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9,(2):15-15
虽然天津市就业工作处于全国前列,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除新生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外,今年天津市还有近300户困难企业将退出市场,4万多名职工需要安置。为积极应对形势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天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就业的政策措施。今年,还将加大统筹城乡就业的力度,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新增就业38万人。  相似文献   

2.
数字闪存     
《浙江经济》2006,(8):64-64
164万 今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形势表现较好,一至二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4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9万人。  相似文献   

3.
2004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扩大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从总量上看,虽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呈减少趋势,但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将继续增加。今年全国下岗失业人员仍在1400万人左右,城镇新增劳动力在10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70万人,全年城镇需安排就业的总量仍将保持在  相似文献   

4.
张继良 《发展》2003,(1):60-61
目前甘肃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发展所需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环境不宽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01年甘肃省新增劳动力约32.5万人,而本年新增就业岗位仅为13万个。“十五”期间,甘肃省将新增劳动力约19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8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1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28万人左右。面对日益增长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却未相应提高,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第一,随着产业升级,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比重提高,吸纳就业数量相对减少。根据增长经济…  相似文献   

5.
《广西经济》2005,(9):7-7
为帮助贫困村富余劳动力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从2005年开始到2010年,我区将每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对贫困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培训。计划每年培训10万人以上,其中由扶贫部门直接组织培训1万人以上,力争使土地十分匮乏,并有能力、有意愿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并实现转移就业,最终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的。据自治区扶贫办介绍,今年广西已安排900万元资金,并公开招选了41个各类院校、培训中心作为培训基地,开始对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大规模培训。  相似文献   

6.
总体看,江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各项就业工作取得进展。但由于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客观因素影响,全省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一、就业难题日益凸显 1.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2001年末,全省劳动力供给总量(扣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2732.9万人,需求总量2054.8万人,供需差额达678.1万人,比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334.2万人(1991年)增加1343.9万人。未来五年,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和全省的就业形势都很严峻。以2000年为例,四川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累积的失业人口,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城镇失业率已经超过了5%,二是人口的自然增长,按18岁为就业人口,2001年城镇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为48.4万人,三是大中专毕业学生,1998年全国扩招的学生中今年开始毕业,使2001年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于往年。四川中专按两年制,毕业率88%(1997~1998年平均数为88.67%)计算,将有7万人毕业,普通高校按四年制,毕业率67%(1997~1998年平均数为67.1%)计算,将有4.4万人毕业,两合计11.4万人,以上三项粗略计算,2001年四川需要安排的城镇就业人口超过60万人,如果加上一些不满18岁缀学寻求就业的人、企事业单位下岗以及县行政机关机构改革中的分流人员,这个数字还要大,然而这不仅仅是城镇人口,如果把农村考虑进去,按1999年第一产业人业人员2747.1中2/3是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话,需要安排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就有183万人。  相似文献   

8.
全国城镇贫困人口目前约有3000万人,占全国城镇人口总数的近8%。解决如此大的一个群体的脱贫问题,就业是根本出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十五”期间,我国新成长劳动力将升至峰值,新生劳动力较“九五”平均每年增加290万人,加上现存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将达到2200至2300万人。按目前就业框架计算,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能达到700至800万个,年度缺口为1400至1500万人。此外,我国农  相似文献   

9.
据劳动部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在长时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 从现在起到2000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约为6800万,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达1000万人,而农村则有近2亿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同时,随着市场的发育,流动性就业和结构性失业将日趋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今后几年我国就业形势将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盛夏的来临,马上将迎来每年的"毕业季"。人社部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大约2500万名劳动力,而实际上城镇每年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在1200万名左右。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难题。据统计,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在此基础上仍有增长,预计将达到727万人,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  相似文献   

11.
杨世兵 《发展》2004,(5):44-45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8.7亿,约占总人口数的62%;农村劳动力为4.8亿,约占总劳动力数的66%,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从现有的农村资源情况看,农业生产只需要约1.7亿劳动力,其余1.5亿为富余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2004年城镇将新增劳动力900万人,加上现存的600万下岗职工和800万已登记的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300万人.按照2004年预期经济增长速度7%测算,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将在1300万人左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通过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一、我们面临的就业形势及主要矛盾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劳动力多的国家,劳动就业始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今后一个长时间内,我国就业形势将更趋严峻。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国人口近12亿,劳动力资源总量已达8亿。据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期间,城乡自然增长、农转非形成劳动力供给约3500多万人,企业富余人员向社会分流、破产和经济性裁员等因素增加的1000多万人,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5000多万人;而这一时期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尚不能满足增加就业的需求,新增加就业岗位仅能达到3000万个。预计到本世纪末,人口将增加到13亿,劳动力资源总量将达到8.7亿人;到2010年,人口将增加到约14亿,劳动力资源总量将达到9.3亿人,这样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而社会就业容量受到经济发展中各种因素制约,又难以同劳动力的供给同步增长,再加上体制调整时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更加剧了就业的矛盾。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实行的承包责任制本身就会产生富余人员。在企业承包制下,工资总额包干,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在承包制企业以人均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情况下,自然产生对就业人员的排斥,以达到提高人均收入最大化的目的。但微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2008年4季度以来,处于劳动力市场高端和低端的大学生和农民工两大群体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在存量失业群体有增无减的情况下,2009年城镇又将新增劳动力1300万人,2009年中国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如何为这些劳动力找寻出路也就成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文章将结合经济学理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经济研究》2008,(2):62-6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十一五”期间,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富余和剩余转移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总人口突破13亿大关,自然增长率出现上升拐点。城市化水平已达43%。65岁及其以上人口突破1亿大关。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初生儿性别比偏高。就业再就业预期目标实现,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再就业。2006年总人口将在131539万人左右,城乡人口比例为44.20:55.80左右。我国开始进入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期。2006年预计实现就业1000万~110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4%左右。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要继续完善人口和就业政策,进行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全国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学生毕业高峰年。从目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仍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而另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降至70%左右,预计将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到2004年找不到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将达到7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就业难度逐年加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局湖南省城调队通过调查,对湖南省岳阳  相似文献   

17.
张永业 《发展》2003,(5):30-31
记者:目前我省就业和再就业形势怎么样?朱志良:就业和再就业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我省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劳动力总量过剩,失业人员持续增加与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目前,我省正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交织的情况,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预测,全省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约10万人,而每年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只有3万个;全省农村每年约有311万劳动力需要输转,而目前的输转量只有266万,还剩余45万;同时,截至去年底,全省还有15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而近…  相似文献   

18.
上海实施职工再就业的做法李秀英上海市近五年来在企业改革中,安排了66万名职工实行产业间的大转移,与此同时第三产业每年吸纳就业与再就业人员约10万人。目前,上海市有下岗待业职工25万人左右,预计到本世纪末的数年内,全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将...  相似文献   

19.
贾品荣 《西部论丛》2009,(11):24-25
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今年中国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人,而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社会蓝皮书·2009》报告指出2009年大学生失业率超过12%,150万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失业人数增加,仅是就业严峻的表象,制度缺失才是当前就业严峻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0.
广西通过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实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截止到今年4月底,共安排专项培训经费1030万元,使贫困村1.45万劳动力得到培训,近1.36万人转移就业。据悉,目前,广西4060个贫困村中还有大量劳动力需要培训,广西将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搞好部门配合、加强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等,继续进行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