上扬时,以事先约定的转股价格来转换成股票,从而获取差价利益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袁显平  柯大钢 《特区经济》2006,210(7):69-71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时机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我国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偏好权益市场收益率较高的月度;b.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时机选择与企业长期债券收益率(或成本)的变化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c.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时,普遍不存在严重的代理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