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之道,除了在于战略、培育和协作这些宏观要素外,还在于技术、人才和体制这些微观因素.正是这些微观因素,对银行的创新能力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渠道整合与网点转型是一个说新不算新,说大也不算大的话题。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很多被采访对象都表示,商业银行渠道整合和网点转型问题事实上是当前商业银行内部最为错综复杂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兼顾微观与宏观,而且融合了业务、管理和技术的方方面面,具体涉及经营战略、机构设置、业绩考核、业务发展、产品创新、人员培训、资源整合、IT架构调整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目前都有很多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殚精竭虑地思索、探究。本文力求通过对当前商业银行渠道整合和网点转型问题进行较为综合和全面的分析,以全景的方式向读者展现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关键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其中一些关键因素,本刊也将在今后进行进一步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金融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加强竞争力的工作重点,这些产品从金融制度,理念到服务质量和具体操作流程都与传统产品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当人们使用这些创新产品后,不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有直接影响,而且对我们的微观、宏观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于内外条件的制约,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需经历一个“过渡阶段”。在此阶段作为微观金融营运重要主体的各专业银行,应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经营上的自主性 自主经营是银行商业化经营的一个突出特点。没有经营自主权,就不能承担盈亏的责任,也就不能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自我约束的要求。现阶段,由于我国专业银行缺乏经营自主权。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主要体现在资金管理体制、利率管理体制和资产负债管理落后,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缺少现代金融品种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国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改变传统上依靠资本消耗的增长模式,银行唯有坚持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十二互”期间我国银行业要在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必须加强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从战略层面保证IT战略、IT架构和银行总体战略一致,加强信息标准化和信息整合,加强和完善IT治理,加强IT风险管理,改进内部创新机制,加强复合人才培养,以业务创新引领信息技术创新,以信息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创新,推进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相似文献   

6.
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惜贷具有微观合理性和观不合理性,矛盾出现的原因在于政策结构和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其中万以信用制度缺失最为突出,另外,商业银行对居民个人消费信贷规模难以扩大,其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也是信用制度不充足,信用制度的建设与商业银行信贷模型具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IT应用已成为商业银行生存竞争、获取市场价值、实现商业目标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商业银行的IT战略、IT投资、IT风险及绩效管理却始终是银行信息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随着银行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制定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的IT战略,如何管理和监控银行IT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建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并在假定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有市场利率、预期不确定支付、流动性不足成本、流动性准备过剩和流动性准备不足的时间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这些因素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管理激励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预期管理、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发展资本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适度放松对商业银行的微观管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扁平化、流程银行、业务再造、理财服务等概念频繁见诸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发展规划中。但从金融创新的过程和结果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与国际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第一,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演进脱节,没有将金融创新与银行的经营战略、竞争力的提升联系起来,而是把创新看作是拉客户、扩规模的一种手段。第二,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在银行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尚缺乏深刻认识。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缺乏业务创新战略,没有建立业务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设计、推广、评估和退出的科学管理体系。第四,业务创新的激励不足,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长远看,很难期望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会有实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徐志宏 《金融论坛》2004,9(1):19-24
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风险并不等于损失,对于一个机制健全、管理先进、内控完善的进取性银行来说,风险更多的是机遇和盈利机会.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产生信用风险的制度性因素并没有消除,贷款资产中隐含的大量信用风险并未完全释放,防止信用风险的内控体系尚不健全.在关注信用风险的同时,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职工行为风险,特别是一些员工的善意行为风险亦不能忽视;由于这些行为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及规避手段的缺失,客观上都放大了这些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其产生的原因在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风险并不等于损失,对于一个机制健全、管理先进、内控完善的进取性银行来说,风险更多的是机遇和盈利机会。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产生信用风险的制度性因素并没有消除,贷款资产中隐含的大量信用风险并未完全释放,防止信用风险的内控体系尚不健全。在关注信用风险的同时,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职工行为风险,特别是一些员工的善意行为风险亦不能忽视;由于这些行为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及规避手段的缺失,客观上都放大了这些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的持续发展,运维已经成为商业银行IT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不断扩展的IT应用(笔者所提的应用是指在商业银行IT环境上运行的,为实现其业务功能和目标的应用软件总称)需要更为合理的模式来保障其能安全、稳定地持续运行,这种模式中的保障因素就是IT运维。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科技已经成为银行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随之而来的IT风险也如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样,成为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2009年3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了IT风险管理的要求和指引。中小银行应该如何面对IT风险,如何做好IT风险管理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金融机构的IT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论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投资发展规律分析 1.银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在不断增长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因而需要通过不断增长的IT投资来建立强大的信息科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声音     
《金融电子化》2007,(7):96-96
迄今这些系统依然像一个个大记账系统,与20年前的电算化没有本质区别。行业内照搬复制式的‘创新’占了很大比重,创新在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经营管理的很多方面还没有“破题”。存款下降对工商银行是利好。  相似文献   

16.
新型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与业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金融环境的新变化对新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这些变化来自宏观金融政策,微观企业基础、同业竞争、金融监管、技术进步等方面。面对变化了形势,新型商业银行必须重新进行位,树立“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发展战略及时调整现3有资产负债结构,并以高科技为载体,进行业务创新,寻找和创新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外部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对商业银行全面拓展业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IT与业务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商业银行迅速应对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促进业务的发展,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IT与业务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电脑》2014,(7):10-14
云计算技术自概念提出到实际应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在IT稳健发展的金融行业也进入了实践阶段。云计算的特征包括:虚拟化、按需获取、可度量、弹性扩展和自助服务等,从技术实现上来说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大规模分布式处理技术;二是传统IT厂商的虚拟化技术;三是互联网分布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运行处理技术的结合,即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使用云计算的主要动力在于:一是IT运维。商业银行IT系统规模非常庞大,大规模的IT系统运营必须实现端到端的运维流程服务,而使用云计算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存在一些不足,原因在于薪酬激励的自身因素和薪酬环境因素两方面。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忽视长期行为激励、缺乏同业竞争优势、轻视普通员工激励;环境因素主要有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非充分有效、法规制度不健全等。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高管人员及普通员工的薪酬与业绩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基本上是有效的,但是其有效性并不十分理想。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具体建议:从微观层面看,优化薪酬激励机制;从中观层面看,强化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从宏观层面看,改善外部相关环境。  相似文献   

20.
IT的作用与一个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是怎样的?IT部门如何实现从后台到前台的转换?企业管理要达到量化、数字化和计算机化,需要在IT上做哪些准备?IT部门也能成为赢利部门吗?IT建设投入多少是否与企业实力相关?即将挂牌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IT建设怎么做?……北京市农村商业银行筹备组负责人,金维虹博士与本刊总编李沁芳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