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闵超 《财务与会计》2007,(11):64-65,72
除英美外,在世界大多数大企业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大企业中,主要的代理问题是控股股东掠夺其他股东问题,掠夺的手段包括私下向特定股东高价回购股票、大量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等。从国内外众多研究来看,公司控股股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股利政策谋取私利的行为,在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度里,控股股东利用股利政策时要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而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度里,控股股东往往无所顾忌。那么,控股股东究竟是如何利用股利政策来侵害其他股东利益的,投资者的利益又该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2.
“一股独大”是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主要现状,由于股权集中在控股股东手中,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控股股东有足够的权力控制上市公司,通过多种利益输送行为来掏空上市公司,攫取控制权收益,侵害小股东利益。本文以上市公司科苑造假案为例,剖析控股股东接力掏空上市公司的多种利益输送行为,包括资金占用、关联交易、违规担保等,指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严重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及妨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股利政策是对公司在利润再投资与回报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一种权衡,反映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分配的结果。企业采取适当的股利政策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限制经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价值信息,从而保证股东的收益与公司未来的发展。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各利益主体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不同股权结构产生不同代理问题,导致不同股利政策。控股股东性质、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等均会对股利政策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非理性融资行为的表现 由于控股股东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控股股东大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控制上市公司、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为自身提供担保以及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5.
作为财务决策主体的控股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是其获取控制权利益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国家控股上市公司和非集团控股的民营上市公司分别显示"低现金股利"和"高现金股利"的派现特点,说明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可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制定对自己有利的公司派现政策,从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文章以国家控股上市公司"五粮液"和非集团控股的民营上市公司"用友软件"为例,通过分析两公司自上市以来的派现情况,提出促进上市公司理性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宋力  宋阳 《财会通讯》2009,(6):38-39
一、控股股东行为分析 对于中小股东而言,控股股东的行为可以对其产生有利或不利两种影响。控股股东权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现金流权;另一部分是控制权。当现金流权为控股股东带来的收益在控股股东收益中占主导时,控股股东在公司的利益增加使得监督经理变得有利可图,并且“掏空”上市公司导致的自身利益损害上升,此时控股股东往往更倾向于“支持”上市公司,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降低,所以控股股东会致力于提升企业的业绩,在公司处于财务困境时,利用私人资源对公司提供支持,这些是对中小股东有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8.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财务决策,也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及其他相关方利益均衡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主要现金股利理论有自由现金流假说、利益侵占假说与共享收益假说。在我国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治理环境下,现有研究认为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一种方式,也有学者结合起来观测大股东在不同状态下对"利益输送"行为方式的选择,提出在既定掏空程度的限制下,两种利益输送方式存在替代关系的假说。文章认为未来研究中尚需更加清晰地研究现金股利与多种利益输送方式的替代关系机制,并提供相应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关于股利政策的博弈分析,给予了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应得利益的理论机理,得出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在股利分配中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如何避免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应得利益方面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背景,选择现金股利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是否还存在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仍然依靠控股优势通过派发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尚不能够对第一大股东形成有效的制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2004年和2006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民营控制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差异。结论表明:股权分置条件下,现金股利成为民营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直接工具;股权分置改革后,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现金股利出现了“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反映了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变化趋势;实际控制人成为管理者的控制模式,加剧了控股股东对股利政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云南白药为案例,探讨了资产专用性对控股股东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控股股东专有或者控制的地理位置、品牌资产、购销网络渠道、研发技术、人力资本、物质资源等特殊资产,从而使得这些资产具有资产专用性。由于这种专用资产的投入,使得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产生了捆绑效应,捆绑效应抑制了使契约关系中断的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形成了一种协作局面,这种协作对于上市公司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受到捆绑效应影响的控股股东行为与企业的成长性之间并非是一种理想的单调函数关系,有时会表现出捆绑效应失灵的特征,由此本文提出了公司治理变量在专用资产对控股股东行为的捆绑效应和企业成长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它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仅人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是非理性出发,提出要优化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使之树立为股东增加财富的思想,注重股利政策的连续性,给投资者带来现实的回报。最后在分析了制约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股利优序分配理论。作为对此理论的补充,进一步提出上市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优序股利分配政策以供上市公司借鉴,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提高企业价值。这些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焜 《价值工程》2019,38(30):53-55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相当频繁,股权质押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快速提供资金,同时也增加了控股股东对公司利益输送的机会。本文以D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质押前后现金流权控制权变化、公司价值、财务状况等得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情况,进而为D公司的中小股东起到预警作用,并针对股权质押的负面影响提出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控股股东行为分析对于中小股东而言,控股股东的行为可以对其产生有利或不利两种影响。控股股东权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现金流权;另一部分是控制权。当现金流权为控股股东带来的收益在控股股东收益中占主导时,控股股东在公司的利益增加使得监督经理变得有利可图,并且"掏空"上市公司导致的自身利益损害上升,此时控股股东往往更倾向于"支持"上市公司,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王箐 《企业经济》2012,(7):179-181
我国公司治理中一直存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健康成长,而对于规避这一弊端的讨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持股股东,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制衡控股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单方面控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公司治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年-2006年间的3618个公司年度为样本,借鉴Ball和Shivakumar、Khan和Watts以及Gassen等的研究成果对财务报告稳健性进行了实证度量,研究了不同特征的最终控股股东的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显著降低了财务报告稳健性,控股股东的扶持行为也降低了财务报告稳健性,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相对于非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不稳健;财务报告稳健性与最终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比例呈负向变化,与其他股东的制衡能力呈同向变化.  相似文献   

18.
定向增发已成为上市公司主要的再融资方式。然而有悖于监管层改进公司治理、优化资本市场之初衷,定向增发变成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手段。本文从时机选择、盈余管理、现金分红、资产注入等角度分析了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方式,认为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填补法律漏洞,完善政策执行是治理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将代理理论引入企业股利政策研究的视野,能有效地弥补MM理论假设下传统股利理论的不足。西方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是沿着受股利政策影响最大的三大利益相关方(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而展开的。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代理问题以及股东—经营者、控股股东—中小股东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由此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呈现出"中国式股利之谜"。  相似文献   

20.
代理理论视角的公司股利政策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  管考磊 《会计之友》2009,(13):12-14
将代理理论引入企业股利政策研究的视野,能有效地弥补MM理论假设下传统股利理论的不足。西方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是沿着受股利政策影响最大的三大利益相关方(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而展开的。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股东一流通股股东代理问题以及股东-经营者、控股股东一中小股东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由此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呈现出“中国式股利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